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考核模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教師精心備課、認真講解的前提下,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相對于終結考核,過程考核更適應思政課特點,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抬頭率和參與度。過程考核的結果,一定要充分體現在學生的課程總體評價中。
關鍵詞:思政課;過程考核;模式設計
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具有檢驗教學效果、深化理論認識、引導發展趨勢、查漏補缺、選拔評定等功能,所以不可或缺。但是,考核方式卻必須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和規律,不斷走向時代化、科學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較為多樣:有的采取閉卷筆試,有的采取撰寫論文,有的采取開卷筆試,有的采取面試交流,等等,一般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這些形式都可以歸為終結性考核。終結性考核的特點是以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指標,一考定高下,一考定優劣,雖然平時表現也占有一些分值,但僅僅作為一種參考。終結性考核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
一、構建過程考核模式的背景
過程考核,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基本表現作為主要評價依據的考核方式,它的優勢在于能隨時掌握學生的態度行為,并據此修正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針對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采取過程考核,是我們基于國際形勢、社會期待、課程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綜合分析而得出的結論。首先,當前世界范圍內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高校逐漸成為西方敵對勢力企圖控制的主要陣地,大學生也逐漸成為他們施加影響的重點人群,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才有了2015年1月,原教育部長袁貴仁強調的“三個決不”: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適合采用過程性考核。因為雖然也有科學思想,但專業課的主要特點是知識教育,內容是從知識到知識,學生最終輸出的依然是知識,主要區別僅僅在于學生掌握的知識在數量和質量上有所不同。這些類型的教育,一兩次考試完全可以科學檢驗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之所以也提倡過程性考核,主要是因為當下大學生厭學情緒比較嚴重,教育機構和教師認為如果平時不勤加督促,最終效果也很不理想。而思政課教學中最核心的關系之一,就是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關系,我們通過知識講解,主要希望學生能夠在思想上逐漸成熟,有理想,有擔當,有責任感,有使命感,對國家、民族、社會、家庭、個人都有理性認識,最終表現為一種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并通過日常情感、行為表達出來,即所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側重于意識塑造。僅僅通過一兩次考試,顯然無法作出客觀評價。再次,經過課題組問卷調查和座談摸底,了解到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主要有三類:一是消極型,他們先入為主,或道聽途說,或主觀臆造,覺得思政課是意識形態教育課、是洗腦課,學了也沒啥用,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上課之前已經失去了興趣,能曠課就曠課,能請假則請假;二是被動型,他們養成了遵守紀律的好習慣,特別看重成績,也知道思政課是必修課,學分都比較多,不及格要補考,影響獎學金、保研、出國和找工作,所以勉為其難去教室,但往往人在心走;三是積極型,這類學生一般都坐前排,很認真、很專心,有興趣、愛思考、常提問。在三類學生中,第二類數量最多,第一類和第三類相對都比較少,但影響力卻都比較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一定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考核方式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二、過程考核是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目標任務的有效途徑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指出了新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任務: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如何科學利用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的大好形勢,不斷深化改革,實現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畢生難忘”的建設目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打破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束縛,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過程考核更有利于學生坐得住、聽得進、有收獲。無論具體實踐還是理論分析,我們的結論都是:過程考核符合思政課教學規律,有利于實現思政課的教學目的。首先,過程考核適應思政課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對象是大學生,側重于他們的精神和意識,而人的精神、意識十分復雜,其定型成熟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優劣程度也難以用十分明確的剛性標準來評價,需要一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科學引導的過程。其次,過程考核能夠克服終結考核的缺陷。終結考核的操作方式,決定了它的結論中必然存在偶然性因素導致的偏差,比如學生由于天氣狀況、身體健康、家庭關系、日常生活、矛盾糾紛等不可預測因素導致的心神不寧、發揮失常等問題,這種條件下的考核結果,對所有學生特別是優秀學生是很不公平的,有可能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再次,過程考核有助于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術界一致認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一般通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出來,他們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不是等著注水的容器,他們是有思想、有意識的人。過程考核,就是建立在對學生高度關注、高度尊重和高度信任的基礎之上,關注他們的日常行為和課堂表現,尊重他們的理性選擇和意愿表達,信任他們的基本態度和自覺能力。最后,過程考核能彌補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理論教學與社會現實“兩張皮”的現象。
三、過程考核方式
設計過程考核的基本理念是將評價貫穿于學習的整個過程,以評促學,優化思政課教學效果。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學生課程學習檔案的建立及管理。真實準確、規范穩定的學習檔案,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客觀記錄,是進行過程考核的基本依據,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學號、姓名、班級、性別、民族、年齡、生源地)、課堂表現(積極:時事播報、主題演講、回答問題、課程作業、抄寫筆記、專心聽講等;消極:曠課、遲到、早退、睡覺、手機、說話、做其他課程作業等)和隨機測驗。第二,教師要進行課堂設計,對整體進程必須了然于胸。課堂教學應該包含引入—發展—高潮—結束幾個循序漸進、跌宕起伏的有機環節,案例運用、問題提出、課堂交流、學生興趣點把握,教師都要做到胸中有數,切忌漫無目標、隨心所欲、淺嘗輒止。第三,不能過度增加教師和學生負擔。過程考核給學生和主講教師都提出更多的要求,學生要達到優秀和免考的水平,有一定困難,所以應多加鼓勵,同時注意保護他們的情緒,防止走向自暴自棄的極端。教師工作量相對傳統考核也肯定有相當大的增加,助教的設立及作用的發揮非常重要。第四,要凸顯過程考核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過程考核結果一定要和最終評價相結合,而且在可能的條件下應該占有較大比重。我們設計的二級指標包括學習態度評價、基本理論闡述和現實問題分析三個方面,學習態度評價又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基本理論闡述通過上課提問、隨機測驗、專題討論等方面來表現,現實問題分析包括時事報道、社會調查等內容。在教師充分準備、精心授課的基礎上,通過考核方式多樣化改革,能夠培養大學生認真思考、開拓創新的素質。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非常優秀的學生可以申請期末免考,占5%左右;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申請期末面試,占10%左右;剩余85%的學生參加期末閉卷筆試。
作者:田建軍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