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游戲對大學生團隊意識養成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體育游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其作用也逐漸突出。體育游戲是指按一定目的和規則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體育活動。體育游戲是體育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體育運動的一種手段,貫穿于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體育教學之中。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闡述了體育游戲的相關概念、起源以及分類;運用專家訪談法向濟南市長清校區各大學的體育專家和教授請教,了解體育游戲組織情況以及對大學生團隊合作的影響。同時,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大學生對于體育游戲的看法以及體育游戲對于團隊合作的體會,并通過整理所得的數據,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體育游戲;團隊合作;作用
在現代社會,團隊合作越來越被企業所看重。隨著社會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競爭日益緊張,使現當代大學生所面的情況更加復雜,這種情況下,自己一個人很難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信息,于是不得不重視團隊合作的重大作用。
1團隊意識的概念和重要性
1.1團隊意識是自我發展的必備條件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能讓大學生充分體會到互相幫助的作用,并提高他們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待人接物時的主動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理是一個重要目標[1]。
1.2團隊意識能推動團隊的運作和發展整個團隊中,在團隊意識的作用下,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努力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從而使團隊精神成變成全面發展的動力。團隊意識有利于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團隊面對一個共同的目標時,能提高每個團隊成員的士氣。
2當代大學生團隊意識缺乏的因素
從當代大學生的自身條件來說,缺乏團隊意識主要表現在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不強。現在大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大部分比較好,同時我們身邊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平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容易造成不善于與人交流等心理問題,獨立自主能力差。
2.1獨生子女方面的問題,生長過程中形成的個人主義根據我國的計劃生育國策,現在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全家只有一個孩子,全家人的中心便全部集中于獨生子女身上。匿名調查問卷顯示,在體育游戲中輸了,認為自己有一定責任的僅占47.37%,認為錯在團體和比人的比例則高出近一倍。這樣的家庭環境便促使他們早早形成了個人主義,缺乏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淡薄。
2.2學校教育方面的問題,高考競爭機制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們被教育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學習,而高考則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種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在高考面前,團隊沒有絲毫的可比性[2]。
2.3社會影響方面的問題,就業競爭壓力畢業之后,社會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經常一個職位的應聘人數都會超過所需人數的數倍甚至是數十倍。許多大學生都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一面,不愿意和別人互相合作[3]。
3體育游戲的特點和作用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分受廣大大學生的喜愛。
3.1具有鍛煉身體的價值,鍛煉的同時提高參與團隊游戲的積極性在調查問卷中,有60.53%的同學認為體育游戲有鍛煉身體的作用,有83.21%的同學認為體育游戲有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有78.95%的同學認為體育游戲有提高團隊合作的作用,有68.42%的同學認為體育游戲有放松心情的作用。體育游戲能增強大學生的體質[4]。
3.2具有趣味性,提高大學生團隊游戲的參與度調查發現,44.74%的大學生喜歡體育游戲,23.68%的大學生則是非常喜歡體育游戲,52.63%的學生會主動參與到體育游戲中來。體育游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大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5]3.3具有一定的規則,是維護團隊利益的基本要素體育游戲有它自己的規則要求和內容形式,培養大學生的優良品德,為以后步入社會遵紀守法打下良好基礎。既能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又能提高相應的運動技術。3.5具有教化性特點,有利于培養團隊共同目標在游戲中,大學生們必須遵守游戲的規則,有利于培養團隊共同目標。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本論文通過對大學生對體育游戲的喜歡程度、參與度及體育游戲對大學生體育課堂中作用的調查研究,得出體育游戲在培養大學生團隊意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2建議4.2.1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查問卷顯示,26.32%對體育老師現在的上課方法持無所謂或不滿意的態度。由此可見,體育游戲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加體育游戲。
4.2.2選取適宜的體育游戲調查發現73.68%的大學生體育課中心情不好的原因是覺得老師選擇的游戲不合適,具有趣味性的、團結協作的游戲則在大學生理想的體育游戲中多次被提及。根據這一反饋,教師應該在體育游戲的選擇方面多加注意,選取適宜的游戲,貼合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侯會生,蘭保森,郝斌,王嵩洛,馬輝.中國足球超級俱樂部隊凝聚力調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2):125-128,137.
[2]賀小衛.體育學院班級團隊凝聚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2012,33(3):158-162.
[3]石冠峰,薛坪,唐杰.團隊邊界管理、凝聚力和績效間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12):5-11.
[4]洪曉彬,劉欣然.體育運動領域情緒研究述評[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9):66-70.
[5]張艷茹.團體心理訓練對提高高校集體運動項目群體凝聚力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作者:陳青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