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豬養殖戶信息消費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網絡信息雜志》2015年第二期
1.1云南生豬養殖戶信息消費現狀信息消費是指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對象的消費活動,在本質上屬于精神消費。狹義的信息消費以凈信息產品或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即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服務是作為商品而存在的[4]。生豬產業在云南省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對生豬產業的信息消費研究極為重要。生豬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離不開對市場供需的判斷,這都建立在信息消費的基礎之上。生豬養殖的信息消費需要養殖戶本身主動去行動以及政府等行政機構的推動。考慮到目前生豬產業的現狀,一是養殖門檻低,家家戶戶都可以實施;二是養殖規模不一,散養以及小規模的養殖戶所占比重大;三是養殖戶的受教育水平偏低。這使大部分的生豬養殖戶信息消費水平偏低,對信息消費的主動性不高,信息的獲取依靠經驗,口口相傳,途徑單一。同時獲取的信息存在權威性不高、準確性差、不具有時效性等問題。目前云南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主要依靠政府及相關機構來推動,這對生豬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經濟、地域、人才等限制,實施效果不理想,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內容未能最大效率地實現信息的傳遞、利用和回饋。
1.2云南生豬養殖戶信息消費存在的問題
1.2.1支付能力較弱通過對典型地區的訪談得知,養殖戶的信息消費意愿比較強烈,但用于信息服務費、購買信息產品和職業技術培訓等信息消費項目的支出很少。這是因為生豬產業還沒形成大規模的養殖戶。據統計,2011年全省共建成出欄萬頭以上豬場59個,生豬出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4535個,生豬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達101276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占到30.1%。生豬產業更多的是散養戶或者小養殖戶。通過圖1可知,云南農村的居民家庭純收入與發達城市及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差距,表明云南生豬散養戶和小養殖戶受經濟能力的限制,處于生存型消費階段。除去大部分支出在住房、日常生活開銷以及子女教育等上的費用,用于生豬養殖上的資金不寬裕,客觀上造成信息消費支付能力較弱。雖然規模養殖戶信息消費支付能力高,但其占總體生豬產業比重不高。另外受經濟條件及地域環境的限制,信息消費硬件建設還不夠完善,這也在客觀上提升了支付成本。這就決定了目前云南省生豬產業整體上信息消費支付能力偏低的現狀。
1.2.2信息素養較低云南地處邊疆,與其他發達省份相比較為落后,養殖戶受教育水平不高,從業人員信息素養較低(圖2)。養殖戶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往往不會主動去尋求所需信息,缺乏對信息的判斷能力和對信息源的了解,在面對新信息、新技術時通常采取觀望和懷疑態度。目前云南畜牧業部門定期對一些生豬養殖戶進行養殖培訓,但散養戶受教育程度較低,不能較好地掌握、利用培訓內容,培訓效果未達到預期,收效甚微。對于規模養殖戶來說,所具備的信息素養較高,對信息消費的偏好更加直接和容易,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對出現新的信息產品易接受并產生相關消費。
1.2.3獲取途徑單一云南生豬養殖散養或者小規模的比重較大,這些養殖戶的主要經濟來源集中在外出務工、農業經濟等上,養豬僅作為創收的副業。這也造成養殖戶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來獲取信息,信息的獲取依靠經驗、鄰里相傳,途徑和方法比較落后。這也與養殖戶因收入水平較低,承受不了信息消費的高額成本有關。而規模養殖戶對信息的敏銳度較高,獲取信息的渠道會相對較多一些。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散養戶還是規模養豬戶對農業信息網的訪問都較少,他們認為從農業信息網獲取不了有效、及時、針對性較強的信息。
1.2.4信息服務體制不完善云南省、市、縣級的政府機關、基層信息服務站為養殖戶都會提供相關的技術指導及培訓,但公共信息服務能力較弱,主要是相關涉農機構沒有有效整合多部門的信息資源,致使各單位、各部門管理條塊分割,重復建設,低效開發,各自為政,壟斷使用。而一些科研機構和專業合作社,對生豬產業信息化服務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但缺乏一些有效的市場運營機制及長效機制,服務能力也比較弱。
1.2.5信息服務人員思想觀念沒有轉變發展科技,振興信息事業,人才是關鍵,農村信息市場的建設、農戶信息需求的增加都依賴于基層信息工作人員的素質[5]。云南由于地處偏僻,所以很多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都不愿下到基層,怕吃苦。另一方面,基層信息服務人員待遇較低,積極性不高。
2優化和完善信息消費對策
2.1分擔經濟壓力,政府帶頭共同承擔考慮到目前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戶較多,受其經濟水平所限,對于信息消費投入少;受養殖規模所限,信息消費所帶來的效益不明顯,間接造成養殖戶積極性不高。可以考慮分擔經濟壓力,如針對散養戶規模小、競爭關系微弱的特點,發揮村組織或者更高級別行政組織帶頭作用,組織較多散養戶共同出資獲取信息,從而獲取最大效益。
2.2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消費主體的信息素質《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的六大行動計劃中,特別提出要提高國民信息能力。作為信息消費的主體,信息素養是提高信息消費的必須軟件,是否具有與社會發展同步的信息素養,是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消費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推進的關鍵[6]。云南省的養殖戶尤其是散養戶,由于其自身知識的局限性,無法充分利用、吸收所獲取的信息,也感受不到信息所帶來的效果,降低了消費意愿,從而制約了消費水平。因此,國家應加大力度對農村進行教育投資,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的群體進行信息素質的培育。加強信息消費宣傳教育,主動向廣大民眾多方面介紹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有償信息產品與信息服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2.3提高信息質量,拓寬信息渠道當前,云南尚未形成高效、規范、完整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為養殖戶提供的多為通識性的養殖信息,而實用性強、易用性好的資源信息資源非常缺乏。因此,政府、科研部門應充分發揮作用,整合信息資源,通過網絡、電視、廣播、手機等渠道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整合比較好的話,散養戶可以通過這些渠道能夠獲得市場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養殖品種信息、養殖技術信息等。規模養殖戶則可以及時了解農業的一些政策法規、市場信息等,根據養豬經驗,結合各地養豬規模及國家的政策信息,及時預測市場信息,調整自己的養殖規模及品種,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有信息質量提高了,才會促進生豬產業的發展。
2.4以政府為主導,引導多方參與投資政府應作好統籌規劃,完善生豬產業職能部門,充實隊伍,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云南地區電信與網絡發展,改善網絡基礎設施,搭建完整的信息平臺。云南各級政府應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以鼓勵吸納各類信息服務主體,如教育科研機構、民營資本及外國資本的參與投資。另外,要加強監管,進一步細化工作,強化責任,確實落實好國家的一些惠農政策。
2.5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信息消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信息消費起著重要的作用。由圖3可以看出,云南有限電視和固定電話的總用戶比寬帶用戶高的多,政府部門應加大投資力度,加強電信和廣電運營企業在云南地區的快速發展以促進網絡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擴大信息基礎設施在云南地區的覆蓋面,加大對農村水電基礎設施的改造、“村村通”公路的落實,改善云南地區的信息消費環境,擴大農戶對信息產品的需求,使得手機、固定電話、廣播、有線電視、電腦及互聯網在內的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村居民家庭中得到普及。政府在鼓勵農民進行信息產品消費的過程中,也應降低手機、電話及上網的費用,提高養殖人員信息消費的積極性和能力,促進生豬養殖戶的信息消費,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2.6提高信息服務人員的積極性要實現好信息服務機構與養殖戶的對接,需要提高信息服務人員待遇,促進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工作態度從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同時也要積極引進人才,例如一些大學生村官或者西部志愿者,這一群體信息素質較高,熟悉網絡,可以為農戶帶來很多有效信息,提高他們的消費意識。
作者:劉苗苗張仙單位: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