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精準扶貧的思路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指出了做好脫貧攻堅是黨的“”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要實施生態產業扶貧,加快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實現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按曲靖市委市政府扶貧攻堅掛鄉包村幫戶責任安排,曲靖市林業局定點幫扶宣威市田壩鎮風景村委會。以宣威市田壩鎮風景村為研究對象,概述了基本村情及森林資源狀況,從實際情況入手,對林業扶貧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思路。
1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把扶貧作為黨和政府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職責,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部署,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進行安排,提出到2020年所有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的任務,實施精準扶貧戰略,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根據曲靖市“掛包幫、轉走訪”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回訪工作的通知》(曲聯辦通〔2016〕2號)要求,曲靖市林業局組織54名幫扶干部對宣威市田壩鎮風景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2基本情況
2.1自然概況
宣威市田壩鎮風景村委會地處宣威市田壩鎮南部,東鄰貴州省盤州市柏果鎮五一村委會,南鄰宣威市海岱鎮臘谷村委會,西鄰海岱鎮月亮田村委會,北鄰田壩鎮阿迤村委會。村委會所在地距田壩鎮政府所在地22km,距宣威市區70km。全村地處山區,形似一條槽,兩邊高中間洼,溝壑縱橫。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居住著彝、漢、壯、水4個民族,有農戶542戶,鄉村人口2010人,少數民族40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0戶340人,老人110人,殘疾人口44人,低保戶174戶274人,五保戶及孤兒11戶。在家勞動力1206人,外出務工350人,有8個黨支部,正式黨員38人,村民散居在山谷和夾皮深溝中。全村有國土面積10.09km2,平均海拔1800m,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900mm。全村有耕地面積3329畝,人均耕地1.7畝,林地面積6140.6畝。201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2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2.2基本林情
風景村地處烏蒙山系,與貴州相鄰,山高坡陡谷深,擁有林地6140.6畝,林木以云南松和華山松為主,境內有煤、石灰巖等礦產資源。經過脫貧攻堅工作,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護林員7人,一般護林員2人,生態護林員5人,對風景村森林管護全覆蓋。同時加大森林保護和防火宣傳,大大加強了森林管護,杜絕了亂砍濫伐行為。針對私挖濫采行為,風景村進行了堅決依法取締,并將全村分成兩個片區監,經過依法整治和監管,完全杜絕了私挖濫采行為。
2.3種植情況
風景村山高坡陡谷深,且相鄰貴州,氣候多是濕冷少熱,土地多半分布于斜坡陡坡,土壤瘠薄,農戶長期以種植玉米、土豆為生,缺乏經濟價值高的主導產品。在這種自然條件下,想要在風景村發展一條特色產業,引進外資,其難度可想而知。
3精準扶貧的思路
曲靖市林業局駐村工作隊多次深入到風景村調研,與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風景村三委研究風景村的產業發展問題。達成共同認識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長遠之計、根本路徑。只有立足本地,選好產業,長短結合,才能確保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
3.1長期產業發展
立足風景村實際,曲靖市林業局結合國家退耕還林項目,2016年在風景村實行退耕還林核桃種植1537畝;2017年再投資160萬元,種植核桃1000畝。堅持靠山吃山,不斷發展壯大核桃產業,既美化了風景村的村容村貌,又帶動更多的貧困村民發家致富。
3.2短期產業發展
3.2.1發展有機蔬菜產業駐村工作隊協助風景村干部帶頭成立了“風景村蔬菜產業合作社”,社長由風景村委會主任兼任。由合作社組織農戶栽種,發展有機生態蔬菜,力爭今后形成品牌,作為風景村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增加貧困農戶的經濟收入。
3.2.2發展辣椒產業由曲靖市林業局協調宣威市太坤調味品廠,在風景村委會試種“坤太壹號”辣椒,由廠家提供種子、技術支持和負責收購,試種成功后將在風景村推廣種植,作為風景村短期產業扶貧的項目之一。目前,此項目已經種植完畢,辣椒結果率高。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3.3.3發展養殖產業由風景村整合資金,投資27.8萬元,每戶貧困戶補貼2000元,發展養殖母豬、生豬。村委會重點扶持養羊、牛、豬大戶發展。讓一部分腦子活、有干勁的農戶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4抓好基礎設施
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事關發展大計,群眾生活方便了,才能安心搞好生產。實施脫貧攻堅以前,風景村全村有貧困自然村13個,全村沒有一條硬化道路,總計有16km進村道路和23km村中道路未硬化,入戶道路沒有硬化的有420戶1650人。在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干部及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從黑丫霧口到風景村委會駐地3.6公里的硬化道路打通,實現了田壩鎮和風景村委會的連通,投資260萬元完成了黑霧丫口到風景村委會駐地3.6km的進村道路硬化,投資52.2萬元完成卜古丫口至三棵樹通村公路建設硬化1.7km。村組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帶領農戶完成了風景村全村的人畜飲水和灌溉工程。新建水池9個。總投資150余萬元。新開通10kV以上的動力電,廣播電視覆蓋率99%以上,網絡寬帶覆蓋風景村、風景小學、村衛生室,新買電腦14臺。風景村村衛生室和公益林管護站建成,新建活動室一個,活動場所980m2,安裝太陽能路燈32盞。
5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
結合曲靖市正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東風,結合“森林曲靖”創建過程中的“十百千植樹造林工程”,曲靖市林業局籌措30萬元經費,幫助風景村委會提升人居環境。主要是用來種植柿子樹和風景村委會黑霧丫口至風景村委會3.5km公路栽植480棵紫花槐行道樹和10000株紅葉石楠。按照關于立體綠化的要求,市局給風景村每房農戶發放獼猴桃苗2~3株,用于房前屋后及庭院綠化,投資5萬元。極大地改善了風景村人居環境。
6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風景村委會有8個黨支部,38個黨員,曲靖市林業局在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中著重開展好“機關聯系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聯系貧困群眾,機關黨支部與貧困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簡稱“雙聯系一共建雙推進”)活動,抓好“基層黨建提升年”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
7抓好能力技能培訓
7.1開展專題培訓
邀請曲靖市委黨校副校長到田壩鎮上專題黨課,對風景村三委領導班子及全體38名黨員開展專題培訓,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村黨組織建設,加強村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政治引領功能。切實加強以村黨總支為核心的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齊心協力把村里的事辦好,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的聚民心、匯民智、集民力,不斷加強風景村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嚴格教育、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努力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廉潔過硬的領導班子。
7.2培訓核桃種植及嫁接技術
駐村工作隊邀請宣威市政協副主席李啟信(高級農藝師)親自深入風景村田間地塊現場講解核桃種植及嫁接技術,共舉辦核桃種植技術培訓班2期,風景村134戶200多人參加了培訓。對貧困戶從果園選址、種植密度、挖坑施基肥、如何選用壯苗適時定植、修剪整枝、嫁接、管理到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培訓。現場邊講邊做示范,并手把手教,并讓培訓人員親自實踐核桃嫁接技術。經過培訓,讓貧困戶掌握了一定實用技術,增加了貧困戶發展核桃種植、脫貧致富的信心。
7.3開展建筑工程技能培訓
駐村工作隊邀請宣威市惠幫職業培訓學校老師到風景村開展建筑工程技能培訓。共培訓1期95人,經過培訓,95人都獲得了《砌筑工》技能合格證,幫助貧困人口掌握一技長,拓寬就業渠道,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8結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曲靖市的扶貧開發步入攻堅拔寨重要時期,貧困問題的復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利用林業在精準扶貧、精準脫困工作中的巨大優勢,全面推動林業行業精準扶工作,為爭取早日實現宣威市田壩鎮風景村扶貧脫困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郝學峰.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思考[J].綠色財會,2016,6(1):8~9.
[2]程鵬.大有可為的林業精準扶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安徽林業科技,2017(1):3~5.
[3]農夫.精準扶貧林業大有可為[J].綠色中國,2016(4):44~47.
[4]云月奎.實施林業精準扶貧強力支撐脫貧攻堅[J].內蒙古林業,2016(3):3~9.
[5]張西龍.淺析扶貧模式下的林業建設[J].中國林業產業,2016:2(4):200.
[6]蘇建永.生態護林員在精準扶貧中的管理建議[J].綠色科技,2017(1):91~92.
[7]李海興.增強生態保護促進林業精準扶貧脫貧的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7(4):187.
作者:應紅濤 單位:云南省曲靖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