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化技術推廣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走向現代農業的新型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應該以市場經濟為主軸,發展政府主導、民企參與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多元化技術推廣工作既能代表政府的意愿,又能促進農機生產企業的發展,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還能滿足農民對農機技術的需求。因此,目前在強化政府主導的單一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地位、作用和服務等公益性基礎上,要重點確保國家農機化技術推廣組織機構正常運行,大力調動農業機械科研機構、生產流通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社會元素參與到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中來,真正實現農業技術推廣形式多類、組織多樣、參與者多元等模式。更便于加速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促進現代農業節本增效和可持續性的發展。
2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發展模式
2.1政府主導型推廣模式政府可以利用財政專項資金進行主導性推廣,選擇機具投資大、點面效應好、公益性強、社會效益高的農機推廣項目,推廣形式采取“政府公益機構+示范基地+農機合作組織(農機大戶)”等形式。該模式要有政府的優惠政策、資金的扶持、推廣機構規劃實施步驟完成技術指導服務、示范基地和農機大戶完成生產作業,凸顯政府的支持引導等公益性作用。
2.2農機生產企業主導型推廣模式具備一定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的農業機械生產企業,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參與企業產品的營銷與推廣。適宜于產品技術領先、質量可靠,使用者易接受、經濟效益明顯的農業機械設備推廣。主要推廣形式采取“農機生產企業+政府推廣機構+農機合作組織(農機大戶)”等形式。這種推廣形式生產、流通、市場信息反饋快,農民又能及時得到優質滿意的售后服務,是農機企業科研、生產、流通、推廣與服務一體化運營模式的最佳途徑。
2.3民間組織協作型推廣模式該模式的推廣主體一般是有政府政策保障的社會民間團體,是以自愿、平等、互利為基礎的自發組織的民間科技推廣團隊,這種民間推廣組織以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協會為主。合作社和協會的主要職責是組織成員開展農機作業、技術推廣和經營活動等。這種民間推廣組織的特點是,直接了解掌握農業生產的供求信息,減少生產成本,降低農業生產經營的盲目性,有效理順了生產與市場的供求關系,是在國家政策、協作組織和參與者個人三者間的完美結合體。
3建設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的保障措施
要建立健全新型農機化技術推廣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和人大監督機制。自1993年以來,我國先后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科技進步法》,為農機化技術推廣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但在縣鄉級或局部的執行力有待提高。縣、鄉級應不拘一格鼓勵和支持農機化技術推廣多元化模式。各級政府要強化對農機化技術推廣、政策優惠和財政支持,廣泛吸引農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對農機技術推廣的投入,解決農機科技投入和推廣經費不足,擴容農機推廣體系的發展元素。
要加強與完善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目前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退化、創新能力庸化、社會效益淡化,專業院校畢業生少、舊巢難引鳳、地方財力不足等因素,很難改變現狀。因此,建議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應建立機構設置合理、人才配置科學、基地場所適當、基本經費保證的農機化技術推廣環境,才是提升大農業的根本保證,故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作者:任愛華單位:柳河縣農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