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分析范文

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分析

《防護林科技雜志》2015年第一期

1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及成效

1.1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主要發展以種植茯苓、白術、丹參、板藍根、太子參、勾藤、金銀花、百合、天麻、靈芝為主的林藥模式。通過在油茶林、果園內套種中藥材,共涉及農戶1500余戶、種植面積3333.33hm2,產值達1億元以上,解決勞動力季節性就業6500余人。如高屯鎮絞便村徐紹勇等農戶,利用20hm2油茶示范林基地,開展林藥種植,在林地內套種白術、丹參、板藍根等中藥材,2013年實現產值60萬元,凈收入40萬元。蔬菜產業,主要發展以種植蔬菜、香菇、木耳、竹蓀等為主的林菜模式,該產業涉及農戶1000余戶,全縣利用森林面積1333.33hm2,總產值4000萬元。果品產業,主要發展以種植西瓜、草莓等為主的林果模式。林下種植面積6.67hm2,產值30萬元,解決勞動力季節性就業400余人。

1.2林下養殖禽類產業,主要發展以土雞、鴨為主的林禽模式,目前,全縣利用森林面積1000hm2,林下養雞、鴨存欄4.5萬余只,產值160萬元,受益50多戶,解決勞動力就業130余人。畜類產業,利用森林面積666.67hm2,主要發展以山羊、竹鼠為主的林畜模式,共涉及農戶300余戶,養殖2.6萬頭(只),產值1500余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900人。蜂蜜產業,在林地內放養蜜蜂,發展以養蜂為主的林蜂模式。全縣有專業養蜂農戶10余戶,養蜂150余箱,產值30余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40人。如巖洞鎮竹坪村農戶陳明勝2013年在林地內養蜂15箱,產值2萬元,純收入1.2萬元。

1.3林下采集與加工竹筍采集:全縣境內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及實竹等各種竹類資源6666.67hm2,年產各類竹筍500萬kg,產值達5000萬元,解決勞動力季節性就業1.5萬人。其中,年產楠竹筍400萬kg,產值4000萬元,受益農戶3500余戶。同時帶動竹筷、竹席等竹類加工產業的發展。如德順鄉楠竹林場太平山有楠竹基地666.67hm2,過去因經營較粗放,效益差?,F引進福建一家大戶黃世龍等人來承包經營,通過加強撫育管理,并采用竹腔施肥等技術,經近兩年的管理,楠竹由原來的低產林逐漸恢復為高產林分,竹筍的產量由原來的450~750kg•hm-2提高到1500~3000kg•hm-2,年產值達600余萬元,解決勞動力季節性就業1000余人。輻射帶動了周邊500余戶農戶實施低產竹林改造。公司下步將開發竹類產品深加工,提高林分的附加值。野生中藥材采集,全縣有近6.67萬hm2森林中散生著各種野生中藥材。如楠竹林場太平山景區森林中,野生動植物物種資源豐富,林下有種類繁多的野生藥材,像淫羊霍、野三七、見桿風等珍貴藥材。經調查,林農們在太平山采挖山藥,每年能帶來30萬元的收入,惠及農戶300余戶。野生茶葉采集:太平山景區長有野生無污染、無病蟲害原始生態有機甜茶6.67hm2,經加工可制成干茶,該茶含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年創產值5萬余元。蕨類采集:縣境內林下野生蕨類資源近4萬hm2,每年采集量達100余萬kg,年銷售近50萬kg,產值達250余萬元。全縣林下產品加工主要有茯苓、松脂和竹筍粗加工,利用森林面積2333.33hm2,年生產2856t,產值達2088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00余人。

1.4森林景觀利用目前,全縣有規模較大的11個森林旅游景區,景區內共開設休閑山莊、農家樂30多家,涉及森林面積3733.33hm2。森林景觀較大的有楠竹林場太平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東風林場國家森林公園景觀、弄相山原始森林景觀、平甫森林景觀、石龍山至八舟河森林景觀、天生橋森林景觀、飛龍洞森林景觀等。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實現收入1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2000余人。如高屯鎮的八舟河-天生橋-飛龍洞景區,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實現收入3500萬元,輻射帶動新建10余戶農家樂,解決勞動力就業750余人。

2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林下種養殖經濟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我縣林下種養殖經濟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率低,總量不大。我縣作為林業大縣,森林資源豐富,有林地面積30.92萬hm2,目前開發利用面積不足1.5萬hm2,森林利用率較低,林下種養殖經濟總量不大。二是我縣除了茶葉、油茶形成一定規模,建有龍頭企業外,其他林下種養殖業基本上都是農戶單打獨斗,林下經濟發展規模較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優勢,不能滿足市場批量需求。三是缺乏科學技術,管理水平低。在種養過程中尤其是在養殖方面,農戶大多數沿用傳統的養殖方式,對科學養殖技術掌握不夠,致使飼養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四是資金制約因素大。經調查,大多數農戶對發展林下經濟熱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啟動資金,發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現有的一些種養殖戶,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資金扶持,在做大規模、拉長鏈條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經濟發展缺乏后勁。五是缺乏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林農信息量少,存在盲目跟從現象,抗風險能力差。

3林下經濟發展對策

3.1培育龍頭企業,帶動林下經濟發展,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林下經濟的發展,如果沒有龍頭企業支撐,就沒有市場競爭力,規模就很難擴大。我縣除了對茶葉、油茶加工企業扶持以外,還要扶持新建1~2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中藥材、養殖加工龍頭企業。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種植、養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積極引進和培育林下種植、養殖專業企業,大力推廣“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扶持鼓勵種養戶開展產品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不斷做大做強。林業、科技、農業、畜牧、扶貧等相關部門也要創辦本部門的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促進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經濟典型,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于林下經濟發展,不斷擴大林下種養殖面積,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

3.2做好森林資源流轉服務,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進林下經濟發展規?;洜I是林下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解決林改后有人無山經營或有山無人經營的問題,我縣對森林資源流轉這項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一是建立流轉制度。制定了《黎平縣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初步明確了物權和債權的各自范圍及其管理方式,規定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責和林權流轉程序,為規范林權有序流轉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強流轉服務。我縣有專門的林權管理辦公室,有專職的森林資產評估隊伍。在2010—2012年期間我縣組織具有工程師以上資格的人員,到武漢和貴陽參加國家林業局舉辦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培訓,取得評估資格的人員有15人,為森林資源流轉提供了技術服務保障。三是建立林業綜合交易服務中心。確保了森林資源公開、公平交易,林權流轉不斷走向規范化,促進了大戶承包利用森林資源和林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簡化貸款程序,放寬貸款條件,延長林業貼息貸款期限等優惠政策,對林下經濟項目進行重點扶持,以解決林下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五是積極開展森林保險工作。公益林保費由國家、省、州和縣財政共同解決,商品林保費由國家、省、州、縣財政承擔80%和個人承擔20%。

3.3做好技術和信息平臺服務,為林農提供質量保障一是要搞好技術服務。要整合林業、農業、畜牧等專業技術服務資源,成立專業技術服務隊伍,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服務,加強技術培訓,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不斷提高種養殖戶和示范戶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積極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和推廣工作。二是要搞好市場信息服務,搭建市場信息平臺。加強市場研究和分析,積極引導農民根據市場行情及時做出產業發展決策調整,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使林下經濟種(養)得好、賣得出、效益高。

3.4總結經驗,不斷探索,積極推進林下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發展林下經濟,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有利于解決林、牧、菜、藥等爭地的矛盾,緩解占用基本農田問題,促進多種經營的發展。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生態經濟模式,可以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廣大農民看到了新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巨大效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開發林下經濟的積極性。由于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全縣森林資源穩步增長。發展林下經濟,把樹枝、木屑等采伐剩余物作為種植、養殖的培養基質,林下種植養殖業的發展又加速了樹木的新陳代謝,畜禽糞便為樹木提供了良好肥源。同時,林農加大了對林地的勞務投入和物質投入,及時為樹木松土、澆灌、病蟲害防治等,對樹木的生長和林木質量的提高大有好處。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大力發展林藥、林菌、林果、林下特色養殖等富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林下經濟發展進一步激發了農民建設生態、發展林業的積極性。通過不斷調整經營方向來盤活林地資源,促進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林地效益最大化。

3.5發揮森林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森林旅游業走進森林、回歸自然、體驗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成為當今人們旅游的時尚和追求。森林旅游的優勢可概括為“綠色、低碳、高效”,即通過充分利用在森林中的觀光游憩、生態保健、文化傳播等功能,既讓旅游者了解自然、愉悅身心、康體保健,又不消耗森林資源,從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黎平縣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由自然山水風光旅游、民族風情旅游和歷史人文旅游組成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原始森林古木參天,蒼勁挺拔,蓊郁茂密,人工林成行如網,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對發展旅游,尤其是森林生態旅游,可謂得天獨厚。全縣有規模較大的11個森林旅游景觀,大自然和森林中蘊藏著許多自然、人文景觀,供人們盡情享受,這些與山、水、泉、瀑、洞、峽、寺廟、古墓、歷史遺跡、漂流、名人游蹤等相互映襯,為森林旅游提供必要的條件。要充分利用這些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把林業的潛在資源優勢盡快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優勢。

作者:趙永貴單位:貴州省黎平縣林業局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免费被黄网站在观看|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直接进入免费看黄的网站|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色又黄一级毛片|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 又大又紧又硬又湿a视频| 九歌电影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老太bbwwbbww高潮|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绿巨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清纯校花被色老头糟蹋| 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女人爽小雪又嫩又紧|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app草莓视频|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福利第一视频|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一级在线|欧洲| 成人狠狠色综合| 中文字幕第7页| 日产国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日韩精品有码在线三上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