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與環境之間的沖突也越來越突顯。林業資源的開發關系一個國家的人口、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同時也是一項關系民生的事業。我國的林業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在一些半干旱地區,林業資源一旦被毀壞將極難恢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開始轉變對林業的開發利用方式,但過去長期的掠奪式開發已對我國的林業造成了一定的打擊,提高森林的覆蓋率成為了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中之重。基于此,闡述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以及加強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對策。
關鍵詞:林業資源;開發;利用
林業資源主要是指以林木為主的資源,還包括與之相關的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環境因子等資源,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一旦過度開采或者開發利用不當會對當地的氣候、環境等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采嚴重破壞了我國林業資源,已經對其造成了難以預計的損失。因此,現在對林業資源的開采,應是科學、可持續的,能夠讓林業資源有一定的緩沖期,這也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內在要求。
1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
1.1人均占有量小
我國的林業資源分布有著自己的特點,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四川、云南等地,而森林的集中率高有利于林業資源的保護,但不利于林業資源的開發。長期以來,我國的林業資源的開發為粗放型開采,林木的生長量降低,并且有些地方的林業資源已經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對現如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黃土高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期以來的亂砍亂伐,我國人均占有量急劇下降,僅僅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左右。森林的覆蓋率影響人們居住環境的質量,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方式人均占有量還有可能會繼續下降,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1.2從業人員相對較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提高的不僅是經濟水平和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有社會分工。現如今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對相關專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林業資源的相關從業人員也不例外。而從我國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從業人員中主要是一些非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嚴重匱乏,并且在從業人員中只有極少數人員是達標的[1]。非專業的從業人員對于一些技術上的要求,未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會影響到實際的操作效果。而這影響著我國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效率,這也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的貢獻率相對于發達國家偏低。
1.3開發技術相對落后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林業資源的開發相對落后,人們對于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僅僅停留在表面,也是一種思想上的落后。僅認為林業資源的利用便是簡單的亂砍亂伐、木材銷售,而忽略了經濟作物的開發與利用以及旅游景觀資源的深層次的開發。與此同時,我國林業資源的利用率也極低,僅占到林業資源的50%左右[2]。開發技術的落后,不僅影響著我國林業資源轉化為經濟能力不足,還影響著對于林業資源的恢復,導致原始森林逐漸向次級森林資源轉變,并且逐漸弱化。相關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跟不上林業資源的發展,這也是造成我國林業資源轉換為經濟優勢的阻礙。
2加強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對策
2.1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開發利用林業資源時,首先,應對我國的林業資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還應在思想層面高度林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即在思想層面上重視,樹立科學發展觀,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應給開發利用林業資源人員的思想上一個框架,讓他們能夠在約束的范圍內更好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因此,應逐步建立林業資源的相關法律體系以及政策管理的體系,讓亂砍亂伐現象能夠得到有效遏制,從而更好地保護天然森林以及其他大量的瀕危動植物資源。畢竟,有些瀕危動植物資源的生存環境極其特殊,一旦其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對它們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2.2建立相對完善的林業產業結構
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林業資源的開發存在一定的誤區,要想更加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就應該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產業結構,全方位地開發利用林業資源,使其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從單一的采伐銷售轉變為培養林業資源,種植經濟作物,發展林下經濟、綠色經濟,發展其下的景觀資源,適度開發為森林旅游等[3]。根據每一個地方林業資源的特點,進行有保護、有特點地開發,這樣的開發利用才是可持續的。例如:建立相應的經濟作物種植園、開發相應的旅游資源(張家界的開發)等,能夠更好地轉換為經濟效益,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應時刻注意對這些資源的保護,考慮其承載能力,切勿過度開發,否則將難以恢復。
2.3不斷加快林業相關技術的探索
現如今是一個科學化的時代,所有的發展都和科學技術息息相關,要想高效率的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就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指導,以林業的綜合效益為目的,探索出相關的科學技術來指導林業資源的開發,提高林木業生態建設中的技術含量[4]。與此同時,林業資源的相關的科學技術還應以市場為導向,畢竟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可調解經濟的發展方向。而且政府應在政策以及經濟上給予相應的支持,不斷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嚴格管理管理土地。充分利用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兩者的互補作用,利用市場的調節作用,不斷推進林業相關技術的探索,使其較快地轉換為經濟優勢,不斷提高我國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率,確保林業資源能夠在一個可承受的范圍內。
3結語
林業資源的開發,不僅影響著我國的經濟,還關系到人們生存環境。隨著經濟的進步,人們的思想理念也在逐漸進步。但長期以來人們的掠奪式的開發,已經對林業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因此此時要開發和利用林業資源,應該了解目前的林業資源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科學開發利用。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能夠樹立一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林業資源可承受范圍內合理地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馬嬋.保護林業資源促進林業健康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2):188-189.
[2]馬學明.關于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對策措施[J].科技創業家,2012(22):194.
[3]楊良鋒.新時期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措施分析[J].福建農業,2015(7):204.
[4]楊喜軍.科學管理林業資源的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9):283.
作者:劉楓;覃菲菲 單位:廣西荔浦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