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已經有精力和資本去建設新農村,這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需要,也是農村發展的需要。新農村建設不僅僅包括經濟建設,更為重要的還是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民綜合素質的建設。在目前的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一些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群眾文化建設是解決農村文化建設問題的關鍵。因此本文針對群眾文化建設問題進行深入的探析,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新農村建設對于我國而言,一直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農村人口眾多,占地面積大,農村發展的好壞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總體發展的好壞。雖然在近年的不斷努力中,新農村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改善,可是文化方面的問題還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群眾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針對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供讀者參考。文章分為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這兩個方面展開。
一、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是提升我國綜合國民素質的重要措施。長久以來,我國國民素質在國際上一直為人所詬病,對于我國這樣的文化強國和禮儀之邦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雖然近年來中國制造走遍全國,中國經濟也飛速發展,可是我國的國民素質卻沒有經濟發展那樣迅速。究其原因還是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存在著問題,農民占據著我國人口總數的巨大比例,只有提升了農民的素質,我國的整體國民素質才能夠有所提高。因此,群眾文化建設是提升我國綜合國民素質的重要措施。
(二)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必要條件。全面小康一直是我國奮斗的目標,而僅僅實現經濟小康并不能稱之為全面小康,在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文化建設是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完成途徑。農村也是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主要“戰場”。近年來,多屆領導人為農村經濟建設注入了巨大的能量,也對新農村的文化建設非常關注。新時代的戰爭是人才的戰爭,新農村文化建設就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農民都具有豐富的文化,我國的全面小康才能夠真正的實現。
二、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群眾文化推進農村鄉風民情建設。一直以來,農村的風俗習慣都是農民嚴格遵守的文化習慣,這樣風俗習慣一直存在于廣大的農村中。但是隨著近年來的新聞曝光,農村的風俗習慣被擺到臺面上來。一些好的風俗習慣得到大家贊賞,但是一些“糟粕”引起大家的反感和抵制。不得不說農村一些不好的民風民俗是限制村民思想,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中總是會遇到一些村民們對政府政策方針的抵制,理由僅僅是當地的民風民俗。當地的民風民俗有時還會導致孩子的讀書受到影響,年輕人的文化素質跟不上國家整體素質發展。群眾文化通過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滿足了農村人民的精神發展,推進農村鄉風民情的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二)群眾文化提升農民生活品味。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群眾在生活上可以說衣食無憂,并且通過當地經濟的發展,完全可以以更加享受的姿態生活。但是在很多人眼中,農民的生活品味不是很好,在生活品質上距離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現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農村群眾的生活品味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要完成質的提升還需要群眾文化的推廣。群眾文化的推廣,可以使得農村群眾的生活品味更加現代化,更加娛樂化,而不僅僅糾結于吃穿用度的提升。比如近年來的“文化下鄉”、“送書下鄉”以及書香社會等政策的開展,讓農民能夠體會到現代文化的豐富和先進,促進自身品味上的提升。
(三)群眾文化能夠促進農民全面發展。長久以來,農民在很多人眼中都以一種俗氣的形象出現,其實這是人們受到影視劇等信息的影響,現代的農民在生活方式上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只是因為長期的信息閉塞,導致很多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在整體的形象和素質方面有些許問題。群眾文化的推廣,正是改變那些長久生活在農村的農民的思想觀念,通過群眾文化活動拓展農民視野,提升農民文化素養,促進農民全面發展,加強自身競爭力,才能夠在經濟飛速發展時為農民提供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
總之,我國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發展,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建設。雖然在我國的新農村建設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通過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很多新農村建設的問題。當然,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群眾文化的推廣不僅能夠促進農村鄉風民情建設,還能夠提升農民生活品味,促進農民全面發展。新農村建設是推進我國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撐力量,各方一定要竭盡全力,無論是新農村的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發展,都要將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將農民的生活質量提升。
作者:王玲 單位:402372重慶市大足區珠溪鎮文化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