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退耕還林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強組織領導是實現退耕還林奮斗目標的關鍵
各級領導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線實干苦干,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上到下實行領導包項目、包片、包點責任制,切實把責任靠實到各級領導身上,用實際行動積極組織和帶領群眾,做好退耕還林。
2實施規劃,必須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一是要適地適樹,注重混交,既要杜絕在不同地類栽植同一樹種,又要杜絕在同一地類栽植相同樹種,以防樹種單一病蟲交叉傳播,同時有利防火;二是要在退耕前期留出充分的樹盤后,允許套種紫花苜蓿、紅豆草、薯類等可以培肥土壤的補償性作物,這樣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前期地表植被和截流固水能力,還能解決發展畜牧業的飼草,增加群眾收入。
3新一輪退耕還林應堅持“生態效益為先、兼顧經濟效益”的原則
可與果品發展產業“無縫銜接”,大力營造優質、高產、環保的經濟林,栽植樹種以新、特、優干鮮果為主,既能增加農民收入,調動其積極性,又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
4加大退耕還林方面的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
要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網絡建設,強化技術隊伍,搞好綜合服務。一是縣、鄉、村三級行政主管領導的三級科技管理網絡,運用行政職能,組織協調和實施管理;二是科技推廣網絡,加強鄉級林果指導站的力量,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承包,實行勞酬掛鉤,重獎貢獻優異者,加強農村技術培訓;三是技術培訓網絡,以縣林業部門為依托,鄉鎮林果站為重點,縣培訓鄉,鄉培訓村,力爭在3~5年內使懂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達到萬名以上。目前農民缺少的是技術,需求的是服務,盼望的是致富,只要把技術推廣和配套服務抓起來,退耕還林后的潛力和效能才能夠發揮出來。
5深入進行政策研究,解決實施中碰到的相關問題
確保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實施,要緊緊抓住“林權是核心,兌糧是關鍵,種苗是先行,領導是保證”這個大核心,研究解決土地利用中的突出問題,找出矛盾,對癥下藥,遵循中央有關政策和《退耕還林條例》,制訂出臺相關的規范性文件,解決好由退耕還林引發的新問題和新矛盾。首先,屬退耕區內統一規劃的農路、水利設施等永久性占用的土地,可試行統一納入政策兌現范圍給予補償;其次,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確實做好退耕還林地塊的確權頒證,防止出現新的林權糾紛;最后,前期規劃設計應盡量避開個體農戶多地塊集中的區域,防止規模退耕占盡農戶土地現象的發生。
6嚴格把關,上規模、上檔次、促發展
一要高標準、高質量、樹種優、重成活;二要嚴把規劃、整地、苗木、品種、栽植和驗收等六個重要環節;三要堅持整坡治理、綜合開發、規模實施、精品工程;四要實事求是、不搞浮夸、嚴格務實,公開、公正、公平地嚴格把握和兌現好相關政策,建立健全各級監督制約機制,嚴格規范獎罰制度,嚴肅查處退耕還林工作中徇私舞弊、貪污腐敗等違法違紀行為;五是千方百計保護良田面積,穩步發展,保證退耕區群眾的吃糧問題。
7加大對退耕還林地的后續管理,確保退耕還林成果
一要建立健全各級聯防組織機構,發揮群管群護作用;二要進一步加強森林公安和林政執法隊伍建設,加大對毀林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用法律手段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三要建立健全各級病蟲鼠情測報網絡,密切監視蟲情、病情,一經發現,立即組織防治;四要加強退耕還林區內的火險火情監測,廣泛宣傳防火和野外用火知識,組建防火隊伍,發現火情,立即組織撲救,保護退耕還林成果。
作者:趙亞萍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