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統籌規劃水資源保護對水生態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以淮河為例,分析了淮河水量統籌分配的深遠影響與重大意義,并就如何落實其他水域水量分配展開論述,給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旨在為合理統籌規劃水資源保護提供一定的參考,進而有效保護流域水生態環境的安全。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生態安全;淮河;解決策略
1統籌規劃流域水量分配的重大意義
1.1流域水量不足,合理利用水資源十分必要
結合本區域的特征來看,普遍存在水資源總量不足以及人均占有率小的特征,特別是在年內分布看,存在開發利用的綜合效率不高、分布以及土地的資源都得不到合理的匹配,同時,從行政區域之間的關系上來看,其布局的難度較高,相互之間存在匹配差的問題。除此之外,行業之間也存在開發效率低以及平衡差的情況,導致一些企業用水過度,節水的意識不強。這樣一來,導致上下游乃至區域內部的水事問題不斷升級,甚至成為限制本區域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已經影響了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由此可見,只有真正意義上強化統籌規劃水資源保護,通過水資源保護的方式來確保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實施整體水量控制以及分配監管,規范用水秩序,同時做好水資源的開發過程控制與管理,從而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綜合開發。
1.2符合法律要求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政策要求來看,對于自治區、跨省的水量分配具有一定的規定,交由流域管理機構的人民政府來進行制定,并報國務院審批通過才可以繼續執行。在2011年,我國就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文件,對于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問題進行了規定,提出了抓好主要江河水量分配與管理的方案與要求,建立整體用水控制指標體系等。除此之外,還對取水許可、水資源費用征收等內容進行了規定。這樣一來,將河流水量分配的方案落實責任分配并落實到位也就成為各級水域管理部門必須要落實的工作。
1.3對水資源保護,流域經濟發展影響重大
實施水資源保護的價值關鍵在于生態環境維護,而維護生態環境是促進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現階段國家的水流量分配主要以法律條文為標準和要求,確定了用水的基本權益,同時也明確了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則,確定了平均水量分配的要求,同時做好了斷面控制的內容指標,以此來作為水量分配方案的保障策略和主要行為依據。在水量分配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的流量現狀以及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來進行設計與規劃,從而提升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效果與嚴格程度,促進區域經濟的進步與發展。
2統籌規劃水資源的措施
2.1完善水量分配,建立協調機制
為了確保統籌規劃水資源保護的實際效果,需要進一步完善水量分配的組織決策策略與協調機制,通過建立新型水量調度聯合會議制度來實行全方位的控制。通過建立水量分配方案的協調機制來確保統籌規劃水資源保護的推進效果,借助于協調機制來理順內部關系,從而推進協商機制的效果。為了確保合理與科學并行,需要研究制定好水量分配的計劃,配套做好水量監督實施方案的設計工作,主要涉及到的內容有水量分配組織協調、分配實施協調方案以及年度用水控制的具體方法等。建立由省水行政管理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進一步完善協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2.2編制水量調度方案
結合現階段的水量調度方案與設計要求來實現科學的調度工作。首先,需要結合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設計現狀,制定詳細周密的調度流程以及年度水量分配的方案并做好詳細的計劃設計,盡早做好緊急情況的預測與調度管理。其次,做好水文測報工作管理,為水量調度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并繼續加強重要控制工程的管理工作。最后,采取省界斷面控制的方法來實現控制工程的整體調度,通過運行管理優化的方式來解決一些對流域影響較大的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具有針對性的開展斷面泄水量的控制與管理工作。
2.3完善水資源監控系統
為了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監控管理體系,需要加強水資源預警管理,提升監控管理協調能力。通過水量分配管理的方式繼續加強流域內國家水資源的調控管理項目的建設工作,通過不斷完善水功能區、水量水質監測體系以及其他方面的水量控制工作來提升省界斷面的水質水量控制效果。為了進一步控制水庫出口斷面以及其他斷面的流量,還可以采取大型灌區以及水利工程項目取水計量控制的方式來實現,從而有效推進農業灌區在線監控與信息化管理,實現水功能區域內水質監測全覆蓋。
2.4加強水資源總量控制
通過加強水資源總量控制的方式來完善考核管理機制。在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日常工作中,需要繼續加強水資源的總量控制與計劃落實工作,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審批制度,通過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來確保管理質量。在實施水量分配與資源調度時,則應積極采取水量分配與年度調度等方式,將計劃納入到流域中,采取行政首長任期考核的技術方式,結合實際的制度要求實行首長追責,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2.5強調節約用水
為了提升水資源的應用水平,需要加強水資源的節約利用管理工作,落實好節水方針,并繼續推進節水型社會的構建工作,從而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社會發展機制,最終促進節水型經濟結構與生產方式的協調發展。
2.6開展測評工作
為了進一步體現統籌規劃水資源的功能與價值,需要積極實施實施后評價測評工作,根據測評的實際情況調整分配方案。一般來說,測評過程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水量分配方案的有效性、分配目標是否容易實現、公眾的實際滿意度如何等等。通過提升水資源的管理水平,積極開展水資源的調度工作來對實現的目標、制度以及水量分配的管理等內容進行指標體系的科學評價,從而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并對其進行改正,從而有效促進水資源籌劃管理的整體水平,為實現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3總結
水生態安全戰略是長期的,支撐著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健康,是應對我國水危機、保障水安全的必經之路,水生態安全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時代下我國仍然面臨著許多待發現和待解決的水生態安全難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依靠科技創新,還要依靠水管理的體制與制度創新,這樣才能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
作者:王鵬 單位:包頭市水資源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