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環境建設與治理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當前西北水環境治理現狀
由于西北相對沿海來說在我國仍然處于欠發達地區,因此對于水環境、水資源、生態環境都存在一定的認識上的誤區。其一,沒有系統的認識。簡單地認為水環境治理就是污水治理,認為生態治理就是綠化造林,結果為了植樹而超采地下水;其二,對于治理沒有落到實處。西北地區很多基層政府,對于水環境治理沒有落到實處,更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與計劃,西北水環境問題事實上已處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境地。這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財力不足,環保讓位于GDP等原因造成,另一方面也與西北居民的生活、生產習慣、治理成本緊密相關。
2.1實施統一的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構建科學的用水結構西北地區要高度重視水資源的長遠規劃管理,以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規劃為指導,以環保、水務等為牽頭部門,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與管理,在現有機構、基礎的前提下,充實管理機構,完善水利、環保設施,“因水制宜”,建立科學、合理、惠及各方的跨區域水資源使用方案,建立節水型工業、節水型農業、節水型社會。如農牧業方面,合適的區域退耕還林,退田還牧,做好滴灌等節水農業技術,在未來30年內,要求達到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0.15~0.2。對于西北油氣企業而言,進一步做好水源建設,推行節水減污的清潔生產技術。煤礦開采和生態環境應協調發展,國家應鼓勵企業進行水利設施建設和污水處理回用。
2.2做好水環境的污染防治,重在預防要改變目前“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不利狀況,把環保工作做在前面,重在預防。對于工業項目,要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堅持“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要求工業企業堅決按照相關要求,建好環保設備與設施才準投產。目前,出現了污染大戶向內地轉移的趨勢,西北地區的地方政府、環保部門要堅持原則,目光長遠,應特別注意到水環境保護方面有無沖突,方可接受。
2.3以小流域為單位,做好科學的水環境治理西北地區的主要流域為北方水系,大部分為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區域內也有不少由雪山融化形成的支流匯集,構成了若干小流域。西北地區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全面規劃,合理安排各業態用地,布置水利設施,形成綜合治理布局。根據規定,小流域是指面積小于50km2的流域。通過對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集中、連續的治理,可以很好的實施由點到面,逐步推廣的水土保持工作,使整個地區的水環境向好的方面發展。
3結論
西北地區乃至整個西部大開發的發展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解決水環境危機所直接引發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危機。西北地區必須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水環境的建設與治理作為基礎產業,賦予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傳統上,我國西北也曾有過自然生態良好的歷史,如絲綢之路上的古國遺址等都是良好證明。西北地區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由于水環境的危機而進一步惡化,如羅布泊的干涸、青海湖的縮水,塔里木河附近的胡楊林大面積枯死等都充分說明了水環境在不斷惡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建設與人民生產生活都需要豐富、良好的水資源,特別是在建設和諧社會與綠色中國的進程中,做好西北地區的水環境建設與治理迫在眉睫。
作者:周瑞芳黃冬梅單位:青海水環境監測中心格爾木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