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表水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江西省主要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它們與其他直接入湖河流共同構成鄱陽湖水系,經入江水道于湖口注入長江。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104km2,其中江西境內15.71×104km2,占全省總面積的94%;省內不屬于鄱陽湖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積合計為1.04×104km2,占全省總面積的6%。全省水資源總量為1539×108m3/a,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5.5%,居全國第七位[1]。全省人均擁有水資源量3677m3/a,高于長江流域和全國的平均水平。
1水環境質量狀況
2002年,全省廢水排放量10.5×108t,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4.6×108t,城鎮生活廢水排放量5.9×108t。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6.78×104t、氨氮排放量3779.6t,工業廢水達標率77.6%。城鎮生活廢水中COD排放量32.3×104t、氨氮排放量2.5×104t,生活廢水處理率3.9%[2]。
2002年,江西省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良好。在全省主要河流89個評價河段中(評價河長5742km),全年都優于Ⅲ類水標準(GB3838——2002,下同)的占評價河長的79.3%,劣于Ⅲ類水標準的占12.1%,其中,劣于Ⅴ類水標準的河段長245.5km;主要污染河段有南昌、景德鎮、新余、萍鄉、贛州等城市河段,以及東鄉、全南、蓮花、永豐、上高、高安、德安等城鎮河段;鄱陽湖評價水域2184km2,全年都優于Ⅲ類水標準的占72.9%,劣于Ⅲ類水標準的占0.3%,主要污染水域為贛江南支口;柘林、萬安、江口等主要大型水庫的水質全年都優于Ⅲ類水標準[3]。全省局部水域的污染主要是受到點污染源影響,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等[2][3];但農業生產、礦山資源開發等產生的面污染源,給水體帶來農藥、化肥及重金屬、酸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4][5]。
2水污染原因及發展趨勢
2.1水污染原因
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超過水環境承載能力時,就開始產生水體污染。在主要受點污染源影響的河段,水環境承載能力與枯水期流量呈正相關,因此,入河排污量和稀釋流量就成為決定河段水質狀況的兩個主要對立因素。
(1)現狀排污總量還不至于造成全省地表水總體污染
2002年全省月平均廢水排放量0.875×108t,而全省匯入長江及其他外省水系控制斷面的90%保證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自產量)之和約為580m3/s,由此計算的污徑比為5.8%。由于90%保證率枯水月份的污徑比不大,因此,全省現狀排污量還不至于造成地表水總體污染,這與全省水質現狀監測結果也相吻合。
(2)生活廢水處理率低是造成部分城鎮河段污染的主要因素
2002年全省廢水排放總量10.5×108t,其中生活廢水排放量占總量的56.3%。全省廢水COD排放總量39.08×104t、氨氮排放總量2.88×104t,其中生活廢水COD排放量占總量的82.7%t、氨氮排放量占總量的86.8%。生活污水處理率為3.9%。由于全省生活污水處理率極低,所排放的污染物(COD、氨氮)占總量的比例達80%以上,因此成為全省部分城市、縣城河段污染的主要原因。
(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廢水達標率不高也是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2002年全省工業用水總量為42.8×108t,重復利用率僅為48.8%;全省工業廢水達標率僅為77.6%,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約低10個百分點。雖然全省工業廢水排放的污染物(COD、氨氮)占總量的比例還不到20%,對地表水水質的影響小于生活污水,但由于其大部分排放在城鎮附近河段,與生活廢水造成的污染具有疊加效應,從而加重了水體污染程度。此外,全省主要排污企業,如江西江氨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萍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德興銅礦、貴溪冶煉廠)和景德鎮市焦化煤氣總廠等的廢水,對其排污口下游河段的污染十分顯著[5]。
(4)部分城鎮河段因稀釋流量太小而導致水污染問題突出
萍鄉、東鄉、蓮花、永豐、德安、上高等城市和縣城位于各級支流河段,雖然這些城鎮的排污量從全省來看并不算很大,但是由于所在河段枯水徑流量都很小,致使水體污染問題比較突出。
(5)面污染源對地表水的影響不容忽視
摘要:摘要:隨著工業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江西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的局面受到了嚴峻挑戰。本文在分析全省水環境狀況的基礎上,按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制定水環境保護規劃、進行科學決策、加大執法力度和加強基礎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全省地表水環境保護對策。
關鍵詞:地表水環境狀況保護對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