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物科學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采用《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從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四個方面對218名某應用型本科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大一到大四在校大學生學習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四個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調查結果,從外源性和內源性兩方面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態度
1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來臨,作為高等教育的載體———學校與大學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正在發生改變,現有的教學服務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很多學校出現了學生學習困境問題,高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地方,出現這種問題不容忽視,在學生出現學習問題時,高校應順應時代特征和市場需求,全方位關注學生發展,特別是大學生的學習問題,為學生提供條件,走出學習困境。制約大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因素很多,但大學生在大學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學會學習對他們而言是大有裨益的,任何學習問題的解決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繼續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求。關于大學生學習問題分為很多方面,本研究主要從大學生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四個方面來探析大學生學習情況現狀,這四個方面內部具有緊密聯系,能夠反映大學生學習情況。關于大學生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四個方面的學習問題,不少學者做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結果,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馮惠敏等對大學生學習目的進行了研究,發現學習目的與學習積極性存在正相關,學習目的越越明確具體、越接近個體動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1];申淑琴、杜晶波對大學生學習目的與學習動機的關系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學習目的與學習動機的關系對學習態度產生了影響,自我性較高的大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則表現出不平衡性,一部分學生努力學習,另一部分則在應付學習[2];陳雄鋒等人對大學生學習動力方面進行了調查,并從需要層次理論出發,指出大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可能是由于某種低級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的[3];馬廣強等人對大學生學習動力問題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積極主觀的學習愿望,學習動力較強;但也有一些學生學習意志力、主動性不強,抗誘惑能力較差[4];興趣是第一任老師,沒有學習興趣的形成就沒有學習動力的提升,陳曉華等對大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進行了研究,發現當前大學生學習興趣淡薄,學習動機呈現出“工具化”和“外在化”的現象[5];李薇等的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因素主要有: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習時周圍環境及周圍其他人的影響、學校課程的設置、課時的安排及課程的難度等[6];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馮愛秋等人從學習目的和動機、學習興趣以及對學習成績及考試作弊的看法等幾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狀況進行了調查,針對當前大學生學習態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7]。大學生學習方面展現出來的問題很多,這也體現出了當今高等教育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針對大學生的教育更要實時創新,把握學生學習特點,深入發掘影響大學生學習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善學習效果的建議。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某應用型本科高校生物科學專業學生進行調查,找出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在本學科專業學習中存在的困惑,有針對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從而為有效地培養創新人才打基礎。
2研究方法
2.1被試的選取
隨機選取大一到大四生物科學專業在校大學生218人,其中男生82人,占總人數的37.6%,女生136人,占總人數的62.4%,根據實際取樣,每個年級抽取人數不等,所抽樣本中,大一學生73人,占總人數的33.5%,大二學生59人,占總人數的27.1%,大三學生38人,占總人數的17.4%,大四學生48人,占總人數的22%。
2.2工具的選擇
在梳理前人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自編《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共包括40個題目,從學習目的、學習動力、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問卷編制完成進行初測、再測,兩次測驗的問卷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Cronbach'sAlpha=0.723,達到統計學測量工具要求,可以作為研究測量工具。
2.3施測過程
在正常的教學情境下,向所抽取的被試發放《大學生學習品質調查問卷》,并進行相應的指導語說明和施測要求,讓被試在完全匿名的條件下進行答題。答題完畢后回收問卷,對問卷進行整理,剔除無效問卷,并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3研究結果
3.1大學生學習目的現狀
根據學生問卷的回答,發現大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題目3,不明確占56%);對自己未來的學習沒有規劃的學生占10.6%,大部分學生(49.5%)只對近期有一個規劃(題目5);40.4%的學生認為開展學習目的教育就是走走形式,沒有實際效果(題目9);部分同學(21.6%)還處在高中的學習目的上,不適應大學學習氣氛,27.1%的學生處在迷茫中(題目10)。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規劃,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樹立學生積極的學習目的觀。具體結果見表1。
3.2大學生學習動力現狀
根據學生問卷的回答,發現大學生學習動力來源于個人驅力較多,超過50%以上的人基本都選擇了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能找個好工作,改變自己的命運等(題目12);雖然從題目14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學表示自己當初報專業是調劑的(37.6%),或者家長要求的(1.4%),但他們覺得最能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個人的興趣(72.5%,題目13),對未來的職業期待主要也來源于個人興趣(45.4%,題目16),可以看出,興趣是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3.3大學生學習興趣現狀
根據學生問卷的回答,發現只有39%的大學生對自己所選專業是因為興趣(題目22),對現在開設的專業課,只有4.6%的學生認為有興趣(題目23),而且有30.3%的大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小(題目25),源于他們認為自己所學專業與想上的專業相關度小(18.3%),甚至一點不相關(30.3%,題目27),這也導致他們對就業前景感覺一般(55.5%),甚至比較消極(29.8%,題目26)。總體來看,學生對所開專業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動力越來越不足。
3.4大學生學習態度現狀
根據學生問卷的回答,發現66.1%的大學生自己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一般,只有1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態度較好(題目40)。具體表現在:主動上自習的情況較少(33%,題目29),上課玩手機頻率較高(29.8%,題目30),53.7%的學生表示幾乎不與老師交流學習方面的問題(題目32),對課堂討論基本不參加(40.4%,題目37),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學習態度一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4結果分析討論
根據對生物科學專業大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發現學生在學習目的、動力、興趣、態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興趣不大,很多學生并不是因為喜歡才報的這個專業,到了學校,對自己所開的專業課不感興趣,上課提不起精神,對自己的學習沒有計劃,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時,很多同學基本是從個人動機出發,都選擇了為了有個好工作,有個好前途,很少有學生是從社會動機出發,體現了學生的功利性。因為沒有興趣,所以學生學習態度、動力及目的上都存在不足。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衡量大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的指標[8-9]。通過調查,我們也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只是把讀書學習當成了謀生和求職的手段,沒有發展成強烈的求知欲,這種學習活動不是主動自愿的,而是被動不自愿的,這明顯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5]。要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觀,首要任務是找到原因,學生消極學習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外源性和內源性。從外源性原因來看,主要是外部環境的影響,學生在校學習,學校環境對學生學習情況影響很重要,從學校來看,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不合理,尤其是課時分配上存在不合理情況,很多學生反映每天都處在滿課狀態,有時候專業課一天滿課,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跨入大學,學習方法還不得要領,對專業課的學習還沒有找到學習頭緒,對老師講課內容一知半解,一天下來,大腦超負荷儲存知識,學習也講求一個“度”,超過一定的度,只能適得其反;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多數教師課堂采用一貫式的講授法,雖然輔助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也僅僅是用來呈現書本文字的,另一種形式的板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的枯燥教法讓學生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上課應付;師生互動匱乏,通過對學生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很多學生與老師之間并沒有進行良好的交流,老師上課來,下課走,學生遇到問題也找不到老師,課上老師在講臺上講,除了上課提問,很少有其他交流。從內源性方面來看,主要在于學生的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問題也是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在學習不得法的情況下,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往往會喪失自信,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上也不再積極。
5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生物科學專業218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學生在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四個方面存在如下問題: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動力缺乏、興趣不濃、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普通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相應的一些供參考的建議。學習目的、動力、興趣及態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內部具有緊密聯系,學習目的明確是增強學習動力的前提,只有目的明確,才有學習的動力,同樣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感興趣,就會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動力足,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要素,只有對感興趣的專業,學生才愿意下功夫制定計劃,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在處處充滿競爭、挑戰與機遇的今天,對于一個在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學習的學生而言,面臨的是即將走入社會,適應社會需求、迎接各種挑戰,這就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從學習情況的四個方面關系來看,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針對外源性與內源性兩方面的原因,從學校、教師與學生三個層面提出幾點建議。
5.1學校層面
學生的學習問題一直是困擾高校教育質量的關鍵,學校應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學生學習上的變化,改革需不斷進行。首先,上好新生入學導論課,讓他們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激發學習熱情。其次,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配強班導師,指導制訂職業生涯規劃。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各種賽事或者活動,為學生提供一起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會,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課程設置多元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像生物科學這樣的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主,在實踐中求真知,實踐教學要注重生活性與啟發性,目的讓學生認識到,其實生物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接觸到[10]。
5.2教師層面
教師層面,深化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開展討論式、混合式教學,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方式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思維方式的鍛煉到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再到科研興趣的激發,每一種理念都逐一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10]。教師上課可以將學生的課程興趣點、課程目的納入教學計劃中,課程方法多樣化,課堂教學趣味化,搭建交流平臺,多方共同協作和努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可以通過引入生物科學專業方面的專家,對學生開展生物科學方面的趣味講座、對教師進行培訓,多方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5.3學生層面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時代,結合學生自己的愛好興趣,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學習效率,把網絡當成學習的工具,課堂上學生沒辦法與教師交流的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與教師交流,培養自己對專業課的學習樂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朝著積極主動學習的方向轉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增強學習自我控制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11]。學生主動學習一旦養成,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加強大學生學習創新能力,就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馮惠敏,黃明東,楊旭升,汪曉清.大學生學習目的的調查、統計與層次分析[J].電力高等教育,1994(02):27-29.
[2]申淑琴,杜晶波.招生并軌后大學生學習目的及動機的調查與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1997(04):61-63.
[3]陳雄鋒,李敏,蔡茂華.農業院校大學生學習動力的調查與對策[J].教育探索,2007(08):13-14.
[4]馬廣強,王倩,萬紅嬌,葉荷平.普通二本院校大學生學習動力調查分析[J].大學教育,2016(05):54-55.
[5]陳曉華,崔琳.培養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本科教學質量[J].教育探索,2010(03):94-96.
[6]李薇,袁雅琴.大學生學習興趣調查與教育改革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6(35):140-141.
[7]馮愛秋,周華麗.大學生學習態度狀況的調查分析及建議[J].中國電力教育,2008(08):149-151.
[8]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9]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10]馬藝,劉志宏,焦桓.淺談從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7(01):46-47.
[11]彭熙燦.簡談網絡時代大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培養[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60-62.
作者:吳義蓮;羅來高;朱海雪;向玉勇;許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