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作為農業生產活動中的助力,在農業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可以將新的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能及時、有效的將市場信息傳輸給農民,保障農業產業的市場化經營。在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同時,給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和因素,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推廣農業技術是當前應該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特點和要求,提出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上存在的問題,并就新時期如何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有益參考,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發展
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要將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是為了順利實現農業技術向農業生產力的轉化,增加農民收入,是將科學技術應用有效發揮的重要手段。我國是農業大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農業生產為主,致力于農業生產增收,發展現代化農業是我國當前時期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比國外發達國家,不僅在學術研究上,還是在推廣及普及知識上,我國的農業推廣工作都表現出比較大的差距,根據新時期新背景下的要求,繼續增強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
1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特點
新時期下,國家提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農業化生產道路,農業生產的的環境也產生了很大變化,相對應的新背景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也呈出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發生了轉變。以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項目主要由政府機構做出統一規劃,下級部門按要求執行推進,隨著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產業的市場化程度更高,市場的主導地位日益明顯,體現在對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加工方面,越來越依賴于市場的調節,所以農業技術推廣的信息也要結合市場情況進行補充和調整。2)對政府的依賴性減少,農業生產者的自主性增加。新時期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對政府的依附性降低,生產者的自主性、獨立性加強,政府主要作為制度的制定者和監督者,是政策的推廣者,而生產者根據自身的需求推廣并應用農業技術,更加符合實際需求。3)技術革新的速度加快,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程度高。新時期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生產技術的科學性更強,這不僅體現在農業器具向機械用具的轉變,也體現在互聯網、遙感技術以及人造衛星等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農業生產不再是單一的,更多開始與后期的產品加工、銷售及再加工等生產過程相結合,農業產業不再是單一的,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程度、綜合性程度越來越高[2]。這也促進了農業勞動的產出增加,加工制作商品的產出增加,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更高,這些得益于計算機網絡和大數據在現代農業生產和管理上的應用和推廣。
2新時期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的問題
隨現代農業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新時期下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推進有了新的要求。在推進過程中不能適應這些要求及時作出調整產生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發揮,甚至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阻礙。主要問題如下:1)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體系不健全。政府部門一直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充當著重要角色,不僅是政策的推行者和主導者,同樣是資金的保證者。當前,政府機構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投入的資金明顯不足,造成推廣困難重重,很多工作無法有效開展。而且因為資金有限,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往往處于社會低收入水平,許多技術人員被迫離崗,基層推廣組織專業人員少,基礎設施陳舊,基層推廣組織往往是一灘散沙[3]。另外,資金不足也導致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難以維系和發展,包括應用設施陳舊,技術力量薄弱,這些直接阻礙了當地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2)推廣隊伍建設還有很大差距,隊伍的穩定性差。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上設置了各種機構,但這些機構的工作者中很大一部分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專業素質普遍比較低。究其原因,第一,在技能培訓上注重理論培訓而忽視實踐技能培訓,在實際推廣中不能很好的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導致推廣效果不佳;第二,對推廣隊伍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完善,難以吸引和留住專業技能人才,導致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穩定性差,人員流動率很高。3)忽視市場指導和信息服務,推廣內容與實際相脫離。推廣的內容主要由政府決定,完成的是國家的推廣任務,不能很好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農民生產實際中的需求,忽視市場的導向作用,使得農業技術推廣脫離實際,農業生產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給農民的產業經濟造成損失。另外,在基層工作中,常常要處理一些來自上級部門下達的與農業技術推廣不甚相關的問題,包括計劃生育宣傳、防火用電安全、流行疾病的預防、國家政策宣導等都可能涉及,這些工作的實施直接占用了農業技術推廣的資源和時間,直接影響力推廣的效果。4)政府監管不到位,推廣方向偏頗。由于推廣機構的經費不足,加上個人利益化的驅使,很多基層推廣機構在推廣工作中摒棄實際需求,更多是推廣利益而不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比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通過從農藥產品、化肥產品等上下功夫,給農民推銷,引導農民購買以獲利。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了推廣效果大打折扣,浪費了時間、精力和政府資源,給基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政府部門考核機制不夠完善,監管不到位,導致不能很好的洞察這些作為,更是對這些利益行為的縱容,阻礙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
3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建議
要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重視,包括有保障的資金投入,有效的考核和督導機制;也需要有效的創新,包括技術的創新,模式的創新。另外,農業技術的推廣必須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要結合市場形勢適時調整,真正做到現代農業的科學技術化和市場化。1)政治部門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政府在農業推廣中的主導地位應保持不變。比較其他國家的推廣模式,大部分國家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都是由政府機構統一設定,這一體系的設立依賴于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指導,依賴于政府的主導作用的發揮。在農業技術推廣中,要始終保持政府的主導地位不動搖,要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一個完善的農業推廣體系十分重要,這一點不僅適用于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也同樣適用,政府部門要設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體系來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實施,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以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2)做好技術創新,探索農技推廣的多種有效模式。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農業發展上需要創新,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發展不能局限于接收二手知識,需要打破傳統觀念,開拓思路,走創新發展的道路,做好技術引進、創新和開發工作。創新要結合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趨勢,引進開發新技術;要及時了解最新農業科研動向,滿足符合科技趨勢的創新,與農業科研機構緊密聯合,提高農業科技整體創新能力;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事實證明,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真理才最符合基層農民的需求。3)加強推廣隊伍建設,提高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必須要有一支專業規范的隊伍,提升隊伍的專業素質。首先,開展相關的技能培訓,做好計劃,設定目標,根據計劃和目標開展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其次,要加強對推廣機構以及推廣人員的考核,建立完善的激勵和考核機制,提高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外,可以通過國家統一招聘考試等考核途徑擴大推廣隊伍,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到隊伍中去,從而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技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4)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項推廣。我國要發展現代化農業,要做好農業結構調整,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將農業生產與產品加工、商品銷售相集合,農業結構不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整體,互相關聯、相互影響,這也更加符合市場的運行規律,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隨著政府扶持及政策引導,市場上涌現了一批新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特色農業。這種背景下,農業技術推廣應加強對這些新興產業的專項指導,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推廣方向和推廣技術,真正做到農業技術推廣的實用化;其次,要加強推廣隊伍的專業技術培養,適應新的形勢需要補充專業知識,及時充電;最后,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產業配套,形成一套綜合的、規范化的技術規程并推廣出去,以加強產業化經營和規模化種植。5)做好市場引導,加強信息服務。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使得農產品更加商品化、市場化,農業不再是以前的單一種植為主,而是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關,及時準確的把握市場信息,可以有效知曉何種農產品是市場緊需的,在種植方向上有所參考。目前我國市場信息和反饋機制尚健全,農民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場信息,對市場經濟表現出害怕和盲目跟從的心理。第一,表現在不敢輕易涉及好的產業項目,缺乏市場開拓精神,固守傳統生產方式和途徑;第二,表現為項目盲從,比如看到別人種什么受益自己就種什么,結果導致市場飽和,生產虧損。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擔負起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的責任,及時反饋市場信息,做好農業信息宣傳和指導工作[4]。首先,應建立起信息網絡組織,配備專職人員從事信息服務工作;其次,增加資金投入,建立計算機數據網絡,加強對農村經濟信息采集、歸納、傳遞工作,做好信息服務,為農民提供種植、養殖及加工等市場信息服務和指導;最后,利用技術培訓、媒體宣傳等方式,不斷向農民滲透農業信息及營銷策略,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引導農民搞好農業生產,增加致富途徑。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有效手段,是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有力補充。新時期下要繼續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把握新形勢下的推廣要求和特點,及時把握市場動態調整推廣工作方向,加強推廣隊伍的建設,深入實際,構建一套完整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康有序地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活動。
參考文獻:
[1]張華祥,王莉,王宗玲.關于做好新時期農技推廣工作的探討[A].第四屆農業推廣研究征文優秀論文集[C],2003.
[2]金京玉,李曉菲,王娟,等.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1):18.
[3]楊俊章.關于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J].三農論壇.2016(10)
[4]鞠芳.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2.
作者:周國振 單位:江西省南城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