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技術培訓的困境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師資力量薄弱
在農業培訓中授課的一般是一些農技的推廣人士來擔任兼職教師,或者是農廣校的專職教師。專職的老師對知識進行更新的機會和途徑不多,教學方式已經普遍老化。而來兼職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雖然掌握了比較新的農業技術,但卻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有時并不合理,難以讓農民接受,培訓質量也受到影響。
1.2培訓對象失衡
農業技術的培訓應主要面向于在職農技人員以及農民,但目前的農業培訓往往只針對普通農民,忽視了在職農技人員,使其知識結構不斷老化,且更新非常緩慢,無法發揮農技人員推廣農業新技術的重要作用。目前,村里務農人員通常是老弱病殘或婦女,培訓對象也主要是這些人,他們文化水平不高,對培訓內容接受效果較差,無法完全理解培訓內容,使培訓的效果大打折扣。
1.3經費投入不足
國家用于支援農業的財政支出中,對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開設農業培訓班的投入并不多。經費不足的情況導致農技培訓只能依靠項目經費,培訓內容比較固定。也使得用于培訓的設備老化嚴重,較為落后,輔助培訓的教學工具也不齊全,培訓材料印發有限,使培訓范圍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效果不盡人意。
1.4理論沒有應用到實際中
一些單位或部門在組織農技培訓時,活動的實際時間都不多,很多參加培訓的農民往往還沒有弄清楚新技術的含義,活動就已經結束。而教師人員往往根本來不及對培訓人員進行更加詳細深入的講解,增加了知識普及的難度,也使得技術實施條件被忽視,農民在培訓中不但沒學到真正的新技術,反而產生了很多問題。
1.5沒有繼續跟進調查
目前的培訓工作往往只注重培訓過程中的內容,忽視了培訓后的跟蹤調查,無法真正了解和掌握:農民對培訓內容的想法;是否將培訓所學應用到了實際中;對技術的應用程度;農民實質上亟待解決的問題;培訓效果如何;培訓是否單一;農民是否認可等。因此,在沒有后進跟上調查的情況下,培訓單位無法及時修改培訓內容,不能對培訓方式進行總結,只能不斷重復過去的培訓內容,與實際脫節。
2采取的對策
2.1加強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的高素質建設是推動農業發展,保證農業推廣的根本措施,各級政府都應從財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不斷加大對農業培訓的支持力度,繼續改善培訓的教學環境,不斷補充新生資源,優化教師知識結構體系,增長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視野范圍,使農技培訓中,教育機構的主導作用得到最充分地發揮。
2.2選擇合適培訓對象和時間
農技培訓不僅要求量,更要重質,盡量要求青壯年來參加農業培訓,訓班的開設時間也應選擇農閑季節,不能與農民最忙的時間有沖突。此外,還可在春節期間或前后開展農技培訓,讓回家探親過節的農民工也能學到農業知識,甚至引起他們回鄉創業的想法,為農村留下新的生產力。
2.3培訓項目互相結合,增加經費投入
農村培訓由多個部門來提供經費,培訓分散后往往造成經費短缺的問題。可以將各種經費捆綁在一起,培訓時可以與當地項目結合,在實施項目時完成培訓,使得培
訓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樣做不僅能夠促進項目實施,也能點面結合,推進整個村社的發展進步。
2.4建立多個實習示范基地每一個農技培訓機構都應該更加主動去爭取經費,爭取將實習示范基地建成,基地的建成能夠使培訓內容得到實踐,也能使其它項目的實施得到借鑒,對農民的農業生產也有所啟發,邊示范,邊參觀,理論實踐結合利用,學員們很快就能掌握技術的精髓。
3結語
科技在進步,農技培訓也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培訓范圍和質量,適應當前農民對新技術的需求,幫助農民不斷提高其生產技能,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邢建平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