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用電預付費模式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和縣現有農業生產專用抗排變壓器467臺,涉及農業生產用電公用變壓器1779臺。過去,和縣農業生產用電一直沿襲著“先用電,后交錢”的管理模式,農民自行掛鉤打水、所用電量按田畝分攤到戶。因田畝分攤和電費收取工作需要得到生產隊長和群眾的大力配合,有的需要生產隊長牽頭處理,長期以來,部分生產隊約定俗成一種習慣,群眾有辦婚喪嫁娶、裝修房屋等大事的,直接在農業生產線路用電,電量由生產隊分攤。2007年以來,和縣供電公司全面啟動農業生產與生活照明“兩電分離”改造,一方面盡量讓農業生產線路與照明線路分開,避免相互影響,同時改造計量裝置,所有農業生產用電全部依表計量;另一方面也對公用照明線路進行改造,增大導線截面,采用三相四線進村并平衡各相負荷,進一步提升居民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率。然而,改造涉及面廣,投資大,也不符合群眾多年形成的用電習慣,需要宣傳解釋工作同步跟進,而且,當時“兩電分離”改造不夠徹底,模式不統一,農業生產用電管理模式的變革進展緩慢,總體改造面僅40%左右。
二、原有農業生產用電
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過去的農業生產用電管理模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農民百姓的習慣,方便農業生產用電“即掛即用”,但已經明顯不能適應國網公司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必須全面深入實施改革,其主要弊端如下:
一是田畝分攤難。農業生產用電按田畝分攤,最重要的就是將老百姓的田畝分攤好,要全面、及時、準確無誤,否則后續工作將無法進行。但是,隨著農村行政體制改革和區劃調整,小村合并成大村,村級負責人無法事無巨細管得到邊到角,生產隊長任職積極性低,往往通過拈鬮任職,不在農忙季節,根本找不到隊長,即使找到了,很多也是消極應付,嚴重影響田畝分攤工作。同時,分片電工每年的田畝核實工作量大,矛盾多,加上少數人員責任心不強,不主動積極協調,造成農業生產用電管理工作極大的被動。還有部分農民的田畝出租、重新調整等往往帶來更多的矛盾。
二是電費收取難。主要表現為,有的田畝分攤錯誤或分攤不公導致客戶拒交電費,如果采用農業生產電費隨照明發票收取的模式,更是連照明電費也不交了;有的故意軟磨硬拖,總認為分攤電量部分不是自己真實用電,應由供電企業或生產隊買單;有的因沒有發生農業生產用電卻被分攤電量,直接拒交;還有的因舉家外出打工或僅有老人和小孩在家,電費無法及時回收。通過多次催繳、協調無果的,往往會將問題擱置,造成電費壞賬增加。
三是安全隱患多。農民直接掛鉤打水,多數沒有采取絕緣和保護措施,有的為方便掛鉤,自行引線下桿,嚴重影響自身及路人安全。農民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用電知識缺乏,經常不帶漏保操作,運行電器設備,造成總保護器跳閘后,因急于抗旱、保苗,強行采取卡死保護器等方法使總保護器失效,進一步加劇了用電的安全風險。
四是經營風險大。因為電量分攤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農業生產用電不依表計量甚至無表計量,存在增加農民負擔或負擔不合理的風險;或者將電費回收任務委托生產隊隊長實施,容易造成搭車收費等經營風險。要規避這些風險,必須依表計量,收費到戶,并及時公開收費情況。
五是線損管理粗放。原有的農業生產用電管理模式也直接導致了基層供電所對農村公用變臺區的線損管理粗放,甚至沿用過去減線損的模式操作。不認真開展負荷測試工作,負荷不平衡的不調整,線徑細的也不改造,設備漏電不去檢查,樹障不去清理,故障表、淘汰表不去更換,也不去開展反竊電檢查,直接造成實際的電量損失增加。
六是設備維護難。因為農業生產用電多由農民自己操作,點多、面廣、隨機性大,農業用電導致的生活照明線路跳閘頻繁發生,供電搶修應接不暇,少數偏遠地區農民甚至自行開鎖操作公用配電柜,造成電氣設備損壞,而基層供電所的維護跟不上,設備狀況堪憂。
農業生產用電改造勢在必行,而改造的兩個重要目標一要實現設備的優化升級,具備可靠、安全的性能;二要實現所有農業生產用電依表計量,有利于電費回收。除此以外,從技術上防止竊電,有利于農民朋友生產用電和實施配套改造降低線損,也是農業生產用電管理模式變革的重要內容。為此,根據和縣農業生產用電特點和習慣,結合農業生產線路現狀,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了三種用于農業生產用電改造。農業生產用電預付費配電裝置是集計量、保護、防竊電為一體的新型產品,采用國內新型復合材料DMC、SMC經高溫高壓一次模壓成形的產品。開啟安裝方便,絕緣性強,耐電弧、阻燃、抗老化、強度高。其工作程序和原理是:客戶事先到營業廳對預付費電能表充值,并交由村民選出的代表保管,某戶需要用電時,登記并確認用電前電表指數后,插卡用電,用電后重新抄錄指數。充值用完前會聲光告警,直至預付費電能表通過智能漏電保護器跳閘斷電和蜂鳴器報警(其中小機口直接由預付費電能表斷電),重新充卡用電為止。充值費用由村民代表負責預收,并與村民定期結賬。
1、總表支線型預付費配電裝置適用條件:低壓線路上為純農業生產負荷,沒有其它負荷。同時應對農業生產線路進行改造,使電桿、導線和引下電源點符合安全要求。安裝地點:純農業生產用低壓線路首端,可在配電臺區出線桿上(或配電房內)、混合低壓線路與純農業生產線路分界點處等。配置接線:箱內配置智能漏電保護器(200A)1臺,預付費電能表1只,低壓互感器1組,低壓熔斷器1組,接線端子1組,并配好內部接線端子盒、電能表架、配線、接地銅牌等,箱體外面板配置蜂鳴器一只,用于漏保跳閘信號和報警。操作方法:客戶插卡后,在事先安裝好的農業生產線路引下的電源點接線用電。
2、大機口型預付費配電裝置適用條件:低壓線路為農業生產與生活照明混用、無法分開,而電源點農田戶數多、面積大適用三相動力用電的情況。安裝地點:農照混用線路所在的可能集中用電的大機口電桿處。配置接線:箱內配置智能漏電保護器(100A)1臺,預付費電能表1只,低壓互感器1組,三相閘刀2只,接線端子1組,并配好內部接線端子盒、電能表架、配線、接地銅牌等,箱體外面板配置蜂鳴器一只,用于漏保跳閘信號和報警。操作方法:預付費配電裝置同時作為大機口用,客戶直接在配電箱內的接線端子上接線后,插卡用電。
3、小機口型預付費配電裝置適用條件:低壓線路為農業生產與生活照明混用、無法分開,而電源點農田戶數少、面積小,適用單相用電的情況。安裝地點:農照混用線路所在的小機口電桿處。配置接線:箱內配置三相四線、單相DZ型漏電斷路器各1只,預付費電能表(直接式)1只,接線端子1組,并配好內部接線端子盒、電能表架、配線等。操作方法:預付費配電裝置同時作為小機口用,客戶直接在配電箱內的漏電斷路器或接線端子上接線后,插卡用電。
四、注意事項
1、箱體設計要求。應具備防竊電、防雨、方便操作的要求,箱門有預付費電能表可視窗、插卡槽口,左上角安裝蜂鳴器,可安裝在墻壁或電桿上。三種模式中,除小機口可單開門外,其它兩種須雙開門設計。對總表支線型配電裝置,用戶只能通過規定的漏保操作窗口、插卡槽口操作;對大機口型配電裝置,用戶可另行打開右側門接線;小機口型可直接打開單門接線。
2、三種模式的漏保配置。原則上配電房或配電柜內配置總保護,并按分支線配置二級保護??偙碇Ь€型預付費配電裝置箱內的保護器配置視分支線功能而定,若配變出線為純農業生產線路,則為二級保護,用戶電器應配置末級保護,若為配變出線后的分支農業生產線路,因前端已配置總保護和二級保護,可作為末級保護;大機口型預付費配電裝置箱內的保護器可作為末級保護;小機口型預付費配電裝置箱內的漏電斷路器亦可作為末級保護。不同級別的保護器的動作值應按配合要求進行整定設置。
3、智能漏保功能要求。智能漏電綜合保護器除本身所有功能外、還要具備預付費電能表信號的接受和自動操作功能。
4、導線選型要求。采用預付費管理模式后,所有農業生產用電必須依表計量,杜絕無表用電的現象。所以,對總表支線型配置,若配變出線為純農業生產線路,可采用裸導線,若為配變出線后的分支農業生產線路,則混合用電線路部分必須為絕緣導線,對大機口、小機口型配置的混合用電線路,必須全部架設絕緣導線,防止客戶繞過計量直接掛鉤打水。
五、應用效果分析
目前,和縣供電公司已經對500多個配電臺區實施改造,并全面應用農業生產用電預付費管理新模式,推進迅速有力,效果顯著。
一是農業生產安全用電狀況明顯改善。“直接掛鉤”現象被“機口規范接線”取代,消除了掛鉤操作過程的安全隱患,而且原來農業生產線路的架設不規范、絕緣隱患和對地、對行人安全距離不夠等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農業生產用電過程中的技術保護措施得以完善,通過漏保的更新換代和層級配置,為農業生產用電安全提供了完整的保護網絡。
二是電費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農業生產用電預付費管理模式的實施,徹底顛覆了過去“先用電,后交錢”的習慣,改為先預付電費,再用電,然后據實結算的模式。但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在實行預付費改造前,做好充分的宣傳解釋工作,讓農民朋友知曉改造后不僅方便大家用電,而且用得更明白、更放心,還能減輕負擔。同時要與其簽訂《農業生產預購電協議》,規定雙方在使用預付費配電裝置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安全運行、管理維護等責任,從而依法對農業生產用電實施有效管理,實踐證明,改造后的農業生產電費全部實現了零風險的目標。
三是群眾農業生產用電更方便。設備改造升級后,運行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跳閘斷電情況較過去大為減少,用電用得更放心。從“線路掛鉤”到“機口接線”,也極大方便了群眾,用電用得更省心。IC卡充值操作,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電費花得不明不白。
四是解放了供電企業勞動力。過去大量、重復的田畝分攤和矛盾調處工作得以省去,從千家萬戶、千言萬語的電費催繳到預收電費、按月結算也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
五是線損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如前所述,實施預付費管理模式后的農業生產用電更加規范化、透明化,臺區線損的水平更加真實,促使管理單位傾注更多的精力用于節能降損。當然,農業生產用電預付費管理新模式的應用,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預付費電能表、跳閘控制回路的故障處理量增加的問題,甚至因處理不及時引發客戶不滿,但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對待并及時處理,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設備運行水平,盡心做好優質服務,農業生產用電預付費管理模式必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