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維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提高現場修理的質量
現場搶修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突發故障,往往是施工現場修理的重點。現場修理是指以恢復公路施工機械設備所需基本功能為主要目的,采用先進的修復技術和應急診斷技術來在作業現場運用,將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突發故障予以搶修,以便讓其能夠迅速撤離現場,或者完成預定任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現場修理條件、故障檢測手段、技術力量的制約和限制,雖然大型農業機械設備在經過一系列臨時性修理措施(如拆拼修理、捆綁、互換、焊接、粘接和配用等)之后能夠運轉,但卻不能完全保證修理的質量,所以,在暫時結束了作業任務之后,務必要事后來客觀鑒定、客觀評價維修質量,確保質量達標。
2采用先進維修理念,做好設備維修管理
在使用公路施工機械設備的過程中,由于施工作業條件惡劣、工作負荷大,很容易會讓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各部件出現斷裂、磨損、老化和變形等現象,也會讓機械設備出現利用率降低、經濟性變差、機械動力不足等問題,甚至可能會讓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完全喪失作業能力。由此可見,采用先進維修理念來做好設備維修管理是極為重要的。公路施工機械設備維護通常可以分為2大類,分別是預防性維修和故障維修。故障維修是指在出現故障之后再開展的一種完善措施和補救措施,屬于典型的被動維護,其會嚴重影響到施工進度。而預防性維修則不然,屬于一種主動維護,是在還沒有出現故障之前就開展的定期維修措施、定時維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預防性維修會對維修間隔的設定有較高的要求,若維修間隔設定過長或者過短,那么就會造成維修不足或者維修過度,會大幅度降低公路機械設備的可用性,增加整個公路施工項目的生產成本。針對這種情況,在整個公路施工機械管理過程中,都會始終貫穿著先進的經濟思想和維修技術,以科學管理為指導、以動態管理為主導、以經濟性為原則,最大限度地讓設備維修率降低,盡量做到維修費用的高產出、低投入。
此外,還應逐步建立起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體系(RCM體系),RCM體系是由歐美發達國家研制出來的一種先進的維修體系,以設備狀態為基準強調要早期治療、早期診斷設備的異常工況,用最低的維修費用來獲得最高的設備可利用率。隨著公路建設施工、養護中先進管理思想的逐步引入,以及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量日益加大,我國推行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體系是極為必要的,逐級建立起區域RCM維修中心、合作單位RCM維修中心。
3強化協調配合,措施落實到位
嚴格按照“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對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不斷完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體系。一是靠實責任。實行信息安全歸口管理,明確各個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下屬單位也要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維修工作。二是加強系統風險評估。及時分析大型農業機械設備面臨的各種風險,評估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狀況,提高系統風險預警與處置能力。
作者:周業明 單位:廣西柳江縣洛滿鎮農機技術推廣與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