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發展存在的缺陷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問題
(1)農業裝備結構不合理。烏蘇市農機作業水平不高,機收率低,農機化服務組織發展不快,先進農機具的推廣力度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人員素質亟需提高。烏蘇市14.7kW以下的拖拉機有1.2萬多臺,占拖拉機總數的58.5%,44kW以上拖拉機僅有714臺,占3.5%,大型耕整地配套機械偏少。
(2)農機田間作業水平低,制約著農機化發展。土地承包經營模制,使農機作業強度大,轉換作業地點頻繁,經營的農具需拆卸后由機械運送,增加了農機作業成本;田塊狹小,不利于農機的正常作業,農機正常效率難以發揮,使大中型機具難以推廣。
(3)收獲機械化水平低。雖然補貼資金連年大幅度增長、補貼范圍持續擴大,仍然不能滿足農民購機的迫切愿望。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采棉機價格高,許多農戶買不起,制約了機械化收獲水平的提高。
(4)農機組織化發展不快,傳統農作習慣阻礙了農機化事業發展。農民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單家獨戶的土地經營方式一時難以改變,使很多農民對農機化發展前景認識不足。
(5)先進農機具的推廣力度小。2011年,烏蘇市共引進73.5kW以上輪式拖拉機111臺、聯合整地機77臺、殘膜回收機220臺和播種機170臺,而十分缺少的農機具推廣的卻很少,如谷物聯合收割機4臺、糧食清選機4臺、采棉機1臺、果蔬自動烘干機1臺以及驅動耙3臺、玉米割臺3臺,仍然滿足不了農業生產需求。
2對策建議
(1)明確烏蘇市農機事業發展目標,加強優惠政策落實。《農機化促進法》明確指出,市級以上政府應把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各級政府和領導要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將農業機械化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和議事日程,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2)完善農機推廣網絡,配強配齊農機人員。烏蘇市應按有關法規政策和農機化發展的需要,配備、充實農藝專業技術人員,以便更好地實現農機與農藝相給合,加強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培訓,拓寬農民服務領域,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從種植業向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使農機化融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
(3)加強農機作業組織創新,推動土地規模經營。建立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樹立好樣板,以農民自愿為前提,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在職能部門的正確引導下,組建以農機手為主體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引導土地向農機大戶集中,加速土地流轉。同時,還要大力開展訂單作業。
(4)強化領導,完善和加強市、鄉、村3級農機化責任制。進一步加大檢查、考核和獎優罰劣力度。
(5)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一是強化源頭控管,健全監督管理網絡,強化基層安全生產責任。二是強化農機安全執法。做好機車上戶、檢測和違法違章管理及治理,強化農機手培訓教育和駕照管理,有效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讓農民用好農業機械。
作者:吳斌單位:新疆烏蘇市農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