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牧區水資源建設不足及策略范文

牧區水資源建設不足及策略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牧區水資源建設不足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牧區水資源建設不足及策略

本文作者:樓豫紅單位:四川省農田水利局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1概況

四川位于我國西南,是一個牧業大省,屬全國六大牧區之一。四川牧區分屬青藏高原高寒區、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草原區和南方草山草坡區,與滇、藏、青三省相鄰,幅員面積32.7萬km2,占全省幅員面積的67.4%。四川牧區主要由甘孜、阿壩、涼山三州組成,其次為靠近三州邊緣的樂山、雅安、綿陽、攀枝花等四市的部份半牧業鄉,涉及60個縣,其中10個為純牧業縣,50個半農半牧縣,總人口162.82萬人,其中牧業人口94.53萬人,牧區人口密度為5.47人/km2,是藏、彝、羌等少數民族自治地區,主要飼養牦牛、羊。2000年農牧民人均收入2182元,遠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川省有草原面積2254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0.196億hm2,有0.160億hm2分布在川西北的甘孜、阿壩、涼山三個民族自治州,占全省草原面積的71%,三州牧區國內生產總值占四川牧區的84.6%。甘孜、阿壩、涼山三州雖都處在四川的西部,但自然地理、氣侯等諸多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涼山州地處川西南山地區,是有名的大小涼山及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旱雨季分明,熱量豐沛,耕地較集中,是牧區農耕最發達的區域,天然草地具有一定的規模,是四川省重要的山羊基地。甘孜、阿壩地處川西北高山高原區,高寒高海拔地區有大面積的天然草地,是四川省主要的牧業基地。四川草原草地資源豐富,是四川省民族地區發展畜牧業和廣大牧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是全國生態建設的重點地區。

2四川省牧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四川牧區水資源總量達1136.8億m3,其中地表水924.2億m3,地下水212.56億m3,現狀開發利用量為10.67億m3,開發利用率為0.94%,遠遠小于國際公認30%的水資源合理利用程度和40%的最大利用上限。甘孜、阿壩人均水資源總量68511m3,涼山人均水資源總量8600m3,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牧區年平均降水總量650mm左右,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占年降水的80%以上集中在5~10月。大部分牧區日照長,太陽幅射強烈,天然降水遠低于其蒸發量,不能滿足草原自然耗水需求,枯水季節長期處于干旱狀態,自然形成的水、土、草平衡關系極易破壞,牧區草原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加上冬春季節大風頻繁發生,只長著稀疏低矮草的地表極易發生風蝕沙化。長期以來,由于國家經濟基礎較薄弱。牧區水利建設難度大又無正常投資渠道,牧區水利建設嚴重滯后于內地,尤其是骨干水利工程較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甘孜、阿壩沒有一處水庫。據2000年資料統計,牧區內建有各類水利設施共計127788處,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91座,塘壩2298處,揚水站321處,引水渠24874處,集雨工程96994處,村鎮供水工程3208處,牧區多數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引水渠、堰滲漏嚴重,各類水利設施總供水量為10.668億m3,人均有效灌溉面積0.041hm2(其中耕地面積0.023hm2),每公頃耕地平均供水量3060m3,供水保證率較低,加劇了草原的退化、沙化,嚴重制約了牧區經濟的發展。

3四川省牧區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牧區多處邊遠少數民族聚集地,由于歷史、自然、生產方式等眾多因素,草原牧區人煙稀少,交通、文化和科技事業相對落后,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造成牧區與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落后于內地尤其是沿海地區。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和水資源分布不均加劇了草原的退化、沙化。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三州退化草原6667hm2,占可利用草原的49.7%,部分地區退化面積已高達100%;沙化草原12.1萬hm2,占可利用草原的1.3%,并以每年1.27萬hm2的速度蔓延,鼠蟲害草原289.9萬hm2,占可利用草原的20.5%。

3.1水利設施不足引起草地退化

四川牧區氣候復雜且多變,受地形影響,東西差異明顯,水資源時空分部不均,冬春少雨,區內雖有眾多的河流,但由于下切深而利用困難,豐富的水資源難以利用,水利工程極少而地域分布不均,現有水利設施供水保證率不高,時段缺水較突出,春旱、夏旱年年都有。目前,除低山、溝壩靠近農田的部分人工草地有水利設施灌溉外,絕大多數飼草料基地和大部天然草地都供水不足,全靠天然降水補給。牧區水利建設水平已遠不能滿足現代草原畜牧業的發展和生態建設要求。每當雨季來遲,牧草萌發返青受阻,直接造成牧草減產,牲畜出現/夏飽、秋肥、冬瘦、春乏0的現象,影響牲畜體質恢復,推遲生長繁殖。

3.2草場利用不合理造成草場質量下降

四川牧區平均海拔都在3500m左右,氣候寒冷,熱量不足,對牧草生長極其不利,適宜生長的牧草種類十分有限,植物生長期短。牧區紫外線輻射高,風大、風多,土壤被強烈風化,土層淺薄,草層低矮,造成牧草產量低。目前以家庭為單位混合組群放牧方式雖然對草地的綜合利用較好,但盲目擴大牲畜存欄數,造成局部地區超載過牧,草地得不到休閑,各種優良牧草年復一年地被啃吃,不被牲畜采食的有毒有害植物卻迅速地擴展蔓延,造成草地的產草量與質量同時下降,使十分脆弱的高寒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致使草地嚴重退化,土地沙漠化拓展,水土流失加劇,冰川、雪線上升,濕地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著草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3.3地下水位下降導致草地鼠害嚴重

在近年里全球溫室效應增加的情況下,冬春干旱加劇,使草地的地下水位下降,為草地鼠提供了合適的生存空間與環境,鼠害猖獗。草地鼠啃食草根并將其連根翻起,嚴重影響牧草生產。凡被草地鼠嚴重破壞的草場,牧草死亡,第二年牧草產量劇減,又加快了草地鼠的發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引起草地逆向演替。據甘孜州石渠縣調查統計,鼠害嚴重的每畝平均有鼠洞200余個,被老鼠掀起的土丘一個接著一個,好似新翻耕的土地,草地完全失去利用價值,因鼠害部分牧民被迫搬遷,出現了鼠趕走人的現象。又如涼山州金陽縣百草坡草地由于害蟲啃吃草根,造成大面積的羊茅草倒地干枯,地面裸露、沙化。

4措施與建議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的富庶,人們對膳食結構有更高的要求,草原畜牧業產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度提高。發達國家人們對肉、奶等畜產品的占有量均遠高于我國,在所消費的肉類品種中牛羊肉比例均在60%左右,而我國牛羊肉僅為肉類總量的6%左右。社會的高需求必將刺激畜牧業的高速發展,草原畜牧業的快速發展,賴于草原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進步與變革。牧區水利建設是草原生產力提高和畜牧業生產方式躍遷的基礎和動力。

4.1明確建設目的,理清發展思路

牧區水利建設的目的在于,通過大面積發展牧區灌溉飼草料基地等措施,大力提高單位面積飼草產量,保持畜牧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再對天然草原采取強有力的禁牧、休牧、輪牧等保護措施恢復草原生態。以牧區生態保護提供水資源保障為建設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應根據三州自然條件和水資源分布特點,合理確定工程布局和建設規模,不能照搬農區水利的做法和政策。在水資源可利用量的范圍內,增加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興建一批小微型水利設施,解決牧區缺水、改善牧區水環境,為牧區經濟發展和牧民生活達小康提供基礎保障。

4.2采取多種形式,探索牧區水利建設模式

牧區水利建設應以小微型工程為主,多種工程形式相結合,探索牧區水利建設模式。例如天然草場的灌溉水源工程建設:在地下水埋藏較豐富的草原地區,可采取打機井、沉井、手動井等提供水源;對降雨豐富且分布集中的老涼山一些地區可采取建水池、水窖等,用集雨工程儲備水源;干熱河谷地帶可采取小流量引河水等方式提供灌溉水;在有條件的地方,應興建小水庫,提高水源的保障程度。高原草場多小溪流,流量小而穩定,可以成為牧區發展天然草場和飼草料基地的主要水源,以解決冬春時段草場的缺水。草場與水源存在著相對高差時,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揚水站以克服高程差;采取輸水工程以滿足區位差;河谷兩岸平壩臺地,農田或飼草料基地灌溉,應視水源的高低,分別采取引、提措施;半山或二半山區,耕地或飼草料基地灌溉,應以引水工程為主,發展小水電輔以提水,并大力發展塘壩或水窖,增加調節水源。有條件的地方應充分利用小水源的自然水頭實施自流灌溉,降低工程的運行費用,在新建工程時應將灌溉工程與人畜飲水工程有機結合,提高工程設施的利用率。

4.3以節水灌溉工程為保障,建設飼草料基地

飼草料基地是牧區牲畜賴以生存的基礎,加強飼草料基地灌溉工程的建設是牧區水利建設的主要任務。應選擇一批條件較優越的天然草場或糧草輪作地,以單戶或聯戶為單位興建灌溉工程,并輔以其他基礎設施,把它建成飼草料基地,為牲畜越冬渡春提供飼料。據四川省已經建成使用的牧區水利建設項目統計,實施節水灌溉后天然草場在春季能提前半個多月返青,增產飼草可達3150~7500kg/hm2,是純天然草場產草量的2~3倍。為了使牧區草原生態保護水資源保障建設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應在三州進行小規模的試點,示范工程應根據牧區地勢地貌及水利工程現狀特點采用不同模式進行,取得經驗后再行推廣。

4.4改良飼草料基地牧草品種,提高灌溉效益

四川天然草場牧草產量多為3000~4500kg/hm2,解決草場灌溉后其產量有所提高但比較有限,若選擇引進合適的優良牧草品種,實踐證明其產量最多可提高至3.0萬kg/hm2,相當于原來的10倍,可大大緩解天然草場的承載壓力,示范作用和灌溉效益十分明顯,因此進行牧草品種改良很有必要。在各類示范工程區內,要進行牧草的改良試驗,選擇適合草原生存環境的最佳種植結構;引進新品種,提高草地的出草量,改善示范區域內人、草、畜的生存條件。對于遏制草場沙化,改善示范區域內草場生態環境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5加強部門合作,合力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

四川省牧區地處高山、高原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相對落后,專業技術力量十分薄弱,各部門應加強領導,組織專業人員支持牧區建設。牧區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發動牧民籌資投勞沒有實際意義,應加大財政投入。水利、畜牧、農業、扶貧等多部門密切配合,探索適合當地牧區水利建設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工程形式、管理模式,通過引進適合當地的飼草料品種和牲畜良種,飼草料品種和合理的灌溉制度、推廣有利于草原生態保護的放牧方式。充分發揮出生態、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盡快改變不斷惡化的牧區生態環境,逐步實現牧區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牧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青娱乐在线播放|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曰| 樱花草www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18女人毛片大全|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两领导在车上吃我的奶| 日本爆乳片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不卡| 健身私教弄了我好几次啊|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免费黄色片|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999这里只有精品| 女性成人毛片a级|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在线观看 |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永久域名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美女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麻豆porno|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69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日韩免费a级在线观看|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