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牧區水利試驗工程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賈金良巫美榮單位:鄂爾多斯市水利工程局鄂爾多斯市工業項目用水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從2001年開始實施。8年來,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廣大農牧民和施工技術人員共同努力,試點項目工程已全面竣工,并已投入運行,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和示范引導作用。8年累計批復總投資3909.98萬元,其中國家財政專項資金2680萬元,地方和群眾自籌1229.98萬元;批復建設節水型家庭飼草料基地683處,發展飼草料地節水灌溉面積4257hm2。其中低壓管灌1944hm2,噴灌2313hm2。項目批復后,在不降低項目建設標準的前提下,項目旗縣自加壓力,適度的擴大了建設規模。工程實際完成建設資金3927.79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2680萬元,群眾自籌1247.79萬元;完成節水型家庭飼草料基地892處,發展飼草料地節水灌溉面積4961hm2,其中噴灌2218hm2,低壓管道灌溉2743hm2。共完成管道安裝430.91km,配套各類潛水泵、深井泵702套,安裝美國維蒙特噴灌機83臺。
2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模式
為了避免牧區水利工程重建輕管、責權不清、效益衰減的歷史重演,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在建設之初就明確建成后的水源配套設備、固定管道等固定資產歸牧戶所有,并由牧戶負責管理維護,建成的飼草料基地由受益牧戶組成用水者協會進行統一管理。為了確保農牧戶能夠正確操作設備,達到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目的,項目旗水利(水務)局技術人員和噴灌機廠家的技術人員長期深入到各鎮,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培訓班,系統講解有關節水灌溉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技術及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農牧民的科技知識和管理水平。同時,旗水利(水務)局和噴灌機廠家組成售后服務隊,對工程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在工程運行管理中,不僅要求牧戶對工程進行養護、管理,使工程處于完好狀態,保證正常、安全運行,同時要求牧戶配合科研觀測單位定期觀測水位,測定含水量、作物產量、干物質量、植被蓋度與種群變化。記錄開機時間、出水量、入畦流量與水量、作物各生育期高度、葉面積、農業措施、農事活動等內容,搜集同期氣象資料。旗水務局作為建設單位對管理好的牧戶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對管理不良的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經濟處罰。
3項目發揮效益淺析
3.1生態效益
牧區水利試點項目的實施,為休牧、禁牧、發展舍飼養殖奠定了基礎,保護了天然草場。2008年全市飼草料基地達到9.23萬hm2,其中飼草面積3.08萬hm2,飼料及其他作物面積6.15萬hm2。節水灌溉飼草料基地的建設,為舍飼圈養提供了充足的飼草料,使牲畜飼養方式由過去的/散養0轉變為現在的/舍飼圈養0,扭轉了牧民的傳統放牧方式,實現了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為全市禁牧、休牧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大面積的草場得以修養生息,加快了植被恢復速度,實現了/小開發、大保護、小綠洲、大生態0的目標。據調查統計,杭錦旗梁外每戶牧民草場一般在100~233hm2之間,工程建成后,草場在3年之內可得到恢復,其生態效益十分明顯,共恢復草場24萬hm2,真正實現了/建設一小片,恢復一大片0和農牧民脫貧致富雙贏的目標。鄂前旗依托牧區水利試點項目的帶動,從2001年開始在4個鎮23萬hm2土地上實行全面禁牧,在其它地區實行季節性休牧、局部禁牧以及嚴格劃區輪牧和以草定畜等措施,大面積改善草場的草種結構。結合人工撫育,增加可食優良牧草比例,糧經草種植比例達39:11:50,從而實現固沙、治理水土流失、遏制風蝕和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3.2經濟效益
(1)增產增收效益: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區種植作物主要為飼料玉米、紫花苜蓿和青貯玉米3種作物。實施節水工程后,農作物在生育期內得到適時適量灌溉,增產效益明顯。據測算,平均增收可達到1800元/hm2左右。同時,實行舍飼圈養后,農牧民自發對牲畜進行改良,由過去的以數量求效益轉變為現在的以質量求效益,養殖產絨量高的白山羊和肉質好的肉羊。據調查統計,改良后的白絨山羊群體產絨量增加,平均每只增加0.25kg左右,每公斤按240元計算,增收60元左右。肉羊改良后產肉量增加10kg以上,每公斤按15元計算,增收150元以上。另外,牲畜改良較好的牧戶,把幼畜作為種畜出售,增收效果更明顯。
(2)節水節地效益:項目總面積4961hm2,大水漫灌用水量4335m3/hm2,年用水量2150.6萬m3,采用節水灌溉用水量2895m3/hm2,總用水量1436.2萬m3,年節約用水量714.4萬m3,水資源費按0.02元/m3計,每年節約用水折合人民幣14.29萬元/年。按節約用電量計,每年節約用電量折合人民幣201萬元/年。同時節水工程的實施,減少了輸水渠占地,共可節地242hm2。
(3)其他效益:根據試驗觀測結果顯示,節水灌溉以節水、抗旱保澆能力大而被群眾所公認。土渠灌溉平均水的利用系數為0.4,每公頃次灌水量為900~1200m3,而節水灌溉水的利用系數在0.7以上,節水達50%,公頃次灌溉水量450~600m3。所以在同樣的情況下,節水灌溉1眼井可以控制土渠2眼井的面積。
3.3社會效益
提高了農牧民的生活質量,工程建成后,一是不僅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而且還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二是帶動了節水灌溉的全面普及,為水資源永續利用奠定了基礎。三是促進了農牧民思想觀念的轉變,生產方式開始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變革。四是大型節水設備的投入運行為實現現代農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是有利于民族團結和邊疆地區穩定。
4建議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以家庭為單元的灌溉草庫倫建設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牧區水利建設模式。這種模式是各牧區旗縣干部群眾經過20多年的實踐,不斷總結、完善、提高形成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深受當地群眾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