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建設的地位及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承擔著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保護和監管濕地資源、保護和拯救野生動植物、預防和治理土地荒漠化、指導和監督國土綠化、提供物質產品和生態產品的供給任務,在經濟建設、生態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發展林業已成為全黨全國工作的戰略重點。
1、現代林業的“四個地位”、“四大使命”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把林業發展提到了戰略高度,提出“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為核心的新時期林業發展戰略指導思想。2009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林業工作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也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召開的不同尋常、意義非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林業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總理對林業地位作出了“四個地位”的精辟的概括: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林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林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林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林業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總理提出了林業四大使命:實現科學發展,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大舉措;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首要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要途徑。這“四個地位”和“四大使命”,是黨中央深刻分析我國面臨的新形勢和全球面臨的新挑戰做出的科學判斷,是我們黨對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最新認識成果,也是新形勢下中央對林業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為我國現代林業科學發展奠定了基調,確立了林業在國家建設大局中的位置,賦予了林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新的更加突出的歷史使命。
2、林業在吐魯番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統計,“十一五”末全市森林資源總量為9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1.8%提高到3.06%。實現了農田林網化,94%的農田耕地、25萬畝的葡萄得到了防護林的有效保護。一個以農田防護林為骨架,綠洲邊緣喬、灌、草防風固沙林為裙帶,天然荒漠灌木林為屏障的綠洲生態防護林體系已初具規模,擴綠、治沙、固土、護田并舉,防護林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生態系統得到初步修復,改善了吐魯番市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基本扭轉了生態惡化趨勢,重點治理地區的風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雙降”趨勢。平原農區基本建成了防護林體系,糧食產量和農田面積呈“雙增”趨勢。改善了生存條件,人居環境明顯好轉。空氣質量明顯提高,小氣候發生了明顯變化,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培植了特色資源。配置了產業資源,增加了農民收入,發展了地方經濟。
3、林業工作者在林業使命中將承擔重要作用聯系實際,作為一名林業工作者,要實現保護森林資源和林產業發展的雙贏目標,既要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又要重視林業產業發展,所以說,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重視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是林業人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3.1建立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理念,全力推進以防沙治沙為重點的林業生態建設,實施好林業五大生態工程,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
3.1.1農村防護林建設工程要通過人工造林和管護封育,完善綠洲農村生態防護林體系,解決農區防沙治沙和綠洲生態保護問題,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生態保障。
3.1.2城市綠化和防護林建設工程要通過在城市周邊大力營造防護林網、大面積片林,實施荒山荒地綠化,構筑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森林生態防護體系。
3.1.3新農村建設村莊綠化工程要通過大力開展房前屋后、宅院林木種植,村莊道路綠化、公共場所綠化、河渠綠化、環村林帶綠化、民俗旅游景點綠化等工作,使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3.1.4鐵路公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要通過在鐵路、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等道路兩旁集中連片營造綠色長廊,改善沿線生態環境,抵御風沙、冰雪等自然災害對道路運輸的影響;
3.1.5公益林管護工程通過荒漠灌木林、河谷林實施全面保護,促進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發揮生態功能。吐魯番市通過以上林業五大生態工程的有效實施,全面覆蓋并不斷完善綠洲、荒漠、河谷、山區四大相互依托的生態防護體系,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不斷增加資源數量、提高質量,發揮改善生態的作用,為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提供強有力的生態保障,確保新疆山川秀美、綠洲常在
3.2大力發展以林果業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有效提高農民收入
3.2.1不斷提高林果基地的綜合生產能力。通過不斷加強科學管理,調整林果種植結構,推行標準化生產,強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等措施,提升林果基地建設水平。
3.2.2強化林果產品質量全程監控。通過建立和完善林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林果產品市場準入和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林果產品質量。
3.2.3大力實施林果品牌名牌戰略。通過制定自治區林果品牌名牌發展規劃,集中力量開展林果產品品牌名牌創建活動,重點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名牌,創出一批綠色知名品牌。強化商標注冊與品牌保護,管好、用好、保護好現有林果品牌。積極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品牌名牌產品,不斷擴大新疆林果產品的知名度、影響力。
3.2.4大力開展林果產品市場開拓和外銷平臺建設。充分把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的重大機遇,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國重點地區和援助省市構建外銷平臺,開拓國內、國外兩大林果產品市場,不斷提升我區特色林果產品整體市場競爭力。
3.2.5抓緊引進培育林果加工龍頭企業。圍繞推進自治區新型工業化要求,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的林果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扶持民營企業、中小型林果生產加工企業,帶動林果產品加工業走向質量效益型和品牌擴張型發展道路,迅速擴大規模、拉長產業鏈,不斷促進林果產業升級,進一步提升林果產業效益,使林果業成為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3.3以先進的生態文化為引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視文化的力量,以先進的文化引領我市各項事業發展,是全力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行動指南和必然選擇。我們將通過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以先進的生態文化引領全社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引導人們的決策行為,促進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態文明意識的提高。通過傳播生態文化,引導人們在更高層次上親近自然、品味自然,崇尚綠色生活,珍惜綠色家園,樹立生態理念,保護生態環境,為推動林業改革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牢固樹立林業發展為了群眾、林業發展依靠群眾、林業發展的成果全社會共享的觀念,吸引全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建設,形成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良好氛圍。把蘊含在先進生態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滲透、貫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增強各族人民對生態文明的認同,內化為社會群體意識,外化為人們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行動。
3.4全面加強林業各項工作,鞏固和發展林業建設成果。嚴格落實各級森林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繼續強化以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溫凍害、防御大風沙塵為主的林業災害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提高現代技術條件下的森林防火能力。堅持科技興林,強化林業科技支撐能力,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提升特色林果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深入開展林業法制建設工作,全面清理各類行政許可,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林業是關系吐魯番市各族人民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關系國土生態安全的偉大事業。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黨委七屆九、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的召開,為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性機遇,把新疆各項事業推上了新的歷史起點。新疆林業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迎來了實現新跨越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讓我們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樹立科學跨越、后發趕超的雄心壯志,肩負起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凝聚力量、奮力拼搏,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用好用足中央給予的各項政策,努力創造實績,全力推進吐魯番市現代林業跨越式發展,為實現吐魯番市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