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理教課中環境教育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利用生活中的問題滲透環境教育
如在教學高中人教版物理第十章《機械波》后,教師可以向學生簡要地介紹噪音污染,以及噪音對人體的危害如引起心情煩躁、聽力障礙或頭痛等,引導學生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或利用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詳細了解超常規振動引起的聲波帶來危害的實例,讓學生將了解到的情況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匯報本組合作學習的成果,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二、利用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
學生對課外活動極感興趣,在進行課外活動時,他們的智能能達到頂峰,因而對事物反應最快,印象最深。如若教師能抓住時機輔以環境教育,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調查在我們的周圍有哪些物理書中談到的環境污染,怎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等,通過這些活動使環境意識在學生頭腦中扎根并主動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利用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既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又能開辟第二課堂,學生也可以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增強自學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作為課外研究課題,讓學生在寒暑假完成。下面以課題《水體熱污染》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1)在寒暑假之前,教師布置課題,讓學生自己組織成立小組并選出組長。
(2)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分工合作完成工作,確保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都能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具體安排:將課題分為三個研究方向———造成水體熱污染的原因、水體熱污染的影響、水體熱污染的防治,在小組內具體落實任務。
(3)組織學生到環保部門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水體熱污染情況,開展探究活動。期間各小組成員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聯系教師,以尋求幫助。
(4)最后,各小組成員將收集和了解到的資料整理成科技小論文,假期結束后交給教師。
(5)教師將各小組的科技小論文進行公開評比,對優秀的小組給予獎勵。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只有保證中學生能接受良好的環境教育,從小培養環保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用自己的環保行動感化身邊的人,才能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教育先行。環境教育任重而道遠,教師需以身作則,探討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讓環境意識在青少年思想的土壤里深深扎根。
作者:姚珊單位:玉林市北流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