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信息技術教程模式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首先,提高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農村小學教育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因為資源有限,教室及教師有限,小組合作就十分必要。但是合作教學并不意味可以放手不管,而是教師把握好大方向,有重點的點撥,讓每個同學都知道每節課自己的任務是什么。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不是光靠上課傳授知識就能解決的,它同時還需要教師思考利用有效的環節,比如小組競賽、小組共同完成某個任務等,以激發學生潛力。
其次,增大教育經費,提高小學教學設施。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應該適當增加多媒體教室,微機室更是必不可少的,紙上談兵永遠沒有真正實踐來得快。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利用電腦查閱資料,適當地玩一下游戲等,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學校可以利用科技課,設置一些科技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
第三,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如果一個孩子對某個事物不產生興趣,那么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會非常吃力,達不到預先想要的效果,相比興趣濃厚的孩子,他們的學習勁頭與學習效果都比不感興趣的孩子好很多。所以,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能力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在小學,小學生一節課能集中精力聽課的時間基本都在前20分鐘,在這一階段內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獲得良好的效果,只有預先做好課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能力成為主旋律,所以,信息技術這門學科越來越重要,但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也亟待解決,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成為了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首要思考問題。
現代小學教學中,教材為學生提供各種插圖為了輔助教學,但插圖畢竟是抽象的,有限的,而如果換成多媒體,變成視頻教學展現給同學,當學生聽到悅耳的音響效果,給學生生動的展示,給學生視屏感,想必一定會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創新任務逐漸變成了必然,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農村小學要努力加快創造條件,把信息技術與創新教育緊密聯合,提高信息課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尤其是提高農村小學生對于信息化時代的認識,對于,農村小學教師,更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讓學生獲得適應信息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這樣,他們的創新能力以及精神才能逐漸不斷地在信息化時代得到培養和提高。
作者:程虹菠單位:渤海大學體育與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