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形式革新探微范文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形式革新探微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形式革新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形式革新探微

1湖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創新

近年來,湖南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揮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優勢,有效提高了農業科技水平。2011年,湖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70%,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畜牧獸醫水產科技成果普及率達85%,科技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

1.1創新政府主導模式近年來,湖南省各級政府把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作為一項重要職能,利用科技計劃項目、科技特派員、特色產業基地、農業科技園等方式,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整合政府、涉農企業、科研機構、農業推廣體系、農村合作組織等力量,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創新模式1:“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科研機構、基地+農戶”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國家農轉資金項目、科技重大專項等為抓手,積極推動專家大院、科技特派員和科技服務機構的發展,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組建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引導當地農民應用農業科技成果,帶動特色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比如龍山縣“百合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大力推動百合良種繁育、標準化種植技術、產品研發和龍頭示范企業的培育。

7個鄉鎮合計建立基地47569畝,百合產量占全國1/6,8萬農業從業人口人均實現純收入2248元。洗洛鄉芭蕉村作為百合標準化種植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核心展示區,人均種植2畝,實現人均純收入7500余元,涌現年純收入超10萬元的大戶10余戶。與此同時,成功研發出百合飲料、百合多糖膠囊等多種深加工新產品,取得專利18項,新增百合無硫干片生產線2條,百合多糖生產線、百合活性物質提取生產線各1條,使百合產業成為占該縣農業生產總值比例的1/4。創新模式2:科技特派員“6+1”模式這種模式是“科技特派員+責任部門+龍頭企業+技術團隊+產業基地+農戶+一個項目”的簡稱,即1個首席科技特派員,組成一個技術團隊,掛靠一個政府職能部門,依托一個龍頭企業,組建一個產業基地,實施一個產業化項目。這種模式首先在湘西州率先開展,總結經驗后向全省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

創新模式3:科技特派員組建利益共同體模式這種模式是科技特派員以市場為導向,組建經濟利益共同體,自身攜帶資金、技術到基層創辦工作站、專業協會和公司等,為農戶提供標準化的農業技術服務,指導農民進行生產,并由合作組織統一收購農產品,實現技術推廣與利益共享。據統計,湖南省科技特派員與企業、專業大戶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369個,組建合作經濟組織或專業協會608個,形成創業鏈14個,創辦農業企業375家。比如湖南省選派科技特派員董新榮等人,駐龍山縣馥生公司指導油茶精煉生產和基地建設。在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支撐下,該公司爭取縣信用聯社發放貸款2600萬元,大力實施“年產5000噸茶籽油及10萬畝油茶基地建設項目”。至2012年3月,茶籽油精煉生產線和灌裝生產線已建成投產,1.3萬畝油茶產業示范基地進入造林施工階段。該項目達產后,每年可產油茶籽1.2萬噸,實現產值9000萬元,其中49%的收益歸種植農戶。加工的優質茶油可實現產值1.2億元,利稅48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50個。創新模式4:特色產業基地轉化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政策引導,組建特色產業基地、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利用科技手段挖掘區域特色資源,建立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2006年以來,湖南省已啟動實施59個“農村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專項”,涉及百合、臨武鴨、油茶、柑橘、金銀花、黃花菜等特色產業。比如,郴州市蘇仙區“油茶種植與精深加工”項目,帶動資金投入上億元,完成油茶品種更新4萬畝,低產林改造4萬畝;完成油茶優良無性系的繁育任務,嫁接油茶優良無性系苗木400萬株,蘇仙油脂公司對其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擁有7大系列32個品種,成為國家油茶產業化標準化示范單位。

1.2創新市場主導模式創新模式5:“農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基地+農戶”模式這種模式是農業龍頭企業興建專業化基地,科研單位方為基地提供成果和技術服務,推廣農產品生產、深加工技術,形成產供銷一條龍體系,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如舜華鴨業先后與華南農大、湖南農大等建立了合作關系,組建了臨武鴨養殖研究所和產品檢測中心,成功轉化了“臨武鴨標準化養殖技術研究與應用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開發出“舜華”牌臨武鴨12類系列產品,規模養殖農場169個。2011年,公司實現產業化產值6.83億元,實現利稅2660萬元,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品牌。創新模式6:技術市場轉化模式這種模式是利用技術市場的平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供求雙方的信息交流,開展科技成果交易,并提供成果展示、擔保、融資、法律、人才等服務。2008-2012年,湖南省技術市場共成交農業技術合同3913項,成交額32.03億元。其中,優良動植物新品種、農業機械設備技術、農副產品貯藏加工技術的交易額分別達到9.15億元、4.81億元和3.34億元。2012年,農業技術交易合同數量同比增長103.1%,成交額同比增長40.8%,成交額占全部合同的比例由上年的16.5%提高到19.5%。

1.3創新科教部門主導模式創新模式7:院(校)地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與地方政府開展全方位合作,采取向地方派遣科技副職、扶貧開發團、共建科研教學推廣基地等方式,試驗、示范、推廣科技成果。比如湖南省農科院主動對接基層,先后與長沙、懷化、永州、吉首等市開展科技合作,在5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60多個科技示范基地。其中,省農科院與47個縣(市)對接實施的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建立各類優質稻示范基地22個,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1000萬畝以上,總增產稻谷10.37億公斤。創新模式8:高校科技產業模式這種模式是農業高校利用自身的技術、學科及人才優勢直接創辦企業,發展校辦產業,使科研中試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比如,湖南農業大學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大力興辦農業科技企業,積極推進科技企業改制和發展。目前,有校辦企業16家,其中有8家高新技術企業,金農生物還被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導產品有不可天然植物成分提取物、生物農藥、優質種子、發酵型農產品、名優茶、生態濃縮飼料、新型獸藥等。2006-2010年,校辦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利稅3400萬元。

1.4創新中介組織主導模式創新模式9:農業合作組織模式這種模式是以農村合作社或專業技術協會等中介組織為龍頭,通過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或合作社內部交易,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帶動農戶生產的模式。比如衡陽市蒸湘區振興養豬協會引進推廣新技術和新設備,人工授精、沼氣綜合利用、早期斷奶、百日育肥等新技術的應用率達90%以上,電視監控、糞污、沼氣綜合利用等高標準設施的普及率達85%以上。修建三元商品仔豬規模繁育場,推廣優質瘦肉型豬標準化生產綜合配套技術,逐步形成“原種場—祖代場—父母代場”相配套的良繁體系新格局。2011年,瘦肉型豬產業產值達到1.5億元,每年為農民增收1000萬元。34個養殖基地通過了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

2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良性運行的對策

湖南省在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創新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明顯加快。但是由于受到各種體制性制約因素的影響,現有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的正常運轉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農業科技資源還遠遠沒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利于農業現代化建設。

2.1改革農業科技管理體制科技、農業、教育等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搞好科技成果轉化的頂層設計,將各自的農業成果轉化計劃納入統一的管理體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各個環節和主體都有相應的農業科技計劃予以支持,改變過去經費投向重復、項目重復支持,重點環節錦上添花而薄弱環節無人問津的現象。優化省直部門所屬的農業類研究機構。整合市一級農業科研機構,將為區域性研究或實驗中心和成果轉化的“中轉站”。推動縣農科所與當地推廣部門合并,重點承擔上級推廣部門、科研或教學單位的推廣任務。

2.2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農民和農業企業的技術需求為核心,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農業推廣人員要改變過去著重考慮政府工作目標的狀況,更加重視農民和農業企業的利益,實現以政府行為為主向以市場行為為主的根本性轉變。同時,加強農業科研、教育、推廣“三駕馬車”的合作,發揮農科、教、推部門聯合優勢,實現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效益。大幅度分流農業科技隊伍,充實和加強農業科技經紀人隊伍。要積極扶持農業技術市場中介工作,促進農業科技中介組織發展。

2.3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依靠科技創新驅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提高農民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熱情。加大農業科研機構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其收入分配自主權,允許科技人員以智力、產權、技術、勞動等方式,組建或合作建立公司、協會或其他經濟實體,按照貢獻大小參與分配。改革農業科技人員考核制度,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納入職稱晉升、項目申報、項目驗收的指標體系,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

2.4拓展農業投資渠道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統籌國家富民強縣專項、農轉資金專項等經費,繼續實施湖南省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示范縣、示范企業)等項目,引導農業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主體,鼓勵大中型農業企業、農業科技企業將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投資農業科研、開發、成果轉化、項目推廣及教育培訓等工作。構筑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投入渠道。

作者:吳永寧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工商管理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大黑bbb|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美国式的禁忌19|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日本深夜福利19禁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2021年最热新版天堂资源中文|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欧美bbbbbxxxxx|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青娱极品盛宴国产一区| 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 四个美女大学被十七个txt| 黄色三级免费电影| 国产特黄1级毛片| 6080午夜乱理伦片|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高清小说|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久久婷五月综合| 最新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北条麻妃vs黑人解禁| 老师好长好大坐不下去| 国产凌凌漆国语|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 波多野结大战三个黑鬼|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啊昂…啊昂高h| 老师洗澡喂我吃奶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