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集群類型的知識戰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管理研究雜志》2015年第三期
1傳統制造業集群:價值鏈分工下的競爭與合作戰略
手工藝/傳統工業產業群就是我們所指的傳統制造業集群。它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如紡織服裝、家具等產業)、眾多企業及相關機構交叉聯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產業集群。在傳統產業集群中,各個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鏈的單一功能上,眾多企業形成垂直專業化分工合作的生產模式〔6〕。主要有3種類型:集群內企業間關系以平等市場交易為主,各企業以水平聯系來完成產品生產的中小企業集群;以若干大企業為中心、眾多中小企業為外圍而形成的集群;由許多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組成的集群。傳統制造業集群知識具有以下特點:①傳統制造業集群知識中的核心企業往往掌握著利潤較高的設計研發知識和營銷知識,企業具有一定的品牌;②集群的知識相對簡單、穩定,生產技術知識相對成熟,因此知識容易通過人才流動、產品展示等方式外溢到集群中的其他企業;③在集群內,企業之間知識流動比較簡單,主要是有關組件性能和質量信息的非系統交換。因此,傳統制造業集群形成了以價值鏈分工為基礎的競爭與合作戰略。①在競爭戰略上,由于知識是相對簡單,相對穩定的,容易通過人員流動、企業分裂等方式溢出,同類企業之間的知識非常容易同質化,這容易造成企業間產品設計及質量非常相似甚至相同;②在合作戰略上,集群內的企業主要是價值鏈分工基礎上的合作;此外,核心企業與知識中心(知識中介)則進行知識合作,由于知識中心與核心企業沒有知識競爭關系,兩者的知識是一種互補關系,知識中心往往在生產技術知識或設計知識上與企業進行合作;③在知識創新戰略上,傳統產業集群的創新表現為以下特點〔7〕:從創新的發展階段看,更多地表現在“模仿創新”階段;從創新模式看,是一種基于技術平臺的衍生性創新模式;從創新績效看,更多地表現為漸進式而非激烈創新;④在集群升級戰略上,集群升級主要表現為集群內的企業向利潤高的知識環節,集群中的企業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或通過與集群中的知識中心進行合作,提高知識水平,打造企業品牌,并將低利潤的知識環節轉移給集群中的其他企業。
2組裝的生產網絡:模塊知識下的信息共享戰略
組裝的生產網絡是指在產業集群中,一個或幾個大型的核心企業憑借自身雄厚的技術支持和強大的品牌優勢,將企業非核心知識模塊分包出去,眾多中小企業則圍繞核心企業進行某一知識模塊的產品生產。核心企業掌握著整個系統的運轉,而眾多小企業則能夠提供比集群外企業更低運費、更符合要求的配套加工產品。組裝生產網絡的知識具有以下特點:①核心企業的知識相對較為復雜,相對傳統產業集群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核心企業在設計知識或營銷知識上具有優勢,企業具有一定的品牌。不僅如此,核心企業還須要求具有集成知識,以便將不同的產品模塊和知識模塊進行整合;②組裝生產網絡知識是模塊化知識。模塊化知識是指集群中的生產的知識是模塊化的,尤其生產知識的各個環節都是高度標準化的,產品的各個生產環節往往是在不同企業進行的;③在集群發展初期,集群內中小型企業所掌握的生產知識相對簡單和穩定。隨著技術的發展,集群內的分包企業也逐漸掌握一些獨有的核心生產技術。鑒于上述特點,組裝的生產網絡主要采取基于模塊知識下的信息共享戰略,主要有以下特點:①集群核心企業之間存在著知識和產品的競爭戰略,同時也存在著知識合作戰略;②分包企業之間主要采取的是競爭戰略,他們往往為了爭取核心企業的分包權利而展開激烈的競爭;③核心企業與分包企業之間以信息共享戰略進行合作;④集群創新戰略不僅表現為模仿創新、技術平臺的衍生性創新等模式,還表現為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戰略。由于核心企業的知識較為復雜,核心企業通過研發原始新技術以提高競爭力;⑤組裝的生產網絡的升級戰略主要是依靠核心企業的知識創新而升級,分包的企業則一方面通過嵌入到核心企業的知識體系中進行升級,另一方面通過自主研發促進競爭力提高。
3基于大企業工業中心: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知識共享戰略
基于大企業的工業中心是指,產業集群所生產的產品是復雜知識下的產品,并形成了以大企業為中心的集群形態。基于大企業的工業中心的知識具有以下特點:①集群知識是復雜產品知識或復雜知識。Hobday(1998)指出復雜知識是高成本的、技術和工程密集的、顧客定制的產品〔8〕。概括而言,復雜產品知識具有以下特點:復雜產品的研制是一個巨大、復雜且技術密集的系統工程〔9〕,設計、制造、裝配的周期相對較長;復雜產品的研制往往是多學科交叉融合下的新興高科技產品;復雜產品具有產品壽命周期長,市場獨占性及附加值高,知識水準高等特點;復雜產品的研制和制造具有投資大、周期長和風險大的特點;②集群中往往有一個或若干個核心大企業,其掌握著核心的生產技術知識、設計和研發知識、營銷知識。此外,核心大企業的集成知識非常重要。由于復雜產品系統具有復雜的功能和界面,涉及多模塊間的對接和集成,需要核心大企業對各模塊知識進行有效整合,也需要核心企業對參與合作的中小企業進行有效地協同和強有力的項目管理〔10〕。因此,基于大企業工業中心主要實施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知識共享戰略,其主要特點如下:①集群核心企業之間存在著知識和產品的競爭戰略,同時也存在著知識合作戰略,以促進知識的創新。對于多核心的集群,核心企業可采取知識聯盟、專利交叉許可等方式獲取關鍵性的互補知識,或共同開發產品與市場。不僅如此,核心企業還會積極與集群外的同類企業展開知識合作。對于雙寡頭壟斷的情況(如飛機集群,主要由波音飛機制造集群和空客飛機制造集群壟斷),則寡頭之間往往不進行知識創新的合作,而主要表現為知識競爭戰略,如模仿戰略、跟隨戰略;②在集群內,核心大企業通過非核心知識的轉移與許可與分包的中小企業進行知識合作,在產品標準等方面進行信息共享和知識共享。對于具有核心技術的關鍵部件生產商和設計商,核心企業則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長期進行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合作工作;③分包企業之間兼具合作和競爭的特點。一方面,中小企業在爭取與大企業的合作的方面進行競爭,分包企業不僅需要提高產品的質量,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知識水平,才能適應核心大企業不斷發展的技術知識的要求。另一方面,核心大企業下出于協調研發和制造過程的需要,主導分包企業進行知識的共享和合作;④基于大企業工業中心的升級主要依靠核心企業的知識創新和集成能力,具有核心技術的關鍵部件生產商和設計的知識創新和升級也具有重要作用。
4高科技集群:多樣化的知識創新戰略
高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高科技領域中或多個高科技領域中,大量科技產業聯系密切的高技術企業和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而持續的競爭優勢。從集群的產業來看高科技集群主要有兩類:專業化集群和多科技產業型產業集群。從集群的結構來看,高科技集群主要是混合式集群。概括來講,高科技產業集群知識具有以下特點:①產業集群的技術知識主要是高科技知識。高科技知識的特點是〔11〕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由于高科技一般都是尖端技術,發展難度大,其研究與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員;高滲透性,高技術產業可以廣泛地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強時效性,技術的高速發展縮短了高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知識和技術密集性;高度的創新精神;②集群內既有技術知識領先的,掌握著先進的技術知識的大企業,也有高校等知識源和其他大量相關的配套企業和服務企業。此外,還有大量中小企業進行與大企業相關科技知識或者是邊緣知識的研發與生產。基于高科技產業集群的創造性,高科技產業集群的知識戰略表現為多樣化的知識創新戰略。主要特點如下:①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和相關機構以創造和應用知識作為最重要的戰略;②掌握先進技術知識的大企業主要采取兩種知識創新戰略:一是順軌式知識創新,即在原有技術上不斷創新;二是進行原始創新,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術;③中小企業主要實施破壞性創新戰略。破壞性創新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是PeteThomond等(2003)的觀點,他們認為破壞性創新是被成功開發出的過程、技術、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它們能夠使組織顯著改變傳統競爭規則,并改變現有市場上的需求〔12〕。中小企業實施破壞性創新戰略的原因是,大企業掌握了行業的先進知識,所以中小企業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進行知識創新,通過研發行業先進知識的替代知識,或者通過研發行業核心知識的邊緣知識。由于替代知識和邊緣知識的利潤較低,在初始階段一般不會引進大企業的注意和競爭,從而帶動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④在知識創造過程中,集群中的孵化器或風險投資充當著重要作用。在孵化器或風險投資的幫助下,高科技中小企業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技術知識創新,可以提高知識的創新能力和避免與大企業的正面沖突;⑤集群中各類機構進行各種方式的知識合作戰略。由于知識更新速度快,投資風險大,因此企業之間展開了多元化的合作和競爭,以降低風險,增加企業的知識增量,加快知識和產品的研發速度并盡快投入市場,集群中的企業往往通過并購、聯盟、合作等方式吸收新技術和新知識。此外,集群內企業往往會和知識中心,如高校,積極展開知識研發和合作。
5總結
綜上所述,不同類型產業集群的知識戰略是有所區別的。因此,在建設、推進和引導不同產業集群升級和發展時,需要考慮集群知識的特點,綜合集群結構,采取合適的知識戰略,才能有效地促進產業集群和集群內企業的發展。
作者:王春 李環 單位:東莞理工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計算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