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銀行監管質量與效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繼承與創新:完善現場檢點和改進分工方式;反思與實踐:提高非現場監管的質量與效率;借鑒與應用:運用特征評價法進行風險評價;前提與基礎:塑造風險監管理念與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并重,對銀行監管質量與效率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風險監管的程序主要包括六個步驟:了解機構、根據已有的非現場資料評估機構風險、計劃并安排監管活動、明確和實施檢查活動、報告檢查結果、跟蹤檢查、現場檢查的重點和監管的中間目標發生變化后,要求對檢查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基本正常機構的特征是:不良貸款比率、流動性比率、資本充足比率、貸款損失準備金比率、盈利水平等定量指標都控制在人民銀行確定的正常水平之內,在國內同業及國際同業中也處于較好水平,同時其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比較完善,能夠依法合規經營、風險監管的程序主要包括六個步驟:了解機構、根據已有的非現場資料評估機構風險、計劃并安排監管活動、明確和實施檢查活動、報告檢查結果、跟蹤檢查,等。具體材料詳見:
風險監管是國際上一種先進的金融監管方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以非現場監管為主,更注重對被查機構的風險狀況進行科學判斷;二是要求利用現場檢查的結果來完善非現場監管資料,據此制定對被查機構的監管策略;三是引入了對銀行信息系統充分性的檢查。今后基層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管必須結合合規性監管的經驗,摸索風險監管方法,充分暴露商業銀行的風險,督促其依法合規經營,改善經營狀況。
繼承與創新:完善現場檢點和改進分工方式
風險監管的程序主要包括六個步驟:了解機構、根據已有的非現場資料評估機構風險、計劃并安排監管活動、明確和實施檢查活動、報告檢查結果、跟蹤檢查。而其中的現場檢查與合規性監管的現場檢查相比,還需要增加兩個檢點:一是商業銀行管理人員的風險偏好,這對結合檢查數據進行風險評價至關重要。二是信息系統的充分性,商業銀行信息系統包括其經營戰略的系統支持、運行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數據的恢復能力等方面。信息系統的充分性關系到其提供有關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也是商業銀行本身識別和控制風險的前提和基礎。
現場檢查的重點和監管的中間目標發生變化后,要求對檢查人員進行合理分工。我們認為,如果是全面稽核,可按流動性、盈利性等風險監管要素進行分工,信貸組可在檢查信貸方面是否有違規問題后,負責資產質量分析;計劃組負責流動性分析;會計組負責盈利性分析;內控組負責管理能力分析等。但各組中必須配備有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員。對信息系統的檢查更是如此。
反思與實踐:提高非現場監管的質量與效率
要加強非現場監管工作,首先,要重新界定非現場監管概念。非現場監管決不僅是季末索取會計報表和相關的資料,簡單分析后上報的一項工作,而是基于原來對被監管對象的了解,由被查單位提供基礎數據,通過公眾反饋信息或必要的實地考察,借助主觀判斷,進一步確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然后認真匯總數據、科學分析風險和公正評價經營,通過監管報告形式加以記錄,并在現場檢查和以后的非現場監管中逐步校正。其次,要充分發揮基層行的主動性,多開展基于非現場監管發現的針對性強的現場檢查,防范和控制區域性金融風險,同時也能促進其對非現場監管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非現場監管的質量。第三,人民銀行總行要盡快開發出按行別劃分的非現場監管分析程序,避免各基層行重復勞動或低效率付出。第四,今后的監管工作要善始善終,非現場提示、現場檢查、處理或預警、整改落實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這是持續監管的要求,不能人為阻斷。第五,在監管報告中增加風險矩陣內容。
借鑒與應用:運用特征評價法進行風險評價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中央銀行運用駱駝群評級體系對被檢查對象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價,且成效明顯。但是,在中國,基層央行應用這種方法的時機還不太成熟,因此,短期內可考慮用特征評價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指南》中已有論述)對商業銀行進行風險評價,以避免因缺乏個別的評價要素而阻礙風險的評價。所謂特征評價法,是指根據商業銀行所表現出來的風險特征與風險水平,將商業銀行判斷為基本正常機構、關注機構、有問題機構和危機機構。
基本正常機構的特征是:不良貸款比率、流動性比率、資本充足比率、貸款損失準備金比率、盈利水平等定量指標都控制在人民銀行確定的正常水平之內,在國內同業及國際同業中也處于較好水平,同時其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比較完善,能夠依法合規經營。關注機構的特征是:個別指標已明確超過人民銀行確定的正常水平,也超過同業同類指標的平均水平,且其風險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有問題機構的主要特征是:多項指標嚴重超過正常水平,已面臨流動性困難。危機機構的主要特征是:已經陷入嚴重的支付危機和信用危機,并已嚴重資不抵債,內部管理嚴重混亂,而且難以通過救助措施加以挽救,而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使其穩妥退出市場。
要保證實行特征評價法的質量,就必須力求客觀、全面地進行檢查,科學、公正地進行評價。就中國目前監管人員的總體素質情況來說,特征評價法不難理解、便于操作,在短期內推行是有質量保證的,而且是可行的。新晨
前提與基礎:塑造風險監管理念與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并重
與合規性監管不同,風險監管要求根據現場檢查結果,重新對商業銀行報表的有關內容進行調整,據此對被查對象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這要求監管人員不但要熟悉金融法規和商業銀行業務,還要求他們熟悉宏觀微觀經濟金融形勢,能夠利用金融學、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知識結合區域經濟金融特點對商業銀行各層次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公正的評價,據此對商業銀行提出合法、科學、可行的整改措施或改善經營、化解風險的建議。傳統的只能查閱賬表、找出違規事項的檢查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監管形勢。因此,監管人員必須通過自學或接受培訓的方式補充所需知識,并在工作實踐中進行深入領會和應用,提高監管工作的水平和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