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投資銀行作用的實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吉利收購沃爾沃動因
(一)福特公司面臨債務危機,出售沃爾沃是其發展戰略一部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汽車行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福特汽車公司作為世界汽龍頭企業同樣未能幸免。福特當年業務債務達258億美元,即使減債成功,仍然有100多億美元的缺口。賣掉沃爾沃能迅速回籠資金,避免進一步陷入困局。這是福特汽車降低成本、減少債務、改善財務狀況、重新實現盈利的重大戰略決策之一。這也暗合了福特品牌專一化路線:“一個福特,一個團隊”。
(二)吉利集團發展遇瓶頸,收購沃爾沃是其長期戰略一部分。
1、改變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吉利汽車集團自1986年成立以來,秉持著“汔車就是兩個沙發加四個輪子”的造車理念,以其低廉價格打開了中國市場,同時也樹立了低端廉價車的品牌形象,這對其高端豪華車市場的開拓無疑是一巨大阻礙。沃爾沃汽車以“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品牌著稱,并以其質量和優異性能在北歐享有很高聲譽。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其品牌形象將注入“安全車、高端車”等概念,促使其消費認可度會大幅提升。
2、提升整車制造技術,積累管理經驗。吉利目前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水平雖然已經達到世界一流,其整車制造技術還很薄弱,甚至還不能獨立制造發動機;同時,吉利缺乏一套完備的國內外管理系統以支撐其長遠發展。此次收購包括沃爾沃的全部技術資源,且保持與福特的同步發展,這對吉利培養人才和提升技術的意義重大。另外,沃爾沃作為福特旗下一個子公司,擁有一套成熟的汽車生產線和管理研發團隊,此次收購將給吉利帶來一套可資借鑒的海外管理經驗。
3、開拓國外市場,加速國際化進程。吉利汽車的市場范圍主要限于國內,在全國共109個4S汽車專賣店、489家品牌經銷商、569家服務站,在海外卻僅有10余家銷售服務網點,其出口數量較其他國內品牌明顯要低。此次收購使吉利可以直接利用沃爾沃已有的國外市場與分銷渠道,增加其出口數量。
二、投資銀行在企業并購中的作用
隨著現代化企業的不斷建立與擴張,兼并與收購作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開拓國際市場與更新生產技術的快捷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在此次并購中,吉利汽車聘請英國著名投資銀行洛希爾公司擔任其顧問,并借助了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高盛的資本力量,使并購得以順利完成。從這一并購案例中可以總結出,投資銀行在并購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幫助委托方尋找目標企業,確定并購戰略。一般來說,投資銀行接受企業委托之后,會根據委托方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選擇符合委托方要求的企業,并對這些候選企業的相關條件進行對比,確定目標企業,然后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調查,以對其做出盡可能真實的估值。隨后,投資銀行將圍繞法律、財務等多方面制定出交易費用和收購成本最小化的并購戰略。此次并購,吉利的總顧問——洛希爾公司是一家成熟的國際投資銀行,以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為主要業務。
(二)同目標企業并進行談判,爭取有利條件。投資銀行對委托方最大的作用之一體現在談判桌上,投資銀行由于在財務、法律、市場分析、跨國談判等方面擁有資深人員和專業團隊,從而對并購雙方的信息掌握往往是最全面和最真實的。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談判過程中,投資銀行往往能在關鍵問題上提出最有利于委托方的條件和要求,從而節省大量成本,加快并購過程。此次并購過程中,洛希爾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和銀行負責汽車業務的三巨頭之一梅瑞克·考克斯幫助促成了該交易。
(三)為企業并購安排融資,為委托方提供財務支持。中資企業早期并購因為目標企業規模較小,一般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隨著并購項目規模和標的額的增加,企業不大可能全部用自有資金進行,這樣就需要投資行通過各種可能的方法為企業安排融資,包括銀行貸款、聯合戰略投資者或者金融投資者、發放債券、增發股票等等。吉利的本次并購,交易額將近吉利2009年一年純利潤的10倍,而且沃爾沃公司本身負債累累,投資銀行的融資策略將對此次并購最終的實現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次并購中洛希爾公司除了作為吉利的并購顧問外,還負責為吉利尋找私募基金,以提供財務支持,洛希爾公司最后選定的目標是高盛。高盛不但給吉利極帶來了資金上的支持,同時基于其自身與福特公司的密切關系,也給吉利帶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2009年9月23日,高盛旗下一家名為GSCapitalPartners的PE基金通過認購可轉債以及認股權證正式投資了吉利集團子公司吉利汽車,注資約3.3億美元,成為吉利汽車的第二大股東。高盛的投資緩解了吉利的資金壓力,同時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