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柜員風險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人員配備不足風險
該風險主要是指業務機構由于人員配備不足引發的各種非系統性管理風險。其主要表現和危害是:業務崗位的設置和管理缺乏應有的檢查和制約機制,基層行人員配備達不到制度要求,混崗,兼崗、業務處理一手清等現象大量存在,業務分級授權制度無法落實,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銀行內部業務操作成為“良心活”,為職業道德敗壞的內部人員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機,形成潛在風險。
2、賬戶管理風險
賬戶管理風險是指由于主客觀因素影響,放松對客戶開戶條件的審查和賬戶活動情況的監督從而導致的風險。這里所說的客戶既包括公司客戶,也包括私人客戶。該風險的主要表現為:一是不按銀行賬戶管理有關規定開立和使用賬戶,開戶手續不全或資金性質與賬戶類別不符;二是不按規定與開戶單位定期辦理對賬,使存在的問題長期難以發現;三是對長期不動戶清理不及時。
3、單位預留印鑒卡片及客戶簽章(字)管理風險
印鑒卡管理風險主要是銀行對印鑒卡管理不善,為犯罪分子所用進而盜取銀行或他人資金的風險。其風險表現一是銀行對單位預留印鑒卡片的管理不嚴,未分人保管,及時核對,相互制約;二是銀行工作人員對單位更換印鑒手續的審查未按照規定要求執行,使犯罪分子得以“掉包”印鑒實施詐騙;三是由于單位人員不慎,致使印鑒為犯罪分子獲取并拓制,利用銀企對賬和重要空白憑證等管理漏洞竊取單位資金。印鑒卡管理上存在的風險既有單一的外部作案,也有相當數量的內外勾結作案。
客戶簽章(字)管理風險主要是銀行柜員在辦理業務過程中對客戶簽章要求不嚴,產生漏簽、代簽等現象,使銀行資金出現風險損失。其風險表現一是銀行柜員對客戶簽章(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尤其是對私人客戶,在掛失、領用卡折、重要憑證、更改客戶信息等業務中審查不嚴,導致出現風險時客戶逃避責任、銀行墊付資金的現象。二是辦理業務時對授權現象缺乏法律意識,造成無效、過期等行為出現,一旦客戶惡意逃避銀行債務,就會形成銀行損失的被動局面。
4、章、證、押(壓)的管理風險
章、證、押管理的風險主要是會計部門章、證、押(壓)保管不善,未嚴格執行分工制約、交接登記等制度規定的手續,為內部人員所利用,辦理非法的結算業務等引發的風險。其主要表現為:章、證、押(壓)未進行有效的三分管,辦理結算業務一手清;崗位責任制不落實;會計業務用公章與重要空白憑證、匯票專用章、壓數機、密押器、匯票憑證保管、使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使用交接及相關檢查登記制度未有效執行等。危害主要表現為內部作案和內外勾結,監守自盜,一旦作案得逞往往形成較大的資金損失,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5、憑證審核風險
憑證審核環節的風險包括收入憑證與支付憑證審核兩大類,主要是由于對憑證要素審查不嚴,造成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糾紛或者使犯罪分子詐騙成功,基于票據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形成的銀行支付風險。主要表現:一是憑證審查不嚴,發生憑證要素不全、賬號戶名不符、大小寫不符、上下聯次不符等現象,比如儲蓄客戶提交的大小寫不符的憑證,持票人提交的匯票聯和解訖通知聯不一致,在發生糾紛或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時候,造成資金損失的風險。二是折角驗印不認真,印鑒審核流于形式。如驗印時只折角而不與預留印鑒核對;三是折角驗印的準確性較差。由于犯罪分子采用先進的電子仿真技術偽造客戶印鑒,致使肉眼很難鑒別出真偽印鑒之間的細微差別。
6、銀行承兌匯票承兌、貼現的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銀行發案率較高、風險危害較為突出的一種結算品種。其風險的主要表現:一是銀行對承兌申請人資信審查不力,為不具備承兌條件的單位承兌,出現申請人到期無法全額償付銀行資金;二是銀行對申請人商品交易的真實性審查不嚴,申請人利用虛假合同騙取銀行信用;三是越權承兌、化整為零,逃避上級行監督管理,或不按規定的企業資信等級收取保證金,銀行承擔墊款風險;四是由于內控機制不健全,導致內外勾結,內部人員作假騙開銀行承兌匯票,這類風險給銀行造成的危害較大:五是貼現環節票據審查不嚴格,不按照規定的流程操作進行查詢和查復,以及對假身份證件缺乏足夠的防偽手段,導致犯罪分子詐騙成功形成銀行資金損失。在實際工作中,銀行承兌、貼現風險是風險較大、防范較難、損失較重的風險。
7、往來類業務風險
往來類業務風險主要是指未按制度規定,對往來類業務進行及時核對或核對不認真,內部人員鉆此漏洞轉移或挪用資金,形成銀行資金損失的內部管理風險。其主要表現:一是犯罪分子利用銀企對賬不及時的問題,挪用客戶賬戶資金或打時間差;二是對人行往來、同業往來、系統內往來、內部往來賬戶未按照規定及時換人進行勾對,或未按照規定逐筆勾對而只對余額進行勾對等,為內部人員利用此漏洞轉移或盜竊銀行資金進行內部作案提供可乘之機。這是內部作案的典型手段和方式。
8、現金業務風險
現金業務風險主要是在現金業務開展中,由于制度執行不力造成內控制約不健全,由此引發尾箱、金庫管理、上門收款、大額現金審批、調繳款等環節產生的涉及現金安全的各種內部風險隱患。
9、賬實及報表的核對風險
賬實核對風險主要指重要空白憑證、重要科目、現金及其他實物的賬卡簿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既引起管理風險,也有信息決策風險。主要表現:不按規定進行賬實核對、或賬實核對存在超長時滯,相關信息不吻合。如單位定期存款賬與單位定期存款證實書底卡不符;匯出匯款賬與銀行匯票底卡不符;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票據表外科目賬與銀行承兌匯票底卡不符;重要空白憑證表外科目賬、登記簿與實物不符;庫存現金賬與實際庫存現金不符等;各種信息不吻合虛假等,這些都極易造成銀行的資產損失或資金、決策的風險。
二、防范商業銀行柜員風險的對策
1、牢固樹立穩健經營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安全和效益的關系。安全原則是商業銀行經營的首要原則
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一定要夯實制度基礎,牢固樹立安全效益、穩健經營的指導思想。
(1)必須正確處理風險防范與業務發展之間的關系。拓展業務決不能以加大風險為代價,否則無異于飲鴆止渴。對業務新品種的開發和推廣,金融服務新方式的出臺、金融新機構的設立,必須以是否有完善的會計制度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前提條件。上級行要改變對下級行的考核體系,不能以存款作為下級行工效掛鉤、評價各級行領導業績的指標的重點,切實為基層行轉變觀念、規范經營、規范管理創造條件。
(2)必須正確處理風險防范與經營效益之間的關系。商業銀行要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效益的觀念,堅決克服重業務輕管理的傾向。在工作中既要注重存款、貸款指標,同時更要注重綜合柜員風險的防范。風險防范需要增加成本,但發生了風險更會增加損失,減少效益。因此,務必要正確處理好風險防范和提高效益之間的關系,既要提高經營效益,又要防范風險的發生,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
2、強化商業銀行業務內部制約機制,貫徹落實各項制度要求
商業銀行綜合柜員風險的防范,有賴于業務部門內部制約機制的健全。
(1)加強制度基礎建設,完善會計內控制度。商業銀行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主要是用來規范操作、防范風險的,如果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者已經滯后于業務的發展,那就會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商業銀行應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組織情況對現有的業務制度進行清理,在全面綜合考慮各項業務特點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標準的、操作性強的柜員崗位責任制和業務操作流程。
(2)改進現有的業務管理模式,落實制度要求。對營業機構會計主管實行派駐制,其行政關系隸屬于上級行,代表上級行對所在機構會計業務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其行為對上級行負責,不受所在行牽制,從而消除基層行領導缺乏制約帶來的風險。
3、建立綜合柜員約束、激勵機制,發揮柜員的主觀能動作用。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是商業銀行業務部位發生案件的最直接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建立健全約束、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柜臺人員的積極性。
(1)加強會計監督檢查,加大懲處力度。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各項制度是否得到落實和不折不扣的執行,因此,必須加強會計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會計檢查要形成制度,不能走過場、流于形式。對有章不循、違軌操作的行為不管是否造成損失都要嚴肅查處,決不能姑息遷就。要充分運用非現場監控手段,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進行評估監測,及時發現違規經營、經營不善、風險隱患等問題,從而達到問題早發現、風險早防范、損失早控制的目的。
(2)建立獎勵機制,充分調動業務人員積極性。商業銀行在對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的行為加大懲處的同時,還應制定一套有效的獎勵辦法,建立獎勵機制。對那些經營管理好,防范風險或堵截案件有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具體獎勵金額可以與舉報、堵截案件的金額相掛鉤;在提拔、任免干部時,把個人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作為考核依據。通過以上措施的建立,鼓勵業務人員與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作斗爭。
4、提高綜合柜員隊伍的素質,適應業務發展要求
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有賴于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素質硬、管理水平高的柜員隊伍。為此,我們需要:(1)明確營業柜臺崗位的最低人員數量配置要求,保證一線人員的數量,確保內控機制的落實。(2)對柜臺人員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造就一支政治強、公正廉潔、愛崗敬業的員工隊伍。(3)加強對柜臺人員的業務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短時間、針對性強的崗位培訓,達到熟練地掌握各項業務技能。(4)要選好各級會計主管人員,會計主管不僅要政治素質好,精通會計業務,還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善于用人,調動柜臺人員的積極性。(5)對柜臺要害崗位的人選應嚴格把關,經常考核,如發現生活異常,參與賭博等不良行為,教育無效,要調離要害崗位。
5、加強技術防范成本投入,切實防范業務風險
目前,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來越高明,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如通過掃描等高科技手段偽造印鑒、通過網絡虛開賬戶等等,對這些案件,業務人員通過目測驗印、電報查詢等老辦法去防范已毫無效果。因此,商業銀行要充分依托銀行業務電子化建設,增加對票幣、證件的高級別鑒偽設備,運用支付密碼系統、開發往來業務的自動勾對系統等,提高銀行防范風險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