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及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主要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價值進行了分析,依據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的實際狀況,綜合會計專業特征,探究梳理了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路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路徑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構成內容,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著積極的作用。分析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基于崗位能力需求,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基礎,改革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創新教學模式,可以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
1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價值
1.1順應時展趨勢,滿足市場發展需求
國家以及教育部門對于高職教育較為關注,明確指出在社會經濟新常態的環境中,要分析人才供給以及需求之間的內在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推進社會文化建設,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主要的目標。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以及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機制,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產業升級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要在基于會計教育的職業特征為基礎,推動高職院校轉型發展,強化崗位教育,提升教育的針對性以及實用性,重視學生的能力以及素質培育,通過強化訓練等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入的挖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而為社會的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創新性人才。
1.2明確目標,凸顯辦學特征
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是響應國家號召的有效手段。高職院校要為地方經濟以及市場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會計人才。要在新時代的要求之下,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基本理論以及會計、管理、經濟法律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要深入分析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在知識結構、素質能力、品質道德、職業能力等不同角度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要順應市場發展的需求,重視教學改革發展,優化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將培養具有扎實基礎,強大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作為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與任務。
1.3提升能力培養,增強綜合素質
財會專業是熱門的專業,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會計人才數量增多,導致競爭壓力大,就業率不高,而為了提升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競爭能力,就要重視崗位能力培訓,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素質能力的培訓,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基于此,要綜合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創新與改革。
2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路徑
2.1優化實踐課程體系,提升課程品質
高職院校要按照專業職業定位、職業崗位能力需要、專業知識認知和職業技能培養的規律,以會計誠信教育為基礎,以崗位技能訓練和行業證書培訓為核心,構建和完善以崗定學、理實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課程設計中體現出了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的區域性和行業性,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依據會計資格標準以及專業技術資格標準完善系統化的實踐課程體系,并在課程體系開發中融入會計職業習慣、職業規范和職業素養,在校園內營造真實的企業環境,縮短學生的工作適應期。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的進行實踐課程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增加會計數據分析,稅務籌劃、成本控制等,強調業財融合,強化管理思想,凸顯管理會計。肯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分類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從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以“個體自主學習+團隊互助學習”替代個體獨立學習,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成就感。2.2研發校本課程,提升教學質量為了增強實踐課程的實踐性與針對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記錄學生在實踐中的活動過程,綜合學生的具體狀況合理的調整實踐課程,優化施加內容,對于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分析,通過針對性的方式進行處理,利用強化訓練的方式強化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同時,在教學實踐中要收集整理教學管理,對教學中遇到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加工整理形成具有特色的腳本課程,對現有的會計轉折、制度以及財政政策等進行梳理,讓學生及時更新知識內容。校本課程的編制可以讓學生有重點的、有組織地進行內容學習,也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師資隊伍的實力,為今后的會計實踐教學活動開展奠定了基礎
。2.3強化實驗室建設,重視校企合作
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主要就是利用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在進行會計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整合校內外的各種資源,通過建設校內實驗室,強化校企合作的方式開展,為學生的實踐操作提供有效的平臺。重視信息化實驗室的建設,通過電子模擬的方式進行訓練,利用會計信息軟件、稅務軟件、計算機審計以及電子沙盤等相關軟件,為學生的實踐操作奠定基礎。而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則可以通過對崗位的情景模擬,對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設置,讓學生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涉及會計工作的內容與種類,通過分組崗位模擬處理的方式開展業務活動,可以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解決會計專業批量實習困難等實際問題。綜合學生的具體狀況通過設置跨專業的綜合實訓平臺,模擬企業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讓學生通過對抗實訓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能力。而基于外部的角度來說,高職院校要重視校企文化建設,基于校園教育與企業發展的基礎之上,鼓勵、吸引校外企業,與校企企業合作建設,完善、充實學生的學習內容,組織學生深入企業進行在崗實習,觀摩在崗實習工作,了解企業的性質、經營的范圍、結構認知、企業文化以及財務管理的要求、不同崗位的具體分工狀況等等,提升學生的財務業務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財務業務以及工作流程。產教協同育人,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實踐教學能力。教學活動中企業導師入校參與指導、以“現場觀摩、過程參與、結果考核、總結創新”為原則,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4完善“互聯網+會計”,創新會計實踐改革
要基于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需求為基礎,在傳統會計教學的基礎之上,通過網絡化的管理模式,綜合“互聯網+”技術手段,分析高職院校的實際狀況,通過碎片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利用網絡化的方式實現循環學習,整合力量學習、基本技能培訓以及在線、線下學習,提升學的綜合素質能力,拓展學生知識面,夯實基礎知識,強化專業教育,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目標。對此,在實踐中可以通過慕課、精品課件以及網站等平臺,整合教學資源,開發移動終端,為學生的會計學習提供網絡任務與教材資源;綜合教學設計需求,分析學生的線上學習任務,組織開展課堂實踐活動,通過課堂實踐、課堂輔導等方式強化教學,深化學生的理解與應用,在線上與線下的結合之下,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實踐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既定目的。
2.5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
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可以有效地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現階段,多數的高職院校還是沿用傳統的考試機制,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考核結果缺乏全面性,無法對學生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教師無法通過評價了解課程缺陷,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了提升實踐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就要綜合實際狀況完善現有的教學考核模式。對此,高職院校要探究合理的考核模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究對策。可以嘗試通過閉卷考核與情景模擬結合的方式進行模式,通過閉卷考試考核學生的基礎能力,在題目設置過程中要設置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了解學生對知識整合的能力;在情景模擬中要綜合學生的實踐課程進行考核,了解學生在崗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學生能否勝任崗位工作。同時,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其他因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力,分析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通過設置完善的鼓勵與獎懲制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而真正的提升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質量,為學生的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6強化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改革
在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中,實踐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培養雙師型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對此,高校要基于實際狀況制定完善的教師培養標準,綜合實際狀況設置完善的對策與手段,通過薪資待遇等方式鼓勵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真正地實現“雙師型”教師標準發展。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強化管理,強化教師教育,通過崗位教育與繼續教育的方式,更新知識內容,掌握全新的技能。鼓勵教師掛職鍛煉,積極主動地參與企業的實踐工作,將掛職鍛煉與薪資待遇、崗位晉升等掛鉤,進而提升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在根本上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發展奠定基礎。
3結語
高職院校在會計實踐教學改革中要認清形勢,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的趨勢,要綜合會計專業特征,進行技術創新與改革。學校管理人員要明確轉型發展的必然性特征,理順改革的思路與路徑,要支持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探究實踐教學改革的路徑與手段,達到改革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丹,張琴.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討———基于應用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J].新會計,2018(9):11-13.
[2]黃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J].經貿實踐,2018(12):342-343.
[3]王續璋,譚境佳.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以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試析高職院校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改革[J].才智,2018(14):187.
[4]歐瓊.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6):253.
[5]李娜.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探討———“教學公司”理念下的校內會計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371-372.
[6]徐智凌.高職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策略探析[J].明日風尚,2018(2):241.
作者:李楠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