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基于對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本文在中國知網上以“互聯網”和“應用型人才”為關鍵詞,就搜索到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在總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人的研究設想和研究改革。
【關鍵詞】實踐教學;互聯網;應用型人才
目前,互聯網金融逐漸興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我國從傳統以柜臺式銀行與證券公司為主的傳統金融體系轉向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并重的金融體系,這一轉型不僅會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知識結構需求發生變化,也會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實踐能力需求發生變化。因此,在互聯網金融興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提高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出符合新形勢金融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這樣的出發點下,本文從“互聯網”和“應用型人才”的視角,歸納和總結前人對相關課題的研究成果。
一、“互聯網”視角下的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李蓓蓓(2017)認為要適應“互聯網”高速發展下的金融人才的需求,建議從人才培養定位、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高爽(2017)在招聘網站整理了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對高職金融人才在崗位及職責的需求,提出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應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綜合實力等方面來滿足新時代互聯網金融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余海萍(2017)認為互聯網環境下應該從課程實訓、綜合實訓、競賽實訓、跨界實訓四個方面提高金融類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李寧(2018)認為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金融專業要進行包括完善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師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形成綜合性的金融教學考核機制五個方面的教學改革。呂昕(2019)針對高職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提出在互聯網背景下,實踐教學的改革應包括融入互聯網金融理念、完善體系、提升教學技術等手段。毛怡萱(2018)提出在互聯網時代下,要從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設備、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羅舟(2017)認為互聯網金融下,高職金融專業要從更新教育理念、創新實踐教學、加強金融理論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李英杰(2017)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征為基礎,對高職金融專業教學提出要從互聯網金融理念、教學內容的改革、完善體系、提升教育技術等方面進行改革。張艷英(2016)認為在互聯網金融形勢下,高職金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應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師生關系、校企合作、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毛愫璜(2017)提出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實踐教學應包括課程模擬實驗、專業綜合情景模擬實驗、課外實踐三個方面。
二、“應用型人才”視角下的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柴琳琳、蔡艷(2018)認為金融教學改革應從改革實踐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師團隊三個方面來加強對金融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林欣、鐘夏平提出了包括創新思維教學方法、建設校內實習基地、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商業競賽、打造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等基于整合思維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郭慧文、孫琴月、鄭海榮(2009)提出從教學體系、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方式、師資隊伍四個方面來加強金融專業實踐教學。張撐撐(2018)以無錫太湖學院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分析對象,提出從教學體系、實訓中心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四個方面來推進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劉正橋(2013)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管理質量監管、教學師資、資金投入、校外實習基地及獎勵機制等方面對金融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王玲(2011)以江南大學金融實踐教學改革為背景,提出從引入工科課程設計理念、師資隊伍實踐化、拓寬與校外聯合的渠道三個方面來改革。李獻剛(2013)提出從課程體系調整、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予以解決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唐士奇(2017)提出了“應用型本科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運行體系”的體系一、體系二、體系三的三個體系的初步構想。任鑫鵬、苗閆(2015)認為實踐教學改革要從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制度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李光(2017)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要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課程體系建設、“課證融合”、“雙師結構”來進行。石磊、李奇賢(2016)通過借鑒國外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建立符合應用型本科金融學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并對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性進行評價。于嘉、房紅(2013)認為特色應用型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應從課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產學研結合的特色應用型模式改革。從以上的文獻可以得出,已有的研究認為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要培養應用型的金融專業人才,要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校企合作、科學研究、資金投入、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來改革實踐教學。現有研究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較少針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并重的局面對金融人才需求的變化考慮應用型金融本科實踐教學改革。二是現有關于應用型金融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由于學生實踐學習的效果較難量化,因此,現有研究對于實踐教學績效的定量研究涉足較少。三是較少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特色與學校學科發展的特點來研究金融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因此,為了滿足傳統金融領域及互聯網金融領域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針對廣西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應用型金融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一是實踐教學目標的改進。實踐教學目標從掌握傳統柜臺式的銀行部門和證券公司的崗位技能要求轉向同時滿足傳統金融部門、新興互聯網線上金融崗位技能要求。二是實踐教學課程的更新。在現有課程實踐教學課程的基礎上,增加與互聯網金融要求相吻合的實踐教學課程,培養學生既掌握銀行柜員、貸款業務員、證券公司前中后臺崗位、小額貸款公司相關技能,又掌握互聯網金融P2P、第三方支付、眾籌、金融網銷等工作崗位專業技能。三是實踐教學方法的創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網絡資源實施多媒體教學,將實訓室內實際操作和校外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注重綜合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采用參與討論式、互動式、情景模擬、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形成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法體系。四是實踐教學績效定量的評定。制定一系列定量考核評價的指標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五是實踐教學體系特色的挖掘與培育。結合廣西地方院校的辦學傳統,提出如何挖掘與培育應用型金融本科專業實踐教學自身特色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李蓓蓓.“互聯網+”環境下金融實踐平臺教學初探[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2
[2]高爽.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探討—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人才需求分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7,5
[3]余海萍.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
[4]李寧.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高校金融專業教改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5
[5]呂昕.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高職金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河北農機,2019,1
作者:馬貴蘭 付朝干 單位: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