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發展水平檢測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證分析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金融發展水平指標的相關模型,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主要應用因子得分來代表各指標體系的發展程度。文章利用SPSS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分析得知,金融相關比率(FIR)與人均資源占有量、存貸比、保險密度等指標存在著較強的線性關系,能夠從中提取公共因子,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根據表3中各個特征值的根,選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通過表3可知,提取了兩個主成分,即m=2,其中,第一組數據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況;第二組數據描述了因子解的情況,得出:兩個因子共解釋了原有變量總方差的91.2%,總體上原有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因子分析效果較理想;第三組數據描述了最終因子解的情況,可見因子旋轉后,累計方差比沒有改變,也就是沒有影響原有變量的共同度,但卻重新分配了各個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的方差,改變了各因子的方差貢獻,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釋。
從旋轉成份矩陣(表4)中可看出:第一主成分中,人均金融資源占有量、貸款余額、存款余額、保險密度、FIR、貸存比、證券化率占有較大載荷,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指標的信息;第二主成分中,保險深度占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該指標的信息。所以提取兩個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標的信息,因此,文章決定用兩個新變量(2個主成分)來代替原來的8個變量。文章采用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并輸出因子得分系數(詳見表5),根據表5可寫出以下因子得分函數:對青海金融發展水平進行綜合測度時,采用計算因子加權總分的方法,以兩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求得F1的權數=0.835603,F2的權數=0.164397。青海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0.84F1+0.16F2,從而計算出1995年至2009青海金融發展綜合水平得分(詳見表6)。
由表6可見,(1)青海金融發展水平持續穩步提升。1995-2009年間,綜合得分從1995年的-1.28分上升到了2009年的1.86分,2009年的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是1995年的2.45倍。(2)青海金融發展水平呈現階段性。1995-2002年間,青海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雖然仍持續提高,但一直處于0分以下水平,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2003-2007年間,青海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從0.066分到0.943分,處于穩步上升階段;2008-2009年間,青海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從1.147分到1.856分,處于快速拉升階段。以上三個階段與青海金融業發展的實際狀況相吻合。
結論
(1)青海金融發展過程中,主成分1的貢獻率達到77.07%,占累計貢獻率的83.56%。而在主成分1中,銀行業發展水平對青海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程度達到0.775,處于主導地位;保險業發展水平次之,對青海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程度達到0.237,處于支撐地位;證券業發展水平對青海金融綜合發展的重要程度最小,權重僅為0.135,處于補充地位。
(2)銀行業指標中,貸存比為負值,說明青海銀行業存款外流嚴重,存在較為明顯的“虹吸”現象;在保險業指標中,一方面,保險密度為正值,主要是因為青海省人口總量較小,但另一方面,保險深度為負值,保險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較小,綜合兩方面,青海省保險業仍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
作者:劉德成單位:青海大學成人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