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金融發展差別驗證評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實證分析
(一)銀行業
金融是現在經濟的核心,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發育欠均衡,多元化程度也較低。我國對銀行市場的依賴度,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仍然很高。在我國現階段,企業發展與再發展的資金主要是來自于銀行的貸款和投資,因此銀行業發展的差異對各區域發展差異的形成必然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區域間銀行業的發展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本文選取我國31個省區(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1978年-2010年銀行業存貸款總和以及各地區年末總人口數作為主要的數據進行研究。從圖中可以看出:
(1)從年度變化趨勢看,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總差距在1978年到2002年間大體呈現“U”,2002年后呈下降趨勢,但仍然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2)從總差距的構成以及貢獻率表上看,2003年之前及2007年后組間差距的貢獻率較大。組間差距與總差距的變動趨勢幾乎一致,組內差距在2003年之前與總差距趨勢相近,2003年之后變動趨勢逐漸變緩。雖然總差距和組內差距相對1978年總體變小,但組間差距總體變動趨勢卻是增大的。
(3)八大區域中的泰爾系數及其貢獻率可以看出,東北地區1978-1999年間泰爾指數很小,說明這段時間遼寧、黑龍江、吉林東北三省的銀行業發展狀況差距不是很大,1999年省際差距為0.00016,但1999年之后差距逐年變大,到2010年變為0.0019;南部沿海,省際差距不大,而且其變化趨勢比較平緩;東部沿海和黃河中游的變化趨勢相對較小,但黃河中游有間斷性的跳躍;長江中游的差距呈現逐年減小的趨勢,由1978年的0.0201逐漸減小為2010年的0.0009;近年來,大西南的內部差距減小,但是大西北的內部差距卻呈現逐年不斷增大的趨勢;北部沿海的差距不斷增大,2001年之前差距均在0.01之上,2002年之后更達到0.02以上,是八大區域中差距最大的。北部沿海和大西北對總差距的貢獻最大。
(二)證券業
我國證券市場自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為標志,已經有將近23年的發展史,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我國證券業發展是地區試點,首先在東部沿海試行,再加上上證所和深交所的成立,促進了當地及附近地區證券業的發展,由此拉開了不同區域的差距。從圖中可以看出:
(1)在07年大牛市之前總差距維持在0.2以下,2006年為0.1914,2007年大牛市,總差距迅速拉大。牛市過后,差距逐漸變小,到2010年為0.3271。
(2)從圖2中可以看出組間差距的趨勢與總趨勢的變動趨勢幾乎一致,而北部沿海的變動趨勢與組內差距的變動趨勢幾乎一致,由此可以判斷北部沿海的差異是組內差距的重大原因。組內差距和組間差距對總差距的貢獻率差別不大,幾乎是均等的。
(3)從八大區域各自的泰爾指數及貢獻率上可以看出,東北和大西北的差距較小,但大西北地區的證券業發展水平底;大西南地區的省際差異一直保持在全國最高水平,均超過0.02,2008年甚至超過0.03;北部沿海的省際差異變動2007年有一個很大的變動,由2006年的0.0185到2007年的0.1433,省際差異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而相對的長江中游2007年也有一個大的波動,卻是由2006年的0.0018降為2007年的0.00087,但總體差異維持在0.003之下;南部沿海變動較小,南部沿海的省際差異較小,波動范圍在0.001-0.004;而黃河中游03年省際差異較小,06年差距突然拉大。由0.0078到0.1956,07年-09年均超過0.2。北部沿海對總差距的貢獻率遠大于其他地區,長江中游對總差距的貢獻率最小。
(三)保險業
作為金融體系的一大保障性服務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各地發展狀況及文化背景、傳統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各地保險業的發展存在差異。文中主要以保費收入為主要測度指標,以各地區人口進行加權研究差異的現狀。從圖中可以看出:
(1)保費收入的年度總差距呈現1990到1995年比較平穩,1995年之后不斷上升,1997年達到0.1721,之后不斷波動,2006年達到0.1639;2007年之后差距逐年減少,2010年差距減少為0.0955。近年來保費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減小的趨勢。
(2)從總差距的構成上來看,2001年之前組間差距占據主要地位,2001年后組內差距占據上風。兩者與總差距的變動趨勢也大體一致。從圖中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總差距的拉大以及2007年后總差距的縮小中,組間差距都扮演重要角色,由此也說明組內差距的變動相對較平緩。
(3)從各區域的泰爾指數上看,大西北的組內差距最大,其對總差距的貢獻率也最大;北部沿海的差距僅次于大西北,其差距先變大后減小;大西南的組內差異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從1990年的0.0046擴大到2010年的0.0203;東北綜合經濟區、長江中游、黃河中游的組內差異均較小,均呈現不斷減小趨勢,其最小差距均小于0.0007。其中,大西南、大西北、北部沿海對總差距的貢獻率相對較大。總體上看,保費收入的組間差距不斷增大,且對總差距的貢獻率越來越大;組內差距貢獻率逐年減小;大西北、大西南對總差距的貢獻率最大。
結論及對策措施
從行業總體來看,證券業的差距最大,保險業的差距次之,銀行業的差距相對較小;從各區域組內差距來看,北部沿海、大西北、大西南的組內差距相對較大,東北、長江組內差距相對較小。引起差異與引起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知道差距所在,就可以進行調控控制差距。下面分別在政策、機構設置、法律監管、市場環境、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
(一)政策上,對不同地區實行差別化的金融政策。如貨幣政策中的法定準備金率,由于各地區發展狀況及各方面情況不同,統一的法定準備金率對不同區域的沖擊和政策效應是不同的。基于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實行差別化的區域政策是未來區域政策的發展方向。比如,在貨幣政策方面,在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準備金率政策、再貼現率政策、靈活的利率政策等,真正起到調節地區間資金平衡的作用;欠發達地區對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可以適當降低準入標準;對欠發達地區金融機構實行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區外企業前來投資,促進本地區金融的發展等措施。
(二)在機構設置方面,可以建立區域政策性金融機構,并適當降低較落后地區金融機構的設置門檻。日本等國家均是通過設置區域政策性金融機構來促進不發達地區發展的,這值得借鑒。政策性金融機構除對某些產業按照政府要求直接扶植和推動之外,對于其他的民間金融機構起到重要的誘導和示范作用。但在國家性政策銀行的融資執行過程中,不僅業務范圍受限制,而且有轉化為商業性資金的傾向。作在區域間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促進并協調區域的金融及其他方面的發展。
(三)在法律和金融監管方面,要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保證各地區的發展符合國家總體戰略目標。有些原本目的是用于欠發達地區地方性開發的下方資金有時由于某些原因大部分都進入了發達地區的腰包,這是需要嚴格禁止的。相關政策的實施必須有法律做強制性的約束。有效的監管還可以提高某些地區的信用水平,增加其獲得投資的機會。
(四)在人才引進方面,人是社會的主導,高素質的金融人才是引領金融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欠發達地區要適當提高優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進駐或是引導優秀人才返鄉。在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戰略中,國家和各地都采取了相應的優惠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感覺到真的收到實惠,才會吸引更多人才。各地應積極考慮各種方案以便引進高素質金融人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差距的形成需要時間,差距的縮小也需要時間。但由于區域金融差距的存在及持續會帶來很多不安的社會問題,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內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這種調控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作者:常梅燕宋穎怡胡碧玉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四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