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辦好“三件事”,促進財務管理規范化
為促進我市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市總工會注重抓好“三件事”。
一是健全工作機構,強化內控制度。市總工會本級在設置財務部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和充實相關人員和專業崗位,按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明確了相關崗位職責權限:(1)出納人員不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2)大額貨幣資金業務由3人以上處理;(3)發票、收據等原始憑證由非直接經辦貨幣資金的收付人員保管;(4)支票上的財務專用章和個人印章由2人分別管理。同時,對會計人員變動辦理交接手續也明確和完善了相關的程序。
二是建立示范帶動機制。市總工會組織開展了以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賬表展評”活動,請專家對各單位上報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和檔案進行點評。通過各縣(市區)相互對比、查找不足、交流經驗,達到典型帶動、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建立獎懲激勵機制。良好的激勵機制,有助工作質量的提升,為此,市總工會圍繞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有關要求,制定下發了全市《工會財務會計工作考評辦法》,通過考評表彰,促進財務規范化建設各項要求的落實。對按期完成任務的,在工會經費回撥補助上予以獎勵,并優先授予財務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對于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取消評先樹優資格。
二、把好“三道關”,實現財務管理上臺階
為使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取得實效,市總工會在具體實施中通過嚴把三道關,做到突出重點、科學安排,循序漸進、規范運作。
一是把好工作制度關。根據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市總工會先后修訂和完善了《煙臺市總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煙臺市總工會經費開支辦法》、《煙臺市總工會財務報銷規定》。又結合形勢發展需要,制定了《市總工會機關公務卡管理暫行規定》、《工會經費使用績效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特別是針對資產管理以及經費使用等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市總工會制定下發了《煙臺市總工會資產管理暫行規定》,定期對市總工會和縣(市區)總工會資產進行摸底和清查盤點,實行分類管理,規范報批處理程序,保持了賬實相符。對新建、購置、保管、維修、報廢、變賣的資產,嚴格按相關程序執行。通過建章立制,使財會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實現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為提升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和規范運作奠定了扎實的制度基礎。
二是把好預算管理關。為細化預算管理,我們堅持自下而上,要求各部門圍繞全會中心工作,提出本部門、本單位詳細的項目預算,并履行嚴格的預算審批程序,形成公開、透明可操控的本級預算。在預算執行上,我們建立了嚴格的經費開支程序和授權批準制度,做到申請、經辦、驗收、審核、簽批手續完備,附件齊全,重大資金實行集體決策。在專項開支上,完善資金收支管理和使用手續,保證專款專用,有效杜絕了截留、挪用、擠占和損失浪費等現象的發生。
三是把好基礎建設關。市總工會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基礎和電算化工作,從2004年開始使用全國總工會推薦的財務軟件,配備了專門用于賬務處理的計算機和其他必要的硬件,制訂了電算化崗位責任制、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軟硬件和數據管理制度、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等,嚴格按制度進行管理、規范操作。目前,全市所有縣(市區)總工會全部實現會計電算化。為切實解決實行稅務代收后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原三聯式收據)不能適應工作要求的實際問題,我們與稅務部門聯合開發了工會經費收繳管理系統軟件,印制了《煙臺市總工會經費(建會籌備金)撥繳款專用繳款書》六聯單,從而理順了稅務、銀行、市總工會、基層工會的工作關系,滿足了工作需要,規范了票據管理,促進了經費收繳。
作者:董雙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