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財務制度的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缺乏積極的財務管理意識。目前,國家和社會每年都會給高校撥付一大筆資金。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性資金構成了高校資金的主體,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情況尚可報告相關行政機關,而對于非財政性資金,如社會捐款等資金的使用和運營情況卻缺乏必要的監督,甚至幾乎沒有監督。不少學校盲目擴大學校規模,不停地修建樓房建筑等面子工程,而真正投入在學生教育上的設施和經費少之又少,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利益。另外,在校辦產業方面,雖然它們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也有很多最終因管理不善而給學校造成了危機。財務處作為高校的一級財務職能部門,并沒有對學校的經濟活動進行很好的統籌管理,具體主要表現在:對校辦產業的資金營運情況缺乏有效地監督與管理;產業項目負責人支出費用結構不合理;項目資金的使用、人員招待的費用等所受的監管過于軟化;財務人員在資金監督方面缺乏有效手段;而教學經費、學生補助、科研經費等本該給予特殊關照的資金,卻存在著管理不靈活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部分歸結于缺乏積極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
(二)成本和風險意識不重視。高校作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卻常常不講求成本意識、不重視資金投入的風險。缺乏成本意識最突出地表現在資金使用的鋪張浪費上。目前,盡管我國大部分高校依然處在經費不足的困境中,但在資金使用方面卻匱乏應有的節約意識,如采購設備時把關不嚴、缺乏計劃,人員公款消費嚴重超支,花大錢進行面子工程建設等問題。風險意識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亂投資建設、向銀行舉債發展上。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校各相關事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三)預算管理不合理。高校的財務預算工作是其財務部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相當一部分高校的財務預算工作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導致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預算管理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預算約束力度不足。財務預算約束力不足導致了財務預算流于形式,因而在實際過程中超預算、無預算的現象屢見不鮮。預算管理不合理的另一個方面即預算的不全面。高校預算的編制一般是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的,這就很難避免財務人員對具體業務不夠了解,大多只根據往年預算數據稍加變動得出預算結果,這種預算編制的方法難以完整反映出學校總體財務收支狀況,也很難強調學校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工作重心。
(四)審計制度不完善。高校內部審計制度的不完善是以上種種問題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原因。目前,我國高校財務審計制度普遍存在審計力度小、流程不規范、覆蓋面小、手段落后、缺乏國家審計的強制性與社會審計的公證性等問題。
(五)財務信息不透明。財務信息的不透明是近年來高校腐敗案件頻發的直接原因之一。政府的財政撥款是我國高校經費的最重要來源。雖然高校擁有辦學經費的自主使用權,但由于這部分經費從法律上講仍屬于公共財政,所以高校有義務向政府及社會公開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情況。另外由上圖可以看到,高校非財政性資金有一個重要來源———社會捐贈。因此高校要想在今后拓寬自身的辦學融資渠道,社會人士和組織的積極參與必將是一條重要的突破口。只有將自身的財務信息公布于眾,才能使社會有信心、有意愿參與到發展高等教育的隊伍中來。
二、改進建議
(一)改進審計制度,優化現有審計流程,實行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的合作審計,以加強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公證性;
(二)增加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及時向國家、地方行政部門以及向高校捐款的企業或個人報告學校的相關信息,主要包含以往財務報表及相關指標、固定資產投資規劃、數額巨大的融資、債務償還、投資等財務活動,自覺向社會公開或暫時部分高校內部財務狀況;
(三)建立健全高校財務管理預算制度,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科學性。規范和優化預算管理工作流程,轉變現有預算管理觀念,加大部門預算支出的分析力度,保證預算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降低人為因素對預算的影響,嚴格把控資金的實際使用,真正將預算工作落到實處,把資金花在最需要、最有價值的地方。
(四)強化項目風險意識,制定合理的學校發展戰略。高校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優化資源配置結構,科學合理地壯大自身實力,提高教育投資的收益,以學生利益、社會利益為出發點,力求用最少的資金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質的人才。
作者:程玲單位:四川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