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
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后,財務會計正面臨著以下難題:一方面財務報表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逐漸降低,其次,財務會計的計量與確認技術及財會工作的本質使得眾多項目難以進入財務報表確認,只能在財務報表外披露,導致表外披露的信息量激增,甚至出現信息過載,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信息未得到披露,因此,未來財務會計應在鼓勵表外披露、強化自愿披露的同時對表外信息進行科學的規范。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是指將財務會計確認的條件進行分解后,形成的五個層次,其分別為:
(1)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可定義型均符合要求。
(2)可計量性、可定義性與相關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還存在問題,如人力資源、客戶滿意程度等支出。
(3)相關性、可計量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與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客戶滿意程度支出。
(4)可靠性、相關性與可計量性符合要求,而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企業競爭優勢、企業戰略風險、企業市場占有份額等。
(5)只有相關性符合標準,其他項目均不符合,如企業智力資本價值、持續經營價值等。該模式的特點在于淡化了財務會計的確認內涵,認為確認無需被過分強調,將其視為財務報告體系中核心層次與非核心層次的分界。
二、會計準則的發展趨勢
1.會計準則的制定。FASB制定會計準則的規則導向模式一度是各國爭相仿效的對象,然而,一系列財務丑聞使得該會計準則制定方式受到了質疑。FASB也迅速作出反應,頒布了相應的意見征求稿。筆者認為,美國尚未具備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制定方式的可靠條件,想要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還需要董事會、企業管理局等部門的通力配合。且不論是概念導向,還是規則導向或原則導向,都無法妥善的解決利益沖突,會計準則的指定方式與監管問題應分開考慮,其性質不應受該因素的影響。會計準則的導向和制定方式應采用規則導向還是原則導向,應在長期實踐后才能得出結論,若武斷的以美國為標準跟進,很可能會考慮不周。規則導向與原則導向間并非水火難容,知識規則導向往往體現為原則導向的具象化結果,而原則導向實質上為規則導向的抽象畫表現。因此,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先考慮以上兩種導向的優缺點,并根據自身經濟環境特點與財會人員的專業水平,對可能出現的優缺點進行揚棄。
2.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貿易壁壘的逐漸消除,全球經濟的交互性也越來越強,財務報告作為企業間交流的語言,其地位也隨著全球經濟交互性的增強而水漲船高。通過財務上所記載的會計信息,企業在某個時期內的經濟狀況、現金流量與經營成果得以體現,對社會資源的流動與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貿易組織的促進下,各國經濟間的來日益密切,全球經濟正在走向一體化,區域經濟合作、資本市場國際化與跨國公司的發展也使得會計語言不僅要在某單個國家內使用,還應在全球范圍內通用,因此,對各國會計和會計準則進行協調成為必然趨勢。為此,IASC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轉移會計準則的制定目標,將重點放在加強協調上,以增加不同國家與地區間財務報表的協調性,致力于將IAS修改為最高水平,對投資者真正實用的準則,成為國際公認的會計原則。美國以其成熟的資本市場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角力中曾一度占據優勢,IASC所制定的會計準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會計準則。隨著一系列上市公司丑聞的發生,美國在此方面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的制定,也必將更加綜合的考慮更多的國家與地區的會計準則,以實現對各國家與地區經濟的協調。
三、結語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自出現便一直在變革,當前的財務會計與財務報告早已明顯區別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然而,無論是怎樣的變化,其最終目的都在于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各國間經濟的來往,我國財務會計和財務準則的發展趨勢與制定原則,也應立足與這個目標,并結合國民經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作者:馬麗紅單位: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電部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