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管理新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將使知識經濟的大潮更加洶涌,在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迅猛發展的歷史巨變中,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已受到嚴重沖擊,現代財務管理面臨著挑戰與創新。
1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1.1風險理財已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現代企業的理財中,人們已普遍意識到籌資有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投資有風險,但對知識經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決策風險、存貨風險、開發風險、貨幣風險、投資風險及怎樣去衡量和防范風險卻意識淡薄。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使企業更好追求創新與發展已是財務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1.2現有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決策需要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因素主要依賴廠房、機器、資金等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譽、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將會大大提高。而現今財務管理的理論與內容對有形資產的管理論述較詳盡完善,對無形資產涉及較少,在現實財務管理活動中,許多企業往往低估無形資產價值,習慣通過擴大廠房、增加設備等方法進行資產營運,而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因此,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資決策的需要。
1.3現有大多數財務機構的設置與財務人員的素質嚴重妨礙著信息化、知識化理財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以快、準、全的信息為導向,數字化技術、信息高速公路將使企業的交易、決策信息在瞬間完成,“媒體空間”、“網上實體”使經濟活動的空間變小,這就決定了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能力、敏銳的處理接受信息能力、創新科學理財方法的能力;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應是管理層次及中間管理人員少,強調結構創新,具有靈敏、高效、快速的特征。
2財務管理的創新
2.1樹立人本化理財觀念,充分協調好各相關利益者之間的財務關系目前我們雖然很難使“利益相關者”合作產權制度一步到位,但企業的每一項經濟活動都是由人發起、操作和管理度,因此,重視人的發展與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趨勢和客觀要求。
第一,財務目標多元化。知識經濟的到來,擴展了企業資本范圍,改變了企業資本結構,物質資本與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發生重大變化,物質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相對上升,且人力資本將成為決定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是決定社會財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財務目標不僅要考慮財務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債權者的償債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會經濟貢獻最大化、社會公眾的社會經濟責任和績效最大化的財務要求,更要考慮人力資本所有者(經營者與員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參與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財務要求。第二,財務責任社會化。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企業既要考慮資本投入者的財務要求,又要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的財務要求,并在這兩種財務要求之間謀求均衡,把企業的社會責任納入財務目標體系是“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的必然選擇。第三,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評價指標。知識資本應是指市場價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在傳統的財務會計中很難反映此值,例如英特爾、微軟等高新技術企業股票上市后,其市場價值比其帳面價值高出3—8倍,而我國有些上市公司雖然帳面價值巨大,但其市場價值卻每況愈下。因此,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建立起對知識資本價值進行評價的財務指標已是必然,可以反映一個企業今后的發展潛力及趨勢:
2.2強化風險管理,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市場經濟的機制客觀上使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與可能,而這種可能性在知識經濟時代會更大。因此,企業財務人員必須有正確的風險觀,善于捕捉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有預見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一,強化風險管理。首先要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及時調整財務人員適應新環境的知識結構,使他們能夠具有及時捕捉風險、衡量防范風險的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網加強調查研究,運用科學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預測,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減少和避免因投資失誤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損失。再次,須改進無形資產價值補償方式,由于在高新技術產業與無形資產上的投資及取得超額收益的時間、數額很難測定,用于它們的投資風險遠遠大于固定資產投資,因此,僅僅要求無形資產在有效期限平均攤銷,無疑增加了對高新技術產業與無形資產投資的風險性,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對那些技術進步快、對國民經濟具有重大促進意義的無形資產采取類似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進行攤銷。第二,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由于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均越來越快,這就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哪個企業在信息和知識共享上搶先一步,便會獲得競爭的優勢。但又由于信息的網絡化、科學技術的綜合化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又必然要求各企業之間相互溝通與協作,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因此,企業財務人員在作財務決策與日常管理中,既要能善于抓住機遇,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從容應付風險的挑戰,趨利避害i又要能靈活處理和協調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促進競爭與合作相統一,以增強企業自身及其它企業抗風險的能力,使各方的經濟利益達到和諧統一。國際上如美國IBM與日本東芝公司的聯盟、美國通用電氣與歐洲西門子的聯盟等,就是很好的例證,他們這種競爭加聯合的浪潮,沖擊著我們現有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模式。
2.3創新和調整財務管理理論與內容,把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知識經濟的到來,使無形資產成為企業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資對象,我們應該創新財務管理理論、改進和調整財務管理中忽視無形資產投資及其決策評價的內容,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傳統的投資方案決策主要以有形資產的財務效益為主,評價的重點放在物耗與人工的節約上,而在以智力資本投入為主的知識經濟時代,投資決策的重點應以無形資產為主,效益評價的標準應從企業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出發,以是否給企業帶來人力資源積累、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及持續發展的動力為杠桿,制定具體反映無形資產投資效益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