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有限西化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政治經濟學雖然無法指導當前的中國社會經濟的現狀,不過由于屬于蘇聯的教條主義,我們應該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統一起來,使之為融洽地指導我國的改革和發展。雖然,西方經濟學為人類發展做出的貢獻是很大的,而且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有用,但是對于無限西化論的觀點并不科學。第一,西方經濟學的論點的建立,是圍繞著制度完善的經濟發展規律來開展的,東西方文化習慣及相適應的經濟制度不同,不可以完全照搬。另外,西方經濟學自身也在不斷改革和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學的發展也需要一定的現狀分析。因此,有限西化論的思路是正確的。中國政治經濟學應該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同時也要借鑒西方經濟學的優勢,這樣不僅可以鞏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地位,同時也能夠結合有中國特色的時代背景,發展和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盲目的將西方經濟學直接“嫁接”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上,也會導致主次不分,創新不足等原因,甚至會因為是“四不像”而嚴重阻礙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健康發展??梢?,中國政治經濟學不能走無限西化的道路,也不能走嫁接式的有限西化道路,我們的出路是走相融合的道路,這才是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出路。
二、發展中國政治經濟學需要考慮主體性和國度性
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第一要分析“什么是政治經濟學“,最普通的解釋:政治經濟學屬于一門以人們的社會關系為基礎的科學,也就是分析經濟關系的發展,它論述了人類社會在不同階段上生產和分配的關系。馬克思著名著作《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這樣講到“我在著作中研究和闡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有與之它相匹配的的生產關系?!逼鋵崒τ谡谓洕鷮W這樣的解釋并不全面,只是說明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內容。而實際上,政治經濟學由“誰來研究”才是政治經濟學的主體問題。雖然《資本論》的序言中的這句話提到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但是《資本論》的內容主要是將的無產階級的利益和特點。在1843年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內容中,提到關于自己的立場是無產階級;而從研究政治經濟學開始,馬克思就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強調勞動經濟,它闡述了自己對于政治經濟學的看法,他覺得自己和傳統政治經濟學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不同點就是:他批判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體制,而且是以工人階級的角度出發的。
所以,“什么是政治經濟學”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研究人不同,研究的對象也就不同,闡述的答案也不同。其實,“什么是政治經濟學”屬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之一,而且闡述了問題主體性。由于生產關系的實質屬于利益關系。對此,如果把政治經濟學作為“特定階級對階級利益的闡述及經濟矛盾的理論”必須要全面的研究中國政治經濟學主體性和發展思路,也就是“誰在研究”的問題,誰就代表自己的階級利益。因為經濟發展的執行者是人,經濟矛盾就是人和人的矛盾。人與人發生矛盾,就表示他們的主體與立場不同,階級利益也不同,自然研究的答案也不同。經濟問題影響著很多利益關系,不同的利益關系對經濟問題的認識也有差異,解決的方法是相沖突的,經濟矛盾就是各種經濟利益關系的綜合。所以,我們研究“什么是政治經濟學”這個問題,就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主體性。西方經濟學講到經濟學是“純技術”“純理論”,沒有階級性,研究的內容也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的?!拔鞣浇洕鷮W是不是有主體性”是很多人研究的問題之一。
其實他們研究運用了假設,假設沒有階級性,而假設的背后其實是資本主義者的個人利益,所以西方經濟學是有更強的主體性,但與馬克思的無產階級理論不同,它是資產階級者的代表,所以使人辨不清是非。還有,“什么是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是我國政治經濟學發展思路中的主要研究問題。政治經濟學屬于社會科學,世界各國都在研究,世界各國研究的范圍的依據是每個國家的特殊性的政治經濟學。從階級矛盾出現之后,國家是社會主義的一個關鍵內容,國家不僅代表了政治,同時也代表了經濟,它也影響著經濟生活中的每個行業和單位,經濟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國度性,這也影響了政治經濟學的國度性。其實,不管是政治經濟經濟學發展的早期到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萌芽階段,還是馬克思主義和列寧政治經濟,研究人研究經濟學都受到國度性的影響。中國是世界大國,必須認可與堅持我國國情需要的經濟政治學,只有這樣,政治經濟學才會發作。中國的經濟矛盾很明顯,而且很特殊。主要表現在不一樣的經濟矛盾和我國人們的立場和利益。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特殊性,同時還有一定的理論觀念和方法,參考國外經濟成就的過程中,也要對自己的經濟矛盾進行分析和了解,這樣才可以提出更合理的針對中國經濟矛盾的觀點和理論。因此,中國政治經濟學是中國人五千年的思想產物,是中國每一個階級對中國矛盾提出的觀點和特定階級的利益概況。分析“什么是中國政治經濟學”就是研究什么是政治經濟學的國度性,這個問題是中國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根本和立足點。
三、形成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新思路
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新思路是以中國的經濟矛盾為分析對象,運用科學的理論觀點研究中國經濟矛盾,總結概括它的主體,正確的階級中國這一特定的主體認識,真正不一樣的經濟矛盾。
(一)新思路要求要明確勞動者的重要地位
人類社會在任何階段,社會中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其實都是勞動者得到的,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勞動者的范圍一直在增加。社會主義是一個勞動的社會,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是勞動者的經濟學。從這個說法上來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對于勞動者的概念作了延伸,不只有“生產要素”和“資源”,還加入勞動者的就業關系、勞動者的地位、勞動者的技術能力等內容。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需要,也表現了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
(二)辯證的看待中國不同時期的經濟思想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經濟學在這五千年中形成、不斷發展。之間不斷的吸收和借鑒外國的經濟思想和經濟理論,繼承和批判我國的經濟思想和經濟理論;期間也形成了各種經濟思想,具有明顯的雙重性:積極性和消極性,這兩個觀點沒有明顯分界,而是混為一體,有的優點也是缺點,比如重義輕利、重視整體觀念等,因此需要用辯證的論點來研究,不能批判所有的觀點,對一些有幫助的觀點要吸收與借鑒。我們經常聽到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近代西方經濟學都是國外的經濟學。借鑒西方經濟學要分析很多因素,而馬克思主義我國一直堅持借鑒。主要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不同的,前一個是原則,是思想,必須借鑒;后一個是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警句、原文或者總結,由于時間、地點不同,如忽視了這點,就有可能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做教條主義。
(三)注意核心觀念的規定和發展
在研究中國特有經濟矛盾的時候,需要利用科學抽象法,對大量的現象資料進行研究、總結、對比,總結其定義。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馬克思抽象出剩余價值的重心思想,以此為中心進行分析,從而形成合理的論點。形成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同時也要存在自己的中心論點。從這個核心觀點上需要以中國特有經濟矛盾為本質,并不是對外來經濟學的演示。比如,“剩余價值”用“剩余產品價值”代替,“資金”作為“資本”,導致社會主義經濟矛盾的本質要求沒有辦法實現。而人們利用傳統的方法,比如在社會主義的中國,闡述“資本主義復辟”這種方式是不可能將社會主義特有的經濟矛盾體現出來的。
(四)利用數學方法為基礎對性質進行論述判斷
經濟事物的發展是量和質的結合,定量分析必須依靠定性認識來完成,定性認識到定量分析過程就是認識的過程。定量分析需要運用數學方法創造出更多的經濟理論,確保邏輯推理的準確性,避免經濟關系中的不穩定性,最后在相關理論上表面觀點;數學表達具有一定的文字觀點,從簡化經濟分析為主,從而避開沒有意義的爭論,所以,整體上對經濟學家的工作效率提高是有幫助的。不過數學方法需要參考經濟矛盾為主題,由于經濟學屬于社會科學的分支,也是人類活動中的經濟現象和行為的體現。人類活動是受到道德、歷史、文化、關系的影響,無法統一的利益數字公司推導出來。將經濟學看做抽象、復雜的科學,其實就忽視了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的特點。
四、總結
總之,中國政治經濟學的探究和發展,主要在于經濟矛盾為研究對象,考慮其主體性,按照主體觀念,進而明確研究的核心和范疇。這些內容不可以全部照搬國外發展經驗,也不可以從舊的理論觀點中照抄的來,只可以通過深入分析、反復論證才可以形成。
作者:朱珍珍單位:晉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