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方經濟學媒體教導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理論教學講解
案例教學對教師素質要求較高,教師必須在正確選題的前提下,具備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案例的綜合運用能力。要將案例所聯系的基礎理論先講解給學生,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案例布置
教師可從案例庫中選取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案例,交給學生在課余時間分組討論,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做準備。這里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案例條件。案例不宜過多,兩到三個是適中的選擇,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過于分散。第二,學生條件。學生的課前準備在于對教材的預習,結合教師初期的理論教學講解,在案例的討論中,嘗試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
課堂多媒體匯報
學生經過課余時間對案例的充分討論,會形成若干種觀點與結論,這些內容在課堂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針對一些復雜的案例,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恰當的解決方案。
教師點評與擴展
點評歸納是對多媒體案例教學階段性的概括與提升,教師可以對經濟案例匯報做出評價,指明其中的關鍵性問題;也可以指出學生在分析和討論案例中的成績與不足,進行彌補性講解;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受到更多的鍛煉。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擴展,做到一個案例解決一類問題,而不是一個問題。
多媒體案例教學的應用實例
以西方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知識點:“需求價格彈性”為例,來看多媒體案例教學的應用。
1提出案例,引發思考
教師可將2011年山東白菜價格暴跌,農民遭遇賣菜難的案例列舉給學生,將“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問題提出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提出以上問題時,教師要結合現實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有關的某些觀點或重要背景,讓學生更明了學習問題的現實意義。
2分析案例,詮釋概念
接下來,教師要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請他們派代表分別發表解決這一問題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自發地思考造成農民收入減少的原因,并提出各種解決農民收入的建議。在充分了解與討論了農民收入減少的基礎上,教師以直觀的圖形為基礎,介紹了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與公式,指某商品需求量相對變動對價格相對變動的反映程度,即在概念解釋完畢后,讓同學們來分析白菜的需求價格彈性特征。多數同學都能得到白菜需求彈性較小的結論,即價格下降,不會引起人們需求量過多的增長。接著,分析了農民收入的兩個影響因素,即農民收入=蔬菜價格×蔬菜需求量,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蔬菜的供給將會大大增加,如圖1中,供給曲線S將移動的S''''的位置,蔬菜價格將由P1大幅度下降到P2,而需求量僅僅小幅度由Q1增長到Q2,從而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結果。
3回顧案例,解決問題
在分析了白菜的需求價格彈性后,將農產品擴大到小麥,發現盡管同為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都很小,但較之菜農,糧農的收入波動卻很小,甚至還有穩步提高的趨勢。由此引出“小麥的支持價格”這一與需求彈性相關聯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思考小麥支持價格這一惠農政策實施的必要性與操作過程(如圖2),所謂支持價格,即政府會在小麥供給增大的年份,以高于市場均衡價格Pe的水平—P0來收購小麥,這樣,就使得糧農的收入趨于穩定。同樣的政策,是否也可以推廣到包括白菜在內的蔬菜與水果等農副產品。另外,學生還自發地提出了解決“菜賤傷農”的其他政策措施。
4總結案例,拓展思維
這個問題的講解完畢后應及時布置一些靈活多樣的習題檢驗大家對該知識點的吸收消化情況,也作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比如可以要求同學以需求價格彈性較大的商品為例(如奢侈品),分析薄利多銷的市場策略等等。
作者:唐秀偉李偉單位: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