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投資驅動型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通過廣義灰色關聯系統分析方法,分析富寧縣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結果表明富寧縣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投資驅動特征。投資帶動富寧縣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投資后勁不足、投資結構失衡以及投資來源單一的問題。新常態下處于經濟轉型期的富寧縣不能簡單否定投資驅動型經濟發展模式,而是應當在肯定投資對經濟發展起積極作用的同時,提升投資驅動質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
關鍵詞:新常態;投資驅動;縣域發展經濟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由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新常態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富寧縣作為云南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縣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研究新常態下富寧縣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有利于富寧縣經濟經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新常態下富寧縣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分析
分析新常態下富寧縣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主要分析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可以采用對樣本容量和數據的分布規律沒有嚴格要求的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用各因素對應的序列之間的幾何關系,來分析同一系統中因素之間的關聯度。序列的幾何曲線形狀越接近,因素之間的關聯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1]本文選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中的廣義灰色關聯分析。這種方法研究兩個序列絕對或者相對增量間的關系,用兩個序列對應的折線中間所夾的面積大小來度量兩個序列所代表的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大小。廣義關聯度包括灰色絕對關聯度、灰色相對關聯度、灰色綜合關聯度。[2]這種關聯分析既可體現折線間的相似程度,又能反映相對于初始點的變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是比較全面地反映序列之間聯系緊密程度的指標。[3]對經濟發展影響因素進行灰色關聯分析,首先要選取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數據序列和影響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行為序列,各相關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用灰色關聯度來表示。灰色關聯度越大,說明影響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越強,反之越小。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確定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最終分析出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一)灰色關聯計算步驟第一步,計算灰色絕對關聯度。
(二)指標的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這里我們選擇可比價GDP作為衡量縣域經濟發展情況的指標,用表示。縣域經濟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農業發展水平、工業和建筑業發展水平、服務業發展水平以及政府干預、資本投入、進出口、城鎮化水平、勞動力投入等方面是主要影響因素。本文選取“第一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反映農業發展水平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第二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反映工業和建筑業對縣域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反映服務業對縣域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占GDP的比重”作為反映政府干預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作為反映資本投入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作為反映進出口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城鎮化率”作為反映城鎮化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選取“年末單位從業人員和鄉村從業人員數之和占總人口的比重”作為反映勞動力投入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指標,用表示。
(三)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根據廣義灰色關聯度計算公式和表1的原始數據,運用灰色系統理論建模軟件,可以計算出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政府干預、資本投入、進出口、城鎮化以及勞動力投入與富寧縣經濟發展水平的灰色關聯度,從而可以確定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四)結論可以看出,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占的GDP比重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占的GDP比重與富寧縣可比價GDP的灰色關聯最大,分別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這說明政府干預和資本投入因素對富寧縣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最大,富寧縣經濟發展主要靠政府投資驅動。從表3可以看出,2013-2015年,富寧縣投資率不斷飆升,兩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增長了24.03個百分點。與文山州的其他8縣相比,富寧縣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重最高(見表4),這說明富寧縣經濟增長出現顯著的投資驅動特征。此外,城鎮化、工業和建筑業,也是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灰色關聯度分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農業和進出口對富寧縣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不強,灰色關聯度排在最后兩位,這說明富寧縣農業和進出口發展比較薄弱,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二富寧縣投資驅動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
富寧縣經濟增長的投資驅動特征在2011年后表現得比較突出。2011-2015年,富寧縣投資規模快速擴張,2015年富寧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70.07億元,比2011年的20.27億元增長了2.46倍,年均增長36.35%。投資擴張極大地促進了富寧縣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以投資規模擴張為主要驅動力的經濟增長方式,也使轉型期的富寧縣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面臨著投資后勁不足、投資結構失衡以及投資來源單一的困擾和制藥。
(一)投資后勁不足近幾年來,富寧縣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富龍高速公路和換流站等大項目的支撐以及舊城改造、房地產項目的推進。這種依靠大項目推動的投資方式容易出現投資增長后勁不足的風險,重大項目建設投資完成,如果沒有新的大型投資項目支撐,后續的經濟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2016年富寧縣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明顯減弱,有省返項目1.34億,同比下降86.3%。2016上半年在庫5000萬以上項目個數同比減少1個,完成投資額同比下降45.9%。房地產開發也出現投資后勁不足的情況,2016年富寧縣房地產項目只有6個,上半年完成投資19273萬元,同比下降17.4%,降幅比1-5月份擴大1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項目自2015年5月份以來一直處于負增長,2016年以來全縣沒有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啟動。大型投資項目的減少以及房地產投資后勁的不足,導致富寧縣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滑,2016年富寧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77.72億元,經濟增速比上年回落2.49個百分點,五年來經濟增速創歷史最低。
(二)投資結構失衡受地區比較優勢和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影響,富寧縣投資主要依靠交通、電力、房地產、農業水利及一些小項目拉動,2016年上述幾大領域的投資占比高達63.85%,其中交通投資就占了32.53%。在重點項目中,帶動力強、成長性好、財稅貢獻大的產業項目偏少。固定資產投資是形成物質生產的前提和基礎,投資產業結構失衡使部分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而其他產業的發展受到抑制。[4]如果投資結構失衡的情況長期得不到改善,那么地區經濟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阻礙,這主要是因為投資過度集中于交通、房地產、電力等行業,客觀上就會減少高新技術產業、農林牧漁業以及教育衛生的投入,這些領域投入的減少將會影響科技、農業和教育等行業對經濟的帶動力,一定程度上給經濟發展造成不確定性。
(三)投資來源單一近幾年,富寧縣經濟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資和大型工程項目的推動,政府及其主導的資金構成投資擴張的重要資金來源。富寧縣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上規模的企業不多,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房地產項目建設、水利、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產生的一次性稅源和資源性稅源拉動,財政收入增長后勁不足,2015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還比2014年減少3000萬元。因此,依靠政府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也是極不穩定的,一旦財政收入出現波動,經濟發展將受到極大影響。
三對策建議
新常態下,實現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并不意味著經濟可以很快轉向創新驅動為主導的發展階段。投資是推動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投資驅動模式仍將持續很長時間,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5]因此,處于新常態下轉型期的富寧縣不應簡單否定投資驅動型經濟發展模式,而是應當在肯定投資對經濟發展起積極作用的同時,提升投資驅動質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
(一)提升投資驅動質量投資驅動質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投資后勁,提高投資帶動經濟發展的效率,提升投資驅動質量。首先,要深化體制改革,改變政府主導的投資活動,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投資和過度干預,讓發展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6]轉變政府主導投資的思維,關鍵是要抓融資模式的創新,最大限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增強民營企業的投資能力,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實現政府投入與民間資本的互相促進補充增加投資總量,增強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其次,優化投資結構。從富寧縣發展情況來看,農業發展基礎仍比較薄弱,產業化程度不高,加大第一產業的投資,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增強農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效果;工業和城鎮化也是富寧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工業和城鎮化發展緩慢,提高工業和城鎮化建設的投資比重,發展新型工業和新型城鎮化,增強工業和城鎮化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二)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新常態下,要求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逐漸下降;第二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上升,經濟進一步發展,第三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也開始上升。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規律。[7]2013年富寧縣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9.86%、34.88%,35.25%,2015年分別為26.93%、34.27%、38.08%,2015年與2013年相比,雖然第一產業的比重有所減少,第三產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第二產業的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下降,而且第三產業發展緩慢,這不符合產業結構發展演變的規律,說明富寧縣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有待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的優化,首先要逐漸降低第一產業的比重,提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其次要優化調整三個產業的內部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新型工業,進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參考文獻:
[1]劉效梅.福建物流能力與農業發展的廣義灰色關聯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65-68.
[2]劉思峰,黨耀國,方耕志,等.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第5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73-85.
[3]曹明霞.灰色關聯分析模型及其應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15-16.
[4]謝麗霜,韓宇哲.內蒙古投資驅動型增長方式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2(4):102-107.
[5]張惟佳.我國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戰略轉型分析[J].現代商貿工藝,2009(19):7-8.
[6]郭熙保,韓紀江.改變投資驅動型發展模式[N/OL].經濟日報,(2013-03-29)[2017-09-16].
[7]孫中剛,徐麗.北京市經濟增長灰色預測及相關產業的關聯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10):131-133.
作者:劉小燕 單位:文山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