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師注冊審核風險與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風險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的變動程度,是事物本身不確定性因素造在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日益復雜化,注冊會計及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要做大做強,注冊會計師就必須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風險管理。只有充分了解注冊會計師所面臨的風險的基本特征和產生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防范和化解所面臨的風險。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幾種風險
1審計失職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時沒有完全遵守審計準則,導致審計結論與事實偏離的很大風險。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風險,但也不容忽視,許多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就因這種風險而受到了損失。審計失職風險覆蓋的范圍,會隨著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加重而全面擴大。
2 審計職業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必須嚴格遵守審計準則,但仍不可避免審計結論與事實發生很大偏離的風險。審計過程中貫穿著審計注冊會計師職業判斷,審計人員不僅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進行再判斷,還要判斷使用什么樣的審計程序和方法更有效果。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受其對審計和會計準則的工作經驗、掌握程度、職業道德以及對特殊情況的認識能力的影響,很難用客觀的標準去規范化。這種判斷是在不確定環境下對將來要發生的未來狀況進行的判斷,必然存在著很大風險。另外,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對象相互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也會增加審計結論中的風險。信息不對稱現象和職業判斷的運用的存在,使注冊會計師審計職業風險不可能完全消除。
3 客觀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對審計風險的影響。隨著我國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審計單位的很多會計信息資料也越來越多,差錯和虛假的會計資料也多,注冊會計師失察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的種類和性質也在不斷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會計核算業務已經遠遠超出傳統的財務會計的內容,比如所得稅會計、租賃會計、破產會計、合并會計報表等新內容不斷出現,對這些復雜業務的處理,要比傳統的財務會計更具挑戰性,更容易發生爭議,也為注冊會計師審計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4 注冊會計師審計時采用的審計方法本身存在著不足。現代審計方法強調審計風險和審計成本的均衡,所采用的審計程序以允許存在限定的審計風險為必要前提,并且分析性復核方法和抽樣審計方法的應用貫穿于整個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中,因而審查的結果必然會帶有一定的誤差。雖然抽樣理論已研究很深,但具體應用到審計中來,注冊會計師還是沒有十分把握確定所抽取的樣本就能代表整體,主觀的結論與客觀的事賣之間的偏離總是存在的。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幾種風險防范
1 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會計師事務所在內部應該注意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在招聘注冊會計師時,嚴格把住人員的勝任能力,不具備條件的不能聘用。另一方面,應注意對現有注冊會計師每年不斷地進行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隨著我國經濟成分的不斷復雜化,新政策新規定不斷的更新,審計對象和內容也就時常變化之中,所以應形成一種繼續教育制度,讓每個注冊會計師都有機會吸取更新的知識,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本身的業務能力。
2 注冊會計師必須要嚴格遵循審計工作準則。注冊會計師應嚴格遵循審計規范,來制定慎密的審計實施方案的審計工作計劃,注冊會計師要認真進行審計工作前的準備,實施中必須保證審計工作質量。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工作各程序有規范的管理,做到注冊會計師審計程序合規合法、內容完整和方法恰當。如果對企業資產、損益、負債等其他相關審計,除對企業會計六要素財務上的正常審計之外,注冊會計師還得考慮被審計企業的生產操作流程、核算體系、產品銷售、物流管理等整個環節進行全方面的調查,以保證在審計程序和審計內容上的連續和完整性。作為審計組長應對組員的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目標完成情況實施必要的檢查和監督,審計組長發現審計人員出現問題就必須要及時糾正。
3 分清楚被審單位的會計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注冊會計師在與被審計單位簽訂約定書時,必須寫明委托方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等相關內容,并要求被審計單位全部審計業務均要求管理當局提交一份聲明書,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虛假證據。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等相關機構應從保護注冊會計師利益為出發點,使法律界能夠認同審計責任的界定標準,幫助注冊會計師反擊那些以特殊目的對注冊會計師責任的訴訟,進而影響法律機構區分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和被審計單位責任的區分。
4 要大力注冊會計師保障制度。必須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承受能力,如今我國已經對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了審計風險基金制度,在某種意義上緩解了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壓力和突發責任,但是由于各事務所的風險基全提取比例不同,存在相當大差異,因而完全有可能出現注冊會計師實際承擔的賠償大于風險基金的情況。為此,我國應盡快參照歐美發達國家建立風險責任保險制度,以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