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家管理經濟視角下經濟法現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經濟法的概念出現得比較為晚。1979年6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五屆二次會議的官方文件提出要制定經濟法,直到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將經濟法確立為我國法律體系中七大法律部門之一,經濟法因此成為獨立的法學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法律相比,我國經濟法存在著獨特的現象,通過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國家管理的經濟思想是造成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由此指出了我國經濟法的發展方向。
一、我國經濟法的特點
與我國其他部門的法律相比,經濟法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經濟法研究比較繁榮。在西方的法學研究中,對理論法的研究相對繁榮,西方國家把法學研究的重點放在社會保障法和民商法上,對經濟法的研究比較少。在我國正好相反,我國對經濟法研究得比較多,而對理論法的研究相對要少。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的課程中,還設置了經濟法專業,這種現象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因此,我國的經濟法發展較快,研究比較繁榮,在法學中的地位較高。
2.我國的經濟法體系比較完善。在世界經濟的經濟法體系中,我國的經濟法體系比較完善,但是其他方面的法律體系則與英法等國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會保障法和民商法的研究上,比不上大陸法系的國家,對行政法和憲法的研究,也落后于英國、法國和德國。但是我國對經濟法的研究相對比較成熟,研究的水平也比較高,我國經濟法體系也更加的科學和嚴謹。國外對行政法、商法和刑法的研究比較成熟,英法等國雖然有關于經濟法方面的法律規范,但是并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而我國關于經濟法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出版了很多的相關著作。在20世紀末,我國已經出現了各種經濟法流派,比較典型的有“國家干預說”、“宏觀調控說”、“國家調節說”等流派。這些流派把握了經濟法在調節國民經濟方面的作用,理清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我國經濟法的影響不斷擴大。經濟法法律體系還得到很多國家經濟法學者的高度評價。
3.與我國其他法學部門相比,經濟法的原創性較強。我國的行政法、刑法和民商法多是從西方借鑒而來,民法體系大致是借鑒與大陸體系,商法體系借鑒德國體系,刑法借鑒與前蘇聯,行政法受西方分權思想的影響,這些借鑒的法律根基不穩,原創性不足。經濟法雖然也有借鑒,但是更多的是創新。在我國經濟法的形成過程中,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探索,最初是跟蘇聯學習,后來改向美國學習,之后又研究了其他國家的經濟法,但是這些都是他國的經濟法,不同于我國的國情,對中國來說,沒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中國的市場經濟不同于資本主義經濟,同時與蘇聯的社會主義集中經濟又一定的差距。因此,直接照搬他國的經濟法不利于我國的經濟法的改革發展,所以中國的經濟法必須走創新的道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我國經濟法的創新帶來了動力。雖然起步較晚,發展不成熟,但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二、以國家管理經濟思想微視覺分析經濟法現象
我國的經濟法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快,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經濟法是國家管理經濟思想的最好詮釋。國家管理經濟思想的發展,推動了濟法的發展。國家管理經濟思想的不同,經濟法的內容也會存在差異,在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把中國和前蘇聯等轉型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也可以把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法向比較,了解其中的關系。
1.將中國和前蘇聯等經濟轉型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管理思想與經濟法研究水平相比較。相關研究表明,西方國家的經濟思想經歷了3個階段:自由經濟、國家干預經濟和混合主義經濟。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出現了以亞當斯密為首的自由放任經濟思想,30年代出現了一場源于美國的經濟危機,自由經濟思想受到挑戰,凱恩斯主義大行其道。19世紀末,出現了一些新的經濟思想,認為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不是單純的私人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是政府參與的公私混合經濟。但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的經濟思想還是以自由放任為主。前蘇聯和中國(特別是80年代前的中國)的經濟思想與西方經濟思想存在很大差異。將國家管理經濟作為一種職責,由國家對經濟實行全面的管理,國家管理經濟的思想很發達。通過兩種經濟思想的比較可知,國家管理經濟的思想與經濟法的研究水平成正比。無論是前蘇聯還是我國,經濟體系與研究水平都要高于西方國家。
2.將西方國家之間的國家管理經濟思想與經濟法研究水平相比較。在英美等國,自由經濟思想最為盛行,即使在出現經濟危機以后出現的凱恩斯主義,也只是把國家干預作為應對危機的臨時對策。德國的弗萊堡學派認為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以及社會主義的集中經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理想的經濟是自由競爭加上國家干預,這一說法曾一度掀起了一些國有化高熱潮。兩種思想雖然都主張國家干預經濟,但是弗萊堡學派主張的是國家的積極干預,凱恩斯主義則主張消極的干預。日本的國家管理經濟思想受歐美兩個大陸思想的雙重影響,介于兩者之間,研究水平也在兩者之間。但是日本關于國家管理經濟的思想只是限于反壟斷法,研究水平落后于歐洲國家。由此可見,國家管理經濟思想對經濟研究體系和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三、我國經濟法發展方向
在我國經濟結構中,國有經濟占主導地位而不是主體地位,這是我國國家管理經濟思想的進步。而且,在今后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會逐漸向調節地位轉變,盡量發揮國有經濟的帶動力和影響力。國家能力經濟的本質在于協調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核心在于消除國家對經濟的過分管制,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與以前相比,政府對國家經濟管制已經放松了很多,但經濟依然難以徹底消除國家管制。國家的管制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過分的管制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消除過分管制是我國經濟法研究的重點。
四、結語
通過相關分析可知,經濟法的水平與國家管理經濟思想有著重要的聯系,總體呈現出正比例關系。我國實行的經濟管制必將引導我國的經濟法走向繁榮,但是過分的經濟管制會阻礙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也決定了我國經濟法的理論研究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可以看出,在經濟法的研究之中,國家管理經濟的思想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對促進經濟法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作者:丹姝 單位: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