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大學生慢就業指導對策范文

大學生慢就業指導對策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慢就業指導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慢就業指導對策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當代大學生畢業后出現了延遲就業的現象,他們畢業后并不立即參加工作,或是旅行,或是從事公益,總之不著急就業,而是等到有合適的機會,或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再安定下來工作。這一現象被稱為“慢就業”。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高校教育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社會供需矛盾尖銳、大學生未來預期與就業現實存在著偏差、大學生就業能力欠缺和大學生目標定位不準確。因此,高校應該合理設置專業與加強就業指導,深化高校培養的“供給側改革”。同時,大學生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關鍵詞:大學生;“慢就業”;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深和高校就業改革的深化,以及社會就業方式的多樣化和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越發嚴重,致使部分大學生選擇“畢業待定”這一模式,自愿或被動成為“慢就業”族。作為一種新的擇業觀,“慢就業”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一面,“慢就業”人群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慢就業”現象有著復雜的成因,既有高校、社會等方面的客觀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主觀原因。因此,解決“慢就業”的問題,需要高校、社會、家庭、大學生的共同努力。

一、“慢就業”的含義及現狀分析

1.“慢就業”的含義。“慢就業”是指一部分大學畢業生既不急于“畢業即工作”,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游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進行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的一種現象[1]。畢業后,一部分學生或是旅行,或是從事公益,總之不著急就業,而是等到有合適的機會,或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再安定下來工作。2.“慢就業”的現狀分析。自我國大學生就業機制改革以來,大學生就業競爭非常激烈,高校學生畢業能否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工作一直是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熱點話題。長期以來,社會、高校、家長乃至社會媒體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輔導高校畢業學生實現快速就業這一難題上,他們經常語重心長地勸大學生們找工作不要挑肥揀瘦,可以選擇“先就業再擇業”這一方式。然而,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思想進一步解放,“慢就業”成為部分學生的選擇[2]。“慢就業”這一現象是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觀念發生轉變的一個重要表現。“慢就業”更像是人生未來藍圖策劃中的一個有目的、有安排的空檔。在這個空檔期間中,畢業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認知社會,與社會交融相通,為以后漫長的工作生涯積累起滿滿的元氣。“慢就業”不是輕易做出的選擇,畢業大學生應該三思而后行。畢竟每個畢業生都必然回歸人生本來的軌跡,通過工作實現來自身價值,暫停鍵不能一直持續下去。

二、“慢就業”現象產生的原因

1.高等教育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受我國畢業分配制度的長期影響,高校專業設置逐漸呈現出穩定性、相對靜態性的特征。但是,新時代的市場經濟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時刻發生著各式各樣的變化。在多變的市場需求下,我國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明顯滯后于時代需要。由于所謂的“熱門”專業的擴招速度遠大于社會實際需求的增長速度,幾年以后,市場對于“熱門”專業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少,那些以往“熱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會被滯留下來,被動成為“慢就業”一族。2.社會的供需矛盾尖銳。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與社會有限就業崗位之間的沖突[3]。就業市場的有限需求,面對每年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不可避免地出現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慢就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不僅取消了大學生分配計劃,高等院校不斷擴招,21世紀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我國這一政策的出現,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可是社會供應的就業崗位數量變化并不大。盡管近年來,社會就業崗位不停地增長,但與快速增加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相比,卻顯得有些無力,社會新興崗位數量遠遠少于大學生的增加的數量,這造成很多大學生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這一形式。3.大學畢業生未來就業預期與現實就業狀況存在偏差。眾所周知,“學而優則仕”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文化傳統,從事公務員、進入國企等人事單位,一直是畢業大學生的首要選擇。這些職位不但穩定、福利待遇好,并且將來發展前景好。而小型企業或私企,不僅工資沒有穩定保障,福利待遇也沒法保證,最重要的是不能確保一輩子效益。如相關報道指出,2008年我國首次在石市地區出現“用工荒”現象,次年發展到珠江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大學畢業生對自身未來就業預期偏高而延遲就業,而他們的根據往往只是憑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分析判斷的,不可避免地對當前社會就業形勢認識不足,以至于求職過程中常常挑三揀四、駐足觀望。不僅如此,他們的求職要求也不愿意根據我國當前就業形勢的變化而發生相應改變,而是采用等待的方式來慢慢尋求自己夢寐以求的崗位,逐步變成“慢就業”的群體。4.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欠缺。用人單位最重視的就是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因為這是一個人品質的體現。高校畢業生往往處于青年時期,喜歡追求自我、張揚個性,而用人企業由于是一個團體,出于管理的需要,他們往往最不滿意的就是畢業大學生追求的個性和自主,因為這樣的他們常常喜歡打破常規、挑戰權威、不服從管理等,再加上他們行為激進、耐心不足、忍耐力低等缺點,企業一般不愿意接收這樣的人才。而那些責任心強、熱愛事業、敬業奉獻、踏實耐勞、心理承受能力高、集體榮譽感高等恰恰是用人企業最為看重的基本素養。當代大學生這一性格特點與企業團隊規劃背道相馳,導致部分企業并不想接收這些剛剛畢業的大學青年,這也是他們選擇“慢就業”的一個外在推力。5.目標定位不準確導致大學生擇業觀出現偏差。導致高校學生選擇慢就業這一形式的的自身因素主要有:第一,當前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各種傳媒方式共存的時代,高校畢業生價值觀的產生和發展都時刻受我國社會的不斷變化而發生改變,這些學生很輕易就會被周邊的環境干擾和影響。于是,他們在自尊心和社會就業狀況的雙重干擾下,在就業過程中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就業選擇,進而產生一些從眾的行為。第二,大學畢業生受就業形勢的影響,他們大多很難快速地轉變自身角色,很多學生常常手足無措,自身安全心理承受能力嚴重降低,從眾心理和依賴度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第三,缺乏理性、客觀、科學的未來職事業規劃,對自我以后的發展考慮不夠全面,而且,在面對就業選擇時卻展現的很隨意。因此,一些大學畢業生由于缺乏正確的擇業觀,總想尋找待遇好、體面輕松的工作,但現實卻是難以如愿。這樣,這些遲遲找不到工作的人,也無形中成為“慢就業”一員。

三、針對“慢就業”現象的對策建議

1.高校合理設置專業與加強就業指導。高校專業設置并非是隨意安排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依據社會和國家需要,通過嚴謹的評價機制和設立辦法產生的。而高校在我國的主要功能就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合適的人才,所以,其專業設置也必定由原來的保守變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貼近社會,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高校專業設置由于其獨特的作用和地位,決定其不再是單向空間思考問題,而是從我國和社會各方面需要來決定是否設置某一專業,其與社會聯系度越來越密切。一方面,高校的應用型專業調整趨勢要靈活甚至超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及時淘汰大量不符合社會需要的低價值課程,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社會工作和企業,讓他們提前熟悉公司崗位對就業者能力、知識和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以便他們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和知識積累。2.深化高校培養模式的“供給側改革”。第一,政府要建立并完善市場信息體制。第二,高校要設立專門研究社會需求的部門。第三,高校設置專業要揚長避短。高校培養人才應該以社會需求為標準,但并不是一味迎合社會需求。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所長之處,高校要根據自己的特色和長處,將其與社會需求巧妙結合起來,以便能既適應社會需求又能發揮自身特色,不被社會束縛。這樣,畢業的大學生才能利用學校的專業優勢,得到社會的認可,為自己就業增加競爭力。所以,完善高等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可以從政府要建立并完善市場信息體制、高校要設立專門研究社會需求的部門、高校設置專業要揚長避短三個方面入手,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掛鉤[4]。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學生所學才能和社會需求展現的錯位是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一個無形推手。面對這一情況,首先,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報考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志愿,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報專業的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是否吻合,理性分析選擇適合自己和社會的專業。除此之外,高校要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指導,使他們打好扎實基礎,提高專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其次,教師上課也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防止出現“學而無用”現象。一部分大學生并不是沒有理論知識,而是因為實踐少,無法把理論和實際有效結合,導致他們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被迫選擇“慢就業”這一形式。最后,學校也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社團活動,促使他們去深入了解社會,以便畢業后能盡快融入社會。高校要強化校企合作、鼓勵創業、完善就業指導體系等,以此鼓勵大學生就業,進而促使更多的畢業大學生就業。4.對大學生的擇業觀進行正確引導。大學生擇業觀的多樣化與社會就業形式的多樣化相適應,在承認擇業觀多樣化的同時,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高校畢業生應盡早制定適合自己的合理的職業規劃,為自己未來發展制定奮斗目標,在“待應該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機”的這段時間里,要不斷學習實用技能,找到自己與現實的差距,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朝著規劃的方向不懈努力。另外,“慢就業”的沉淀期不適宜太長,不能讓自己養成宅家啃老的習慣,導致整個人變得頹廢、慵懶,也不能故意拖延,因為時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停滯不前,就會跟不上時代節奏,甚至被社會淘汰。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就業指引,使他們做出理性、明智的選擇。學校和社會要積極引導畢業生擺正自己的位置,降低就業預期,做出理性分析,以便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模式,做出正確的就業預期和自我評價,進而讓大學畢業生自覺地調整未來就業預期。大學生也應該轉變觀念,正確擇業,一邊工作,一邊規劃未來,一旦時機到來,再尋求更高的生活質量。

四、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加深和就業形勢的緊張,一些大學生畢業后不立即工作,而是主動或被動成為“慢就業”一族。造成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成因復雜,主要是由于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存在著一定的錯位現象,社會的供需矛盾尖銳,大學畢業生就業預期與現實就業現狀存在著偏差,以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缺失,目標定位的不準導致擇業觀出現偏差。“慢就業”這一時期,應該是就業前的緩沖期。大學生畢業后通過一段時間應該來進一步地增強自身的能力,為找到更合適的崗位而做好鋪墊,而不能故意耽擱就業時間來助長惰性,成為啃老族。為了解決“慢就業”的問題,高校要加大供給側改革,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培訓,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家長要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擇業引導,大學生也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學好專業知識來適應時代的需要。總之,轉變“慢就業”這一形式,需要高校、社會、家長、大學生的通力協作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吳克明.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

[3]楊書超.新時代下大學生“慢就業”的辯證分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2):52-56.

[4]陳賀.“慢就業”背后的玄機[J].就業與保障,2015,(8):10-11.

作者:王雅芳 陳運普 單位:三峽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图片小说网| 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视频|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18一20岁一级毛片| 大陆老太交xxxxⅹhd|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色三级大全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男女|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www.一级毛片|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2019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国产一国产a一级毛片| 黄色a级片电影|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24小时免费看片|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好男人视频社区www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黄色片子|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