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選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結合山西省的實際情況,研究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山西產業集群,從而使區域經濟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和特色性。
關鍵詞:
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發展;山西
眾所周知,山西省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憑借此資源優勢,加大了對自然資源開發,以原材料輸出為依托,形成了能源重化工產品為主線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這種模式是有很多不利之處,它的投入高,而且產量低,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由于山西經濟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山西省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這些因素都不利于山西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山西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發展循環經濟不僅僅是中國國情的要求,更是山西省經濟發展的需要。循環經濟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中國經濟和山西省的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山西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省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山西省的經濟規模不僅不斷擴大,而且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轉變,它逐漸從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以工業發展為主的模式,同時第三產業也不斷地發展,使山西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山西省不完善的經濟發展理念,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給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的程度逐漸加深,速度逐漸加快。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1]。
1.1產業結構不協調山西省以豐富的煤炭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重工業,造成山西省的第一、二、三產業在山西國民生產總值里的比重嚴重失調。山西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之間的發展協調性不夠,總體來說,第一產業的基礎非常薄弱,以粗放的方式來經營導致第一產業的發展后勁不足。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在第二產業中,重工業的比重比輕工業的比重要大很多,以煤炭、冶金、化工、電力等原料工業和采掘業為主的重工業是山西省產業結構中的重頭戲。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很弱,不僅整個產業的基礎設施很落后,而且社會服務的體系也不健全,俗話說想要富先修路,在山西省的經濟發展中,交通設施的不完善給山西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是其發展的瓶頸。
1.2產業布局雷同山西省又作為一個老牌的工業城市,由于受到中國之前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的嚴重影響,使其產業布局很不合理,每個地區之間的產業結構都很雷同,一個產業群中也存在很多雷同,雷同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也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雷同的產業布局,會形成相同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不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流失,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污染。
1.3注重經濟的量而導致經濟無質一味地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絲毫不考慮環境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雖然經濟得到了發展,但是卻給多方面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是以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的破壞為代價換來的經濟發展,這種只講求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不講究質量的發展是不可取的。只注重速度還會導致整個生產的產品的加工程度低和產品結構的初級化等問題。
2山西省循環經濟型產業集群發展的措施及政策
2.1改善組織領導發展循環經濟就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作用,加強循環經濟型產業集群的領導隊伍的建設,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從而協調各方利益。加強層層整合,加強對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統籌,盡力減少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并結合山西省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政策意見以及實施方案,確保政策、措施和行動到位,通過切實推行循環經濟發展,從而切實促進山西省的循環經濟發展建設。
2.2健全政策機制為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山西省可以每年拿出一定資金,加強對重點產業循環經濟建設項目的扶持,從而緩解企業在進行循環經濟發展時的融資難的問題,并且給予優惠的銀行貸款政策,從而加大對循環經濟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等的研發、使用的支持。有了資金的支持才能更無憂地建設循環經濟。此外,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格限制高污染企業的建設,淘汰比較落后的產能,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和環保監管力度,并且充分利用國有土地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在使用國家土地的時候不能無原則,一定要嚴格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價標準》執行[2]。
2.3健全市場運行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因此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要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此外,政府要切實加強綜合協調能力。要加快政務環境的優化,行政審批的改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優惠政策得到認真落實。市場環境的優化,以及市場規范整頓,都有利于促進良好的經濟秩序,而且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加強執法隊伍素質,嚴格查處破壞投資環境的人和事。積極推進依法治省,從而搞好整個省的社會環境,為產業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法制環境。
2.4推進政策扶持1)產業政策。對循環經濟中的重要項目加大支持力度、適當放寬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的規模。2)財政政策。加大國家和省的財政投入,為山西省的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3)稅收政策。減免循環經濟中的企業的稅收,給予山西省的重要的發展循環經濟企業一些稅收的優惠,從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4)金融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給予金融上的優惠,為其提供優惠的貸款業務,加大對循環經濟產業群的財稅扶持力度。5)土地政策。將循環經濟產業群的有償用地費用用在進一步的循環經濟的建設之中,同時加大國有未使用的土地在循環經濟中的使用。6)其他的政策。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新的項目機制。
3結語
山西省現有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急需發展循環經濟來促進本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相應的措施和政策的扶持,加快本省的循環經濟的建設,從而促進山西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寧.山西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布局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06.
[2]楊靜.循環經濟型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9.
作者:蘇榮花 單位:孝義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