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集群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產業集群有利于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對產業集群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的基本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找出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同時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現狀分析;相關對策
1引言
產業集群是指相同的產業在某個特定的地區高度集中的一種產業的成長現象。產業集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其發展程度體現出了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產業集群中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的規模經濟、協同性、外部性等內部因素引發企業創新。對于傳統產業為主的集群中,企業通過網絡而形成的知識外溢與技術擴散效應,可以以極低的搜尋和學習成本對新技術進行學習和模仿這往往使集群中的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本文介紹了福建省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對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產業集群發展發展水平較低,不論是從產業規模、產業鏈完善程度、專業化層次技術創新能力等都還是處于較低水平階段。集群技術創新嚴重不足,這成為制約福建省產業集群的發展主要原因。針對造成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水平低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對策建議。
2福建省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及技術創新情況
2.1福建省產業集群現狀從總體上看,福建省已經初步形成的產業集群大概有60個,從產值上來看超過了4000億元,比重上大約占全省工業產值的54%。從地區分布上來看福建省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閩東南的沿海的泉州、福州、廈門等地區,尤其是在泉州和福州,兩地產業集群占了全省總數的45%。從局部上泉州地區的產業集群是福建省產業集群中發展最快也是發育最好的地區,特別是服裝紡織集群、石材產業集群旅游運動鞋產業集群等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相比之下民西閩中閩北地區的三明、龍巖與南平等地區的產業集群基本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從規模、配套設施以及競爭力上都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從表中可知目前福建省產業集群主要集中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制造三大產業,除此之外在鞋服紡織業,食品加工和陶瓷等行業也有一部分的產業集群。但總體上看,福建省產業集群主要還是分布在傳統的制造業中,對技術創新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類基本沒有形成集群。
2.2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現狀及存在問題
2.2.1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整體情況從事科研活動人員的數量,以及科研經費的投入是衡量技術創新的兩個重要指標。本文以這兩個指標作為考察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的主要指標。總體來看2013年福建省從事科研活動人員約23萬人,全年科研經費籌集總額230多億元,其中政府投入23億元企業自籌資金180億元從金融機構貸款18億元。從占比來看科研活動經費投入資金約占全省GDP的2%左右。全省具有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大中型企業共408比2013年翻了將近一倍。總的來講近年來福建省科研投入資金不斷加大,企業用于科研活動的大幅度增加,產業集群內企業科技創新步伐正在不斷加快中。但是福建省產業集群仍然存在著技術創新嚴重不足等眾多問題。由表二可知雖然近年來福建省科研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技術創新步伐不斷加快但同其他主要的沿海省份相比目前福建省產業集群科技活動投入比例還遠遠不夠。在我國東部沿海省份中,福建省2014年科研項目數量和科研經費都排在比較靠后。
2.2.2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從總體看,福建省產業集群主要集中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制造以及紡織業食品加工業等傳統產業。產業集群發展發展水平較低,產業規模、產業鏈完善程度、專業化層次技術創新能力等都還是處于較低水平階段。制造的產品大都是以貿易加工類為主,在國際產業價值鏈分工中處于較低端水平,關鍵技術和高端配套產品基本都要依賴進口。大多數地區的集群只是簡單的同類企業聚集,集群內的企業產品生產基本都是依賴模仿自主創新極少,企業競爭力主要得益于低成本和低價格。總而之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嚴重不足,這成為制約福建省產業集群的發展主要原因。
3原因分析
3.1缺乏良好的創新環境我們知道,資金投入對于科技研發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對于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而言用于科技研發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對外融資。在福建省大多數產業集群都沒有公共技術創新平臺,以及能夠為企業提供公益性技術開發、信息咨詢的公共服務機構,在加上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大多的不健全,以上諸多因素使得產業集群內企業研發能力嚴重受限,技術創新水平極低。
3.2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重視弱化了集群企業自主創新的動機在我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普遍不強,跟風和仿效的現象幾乎已成為很多企業的生存之道。當產業集群里的某一個企業,研發出新技術、新產品時,產業集群里的企業通過網絡而形成的知識外溢與技術擴散效應,可以以極低的搜尋和學習成本對新技術進行學習和模仿從而獲得這一新技術。作為技術開發者的企業開發新技術的投入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創新成本由開發企業自已承擔,使得集群中企業缺乏技術創新動力。因此,在制度不夠完善特別是在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制度得不到保護的集群中,作為理性的企業都會選擇“免費搭車者”,企業不會有動力進行技術創新。
3.3創新人才高度缺乏科研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對產業集群中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福建省的產業集群大多屬于傳統產業,企業員工素質普遍較低,高素質的專業技術和產品設計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多高度缺乏。由于缺乏自主創新的人才基礎,使得集群中的大多數企業不具備進行技術創新的能力,高素質人才的匱乏是產業集群技術創新不足的重要原因。
4相關對策
創新能力的不足嚴重制約著福建省產業集群的發展,要使產業集群健康、持續地發展,就必須提高產業集群內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通過對限制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不足原因的分析,對提高福建省產業集群技術創新水平提出了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4.1進一步完善相關公共服務由于缺乏公共技術創新平臺,以及能夠為企業提供公益性技術開發、信息咨詢的公共服務機構,以及集群內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和創新動機的情況下往往使得已經形成或者初步形成的產業集群自發的衰落下去。因此,在集群內由政府為企業提供公益性技術開發、信息咨詢的公共服務機構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完善相關的服務。第一成立專門化的技術開發公司,為集群內的企業提供技術開發相關的服務;第二要通過扶持集群內的龍頭企業,使得龍頭企業成為集群內技術創新的分享者,促進集群內技術創新水平。
4.2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由于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產業集群里的企業通過網絡而形成的知識外溢與技術擴散效應,可以以極低的搜尋和學習成本對新技術進行學習和模仿。使企業自主創新收益降低,缺乏創新動力。因此完善產權制度,加強對知識產權和專利的保護,創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制度環境顯得尤為總要。一方面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先關立法進程,同時要堅決打擊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嚴格執法程序。另一方要使市場在知識產權制度創新中的主導作用與地位得到充分發揮,使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成本加大,從而優化技術產業化的環境。
4.3加大教育投入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首先要加大對教育投入,在重視基礎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通過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培養更多人才,為集群內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所需的勞動力要素,對解決由于缺乏高素質人才而造成的技術創新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出臺相關政策促進科研機構、大學與企業之間的知識交流,使學校培養的人才順利轉化為形成企業的創新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敏,劉和東.基于技術創新的產業集群發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01
[2]黃章樹,高少軍.福建省產業集群信息化戰略研究.福州大學學報,200703
[3]王秉安,晁中,洪文生.福建產業集群研究,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3
[4]劉欣艷.福建產業集群結構的風險研究.福建師范大學2010
[5]李志江,李雪蕾.基于產業集群主導下的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以泉州產業集群為例.科技和產業,201108
作者:林煌國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