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出版業商業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打造平臺,拓展全媒體營銷模式傳統出版單位憑借自身擁有的內容資源優勢,通過將紙本內容數字化,將信息“復制”或“移植”到數字化平臺,實現紙質和數字渠道的雙渠道傳播和雙渠道收益,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商業模式。[5]在江蘇省新聞出版業發展過程中,這種模式集中表現為報業和廣電等部門的全媒體內容整合。從最早推出與紙媒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電子版開始,再到后來拓展延伸建設的新聞類資訊網站。此模式的特色在于“全媒體運營”。通過打造平臺,實現“一稿多”的全媒體運營,有利于發揮各種媒介的優勢和特色,擴大贏利渠道。以《揚子晚報》發展為例,早在1998年,《揚子晚報》就創辦揚子晚報網,后來推出“揚子手機報”;此后,揚子新聞客戶端、微信平臺賬號等新媒體平臺相繼。2012年,《揚子晚報》推出揚子壹購官方購物平臺,引領了電話購物和網絡購物等用戶消費的新時尚,僅2012年的營業額就突破億元大關。[6]《揚子晚報》通過技術創新和合理運營,形成了獨具代表性的商業模式,成為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的典范。
1.2多元發展,布局數字產業衍生鏈模式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新聞出版單位圍繞數字出版產業外延,拓寬產業鏈,開發數字出版衍生品,為企業增添新的盈利渠道和模式,通過企業主業衍生品的延伸和開發,實施多元化發展。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在此方面取得了許多突出成績。2012年集團投資建設的大數據中心,目前已成為全國前三、華東第一的電信最高等級云計算中心,截至2014年取得銷售收入約3300萬元,利潤568萬元。[7]此外,集團投資成立的中學學科網擁有試題、試卷、課件、教案等教學資源,為中學生提供教學服務,2014年學科網已經獲益5000萬元以上。[8]除此之外,集團還積極進軍游戲、影視等產業衍生鏈。多元化發展讓企業產業鏈得以延伸,通過創造衍生品附加值擴大盈利渠道。
1.3業態創新,網絡文學出版模式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學網站的壯大,網絡文學出版模式逐漸深入人心。網絡文學網站采取VIP付費會員制、網站廣告及版權運作等方式實現盈利。縱觀江蘇省內,比較知名的網絡文學網站有逐浪網和瀟湘書院。逐浪網采取VIP收費閱讀制度,利用網站虛擬貨幣實現盈利。瀟湘書院創始于蘇州,在移動閱讀領域方面,以自有網站平臺為基礎,打造了自有手機站點,同時與移動、聯通、電信、騰訊、百度、新浪等進行合作,實施雙向版權運營。[9]2013年與國內知名手機搜索引擎儒豹搜索展開合作,瀟湘書院利用自身擁有的內容資源,借助儒豹搜索的手機平臺用戶展開版權合作,從而實現雙贏。
2江蘇省新聞出版業在轉型中的商業模式問題
2.1園區配套政策滯后,企業各自為戰,集聚效應不突出五大園區根據自身特色完成了目標企業地理位置的集聚,然而,盡管數字出版產業牽涉行業眾多,入駐企業行業相差較大,政府出臺的扶持性政策卻往往“一碗水端平”,這就造成企業對政策理解不深入、不透徹,各自為政的現象突出。具體表現在,一是真正有品牌、有影響力的大企業不愿入駐,而中小企業為了求穩,不敢下大力氣把產業做大,因此難以形成有較強輻射力的龍頭企業;二是企業之間缺乏內在產業鏈關系連接,一旦入駐企業優惠政策享受到期,很可能發生遷移。因此,產業園區聚合度不夠,聚集效應難以有效發揮,從而影響入駐企業的收益。
2.2中小傳統出版企業創新意識和內生性動力缺乏,盈利模式單一大企業盡管憑借自身擁有的人、財和資源優勢,可將許多數字化探索付諸實踐,但絕大部分資源卻集中應用于自身實力強的優勢單位,許多中小出版單位仍停留在建設本社宣傳網站或與運營商簽訂各種委托數字化協議階段,在數字出版盈利模式上實行“蜻蜓點水”式的做法。另外,一些中小傳統出版社由于長期受惠于國家的保護性政策,缺乏長遠的戰略性眼光,對傳統出版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緊迫感不強,缺乏創新的動力。[10]而民營出版單位盡管靈活自由,但由于缺乏國家支持和資金,在轉型中大都集中于教材教輔,不敢有更大的探索和嘗試。
2.3企業融資力量薄弱,受國家政策影響大國家為了鼓勵數字出版企業的轉型發展,每年都調撥專項資金,利用政策優勢吸引企業集聚。一方面,這對傳統企業的轉型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轉型的融資難問題。但另一方面,這并不利于企業自身培養危機意識和創新意識,企業抗風險能力偏弱,依賴性大的弊病尤為突出。園區內存在不少企業,因實力較弱、技術資本力量薄弱、投資風險大,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目前大都依靠國家的資金和政策優惠維持正常運營,一旦脫離扶持,恐怕很難解決資金問題。
2.4專業人才缺乏,中小企業尤甚,影響企業長遠發展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命脈。近幾年來,盡管數字出版發展迅猛,但相關人才的培養卻一直滯后,嚴重阻礙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人才培養機制出現偏差,出版教育與出版產業嚴重脫節。一方面,出版專業的學生大都是文科生出身,不懂技術,與企業的需求不符;另一方面,國內數字出版企業缺乏完善的薪酬和福利保障體系,吸引不到各行業的精英人才,造成了產、學、研結合度的斷裂。
2.5網絡出版侵權盜版現象突出,影響行業整體發展自網絡文學興起之時,網絡侵權盜版問題便一直存在。許多不法商人通過建立“小網站”抓流量、掛廣告等手段盈利,除此之外,許多網絡文學作者為了在短時間內創作出一定數量的作品,投機取巧,抄襲其他作者的作者,由于舉證困難,一些作者搞起了“快多好省”。例如。瀟湘書院當紅作家錦素流年的作品《寶貝來襲,抱得首長歸》被指涉嫌抄襲晉江完結的《挑肥揀瘦》。三生三笑的作品《染上大神》也因涉嫌抄襲起點中文網作家蝴蝶藍的《全職高手》而遭到處罰。[11]這些現象無疑對正規文學網站的盈利和網絡出版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良好商業模式的構建。
3關于江蘇省新聞出版業商業模式策略選擇的建議
3.1數字出版園區要因地制宜制定適應性政策、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發揮集聚效應一直以來,對于江蘇省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發展,政府的扶持力度從未減小。盡管如此,由于各大園區的布局和發展重點存在差異,很多政策實際落實情況并不理想。因此,政府首先應該努力爭取上級多方資源,完善出臺為基地量身定制的配套扶持政策,增加政策透明度;二是應提升服務檔次和質量。與入園企業勤溝通、多走動,及時了解企業動態,在科技研發、投資融資、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資質申報等方面給予支持。[12]另外,應積極鼓勵民營數字出版企業采取靈活的體制機制,積極介入數字出版服務領域,并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拓展,形成政府引領、市場運作、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高度集中的成熟產業集群。
3.2重點培養品牌企業,充分發揮大企業、大集團的輻射作用,引導和扶持中小民營數字出版企業的壯大龍頭型品牌企業具有較大的輻射效應,為周邊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發揮模范和標桿作用。針對江蘇省內新聞出版龍頭型企業偏少的問題,首先,需要對骨干企業、成長型企業分類整理名錄,采取有針對性的招商和招才活動,在企業支持方式上下功夫,關注成長型企業的孵化工作[13];第二,大企業可以講授自身發展壯大經驗,對入駐中小型企業進行企業經營運作,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業務指導,使中小企業在孵化過程中少走彎路;最后,需要加強合作,實現企業間資源共享。中小企業可以享受到龍頭企業的相關資源,龍頭企業對入園的一些有發展潛力、待孵化的中小企業進行共建幫扶、實現共享資源。
3.3采用多種手段發展個性化企業融資渠道,拓寬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建設針對中小出版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源頭上來看,解決此問題涉及我國的金融體制和政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金融機構應重點幫扶具有一定規模、市場前景廣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成長民營數字出版企業,使其利用股權融資、無形資產質押等各類金融工具獲得資金的支持;通過對企業類型細分,推出適合中小企業的融資手段,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13]此外,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除利用好政府出資建設的已有服務平臺和產業園大企業的平臺外,企業主還要設法利用市里平臺和軟件谷平臺,集眾企業之力搭建共有技術平臺,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揮服務平臺優勢。
3.4加強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為解決人才匱乏問題,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制定人才引進辦法、管理和待遇等政策,為基地吸引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14]企業要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擴大招聘范圍,營造吸引人才的環境和土壤,用自身的特色和實力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合作,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動力。例如,學校的特定專業可以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企業走進課堂,把實際的項目交給學生來做,既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能使企業擴大宣傳減少成本,從而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5加大對盜版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版權深度開發,推行產業鏈發展模式針對網絡出版盜版侵權案件頻發、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等問題,筆者建議:第一,政府要加大對盜版侵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和制定行業準則來規范網絡出版市場秩序。第二,走傳統出版與網絡出版合作化道路,網絡出版與傳統出版利用各自優勢,各取所長,實現優勢互補;傳統出版利用內容資源優勢借助網絡平臺拓展了出版界域,創造了新的盈利點。第三,加強對網絡出版作品的版權深度開發,推行鏈式發展模式。例如,起點中文網在盛大網絡的推動下,不斷對其網絡出版作品進行版權深度開發,擴充其利益增長網絡,成為起點中文網網絡出版商業模式獲得成功的關鍵主導環節[15],只有形成完善的行業產業鏈,網絡出版的發展才能平穩有序。
作者:林廣芃單位: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