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部審計模式對供電局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供電局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乏系統性的風險管理機制由于目前國內供電系統各部門,各崗位人員雖然有明確的崗位說明書但他們對風險管理程序和責任并不明確,這便導致了各部門或崗位之間互相推卸責任。由于風險管理和監督制度不健全,所以供電局無法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職責。而供電局系統沒有儲備必要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數據和信息,以及風險管理的戰略層面并沒有做成的連續監測和改進情況下下進行定期檢查和評價。這些都不是容易從供電局內部審計的戰略目標出發,通過各部門的整體經濟活動和供給分析與評價局,在風險管理中充分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和影響。
(二)審計人員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由于供電局的內部審計起步較晚,所以導致參與供應管理審計機關人員深度不夠,雖然有一定的審計業務技能,但對組織密切相關的戰略目標風險認識不夠。然而只有少數審計員敢于嘗試,大部分審計員不敢嘗試一種新的審計模式———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二、改善供電局進行兩次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做法提出建議
(一)以“四聯一大”為核心,全方位識別風險內部審計人員應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溝通,這樣有利于對重要的商業決定,顯著的經營風險,重要的管理問題進行判斷和實施方案。重點在要充分了解然后控制環節和以大量金錢為核心的經營是執行審計單位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的困難包括審計域和相關聯的審核風險因素。這時就需要具有審計功能的審計域,主要功能是可以對部門或機構進行檢查,以確定項目的評估。一般包括:(1)供電局的文化;(2)政策,程序和做法,內部監控系統;(3)成本,利潤以及投資中心;(4)合同,工程,生產,服務部門或管道(上游和下游的合作伙伴);(5)供應鏈;(6)管理功能,業務交易系統,財務報表和信息系統。
(二)確認現有控件來確定剩余風險充分識別風險,以審計人員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為基礎,審計單位以測試現有的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來確定哪些風險不能被現有的預防和控制框架控制,即確定剩余風險。因為風險是絕對的,審計資源是有限的,為供電局的風險創造了新的可能,因此確定剩余風險是必不可少的。當無法避免要承擔一定的暴利風險的風險,審計部門可以選擇建議審計單位風險自留,并進一步確定有關剩余風險程序。根據危險程度應采取謹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判斷:值得關注的指標應包括風險最少的可能性,損害的程度,損失頻率。要定性分析是因為其中的一些因素并不能直接測量(如審計對象的職業道德和行為和遵守程度),但它是對衡量風險很重要。對于風險因素的定性分析應盡量采用量化和規范化的模糊矩陣評價方法,這樣在相同口徑降序排序剩余風險時做到主次分明。
(三)審核員應轉變觀念,加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知識和學習目前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已成為國際發展趨勢,新的審計模式倡導一種新的審計理念。這樣的新思路將指導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從監管到服務,從審計管理的財務收入中支出,從簡單的審計管理到輔助管理決策程序,內部審計被定義被改善,組織的活動的價值被提高。因此,為了成為一個真正能發揮其職能的內部審計。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審計人員也應進一步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審計的地位準確定位。
作者:連衍斌單位:佛山三水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