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年出版總社的數字化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品牌雜志》2015年第二期
一、深挖內容資源,努力實現數字出版全媒體產品形態
越來越多的技術提供商和網絡運營商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在數字出版領域占據了強勢地位。對于傳統出版社進軍數字出版領域,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技術提供商和網絡運營商可以憑借技術優勢占據數字出版產業鏈上游,那么傳統出版商亦可憑借內容資源優勢,主動探索新技術、嘗試新產品,來確定自己的優勢地位。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的數字產品形態主要體現在電子出版物、手機出版物、和移動終端出版產品三個板塊。電子出版物主要包括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通過官網平臺、青年文摘網站平臺及其他門戶網站微博平臺進行電子書、電子雜志等的多方位數字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網站()以塑造企業形象和書刊宣傳為主。青年文摘網()主力數字閱讀出版平臺,將《青年文摘》創刊以來的30年的內容全部納入后臺數據庫,為客戶提供在線檢索閱讀。青年文摘電子雜志《青年文摘•快點》和《青年文摘•播》,以豐富的多媒體與動畫技術,提供了有聲雜志服務。在騰訊雜志頻道,單期月點擊量過百萬。電子雜志和有聲雜志的開發擴大了用戶網絡,增強了品牌核心競爭力,促進了紙刊的銷售,實現了多方位的營銷。手機出版的盈利尚不明顯,但為了搶占未來數字化發展的一席高地,《青年文摘》與中國移動合作開發了手機報,在2009年6月上線以來,目前擁有用戶近20萬,與中國移動合作開發的手機閱讀產品涉及上架圖書300余種。以手持閱讀器和IPAD為代表的移動終端,是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看到的又一個很廣闊的市場。青年是這類手持閱讀器產品主要的使用和消費者。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的IPAD客戶端于2011年10月上線,同年,青年文摘系列產品與漢王、悅讀網合作,實現了對各種閱讀終端的網絡發行渠道的覆蓋,形成了紙刊、電子刊同步的銷售運營模式。
二、搭建個性互動平臺,凸顯數字傳播特性
數字出版時代,信息傳播雙方的互動溝通非常重要。搭建網站服務運營平臺,是傳統出版社長效發展全媒體數字出版的保障。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在2011年7月對網站進行改版,將內容的單一輸出平臺轉變為多功能網絡社區,改版后的網站兼具總社企業形象展示,書刊信息宣傳,電子商務,與讀者、作者交流的互動平臺,網站集群和數字出版等功能。這一改變契合了年輕的用戶群的特點,充分滿足了年輕人渴望交流、期待關注、樂于分享、交友廣泛的需求。目前,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網站處于運營的初中級階段,還主要以推廣和增加網站會員,變被動瀏覽者為網站內容的創造者是首要任務。
三、優勢與問題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在數字化轉型中利用了自己的內容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堅持“內容為王”,實現了全媒體的數字出版產業鏈的開發和利用,探索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與方正阿帕比合作制作電子書近四千余種,并授權給方正以B2B方式銷售。同時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還基于網站平臺、手機平臺、終端平臺進行B2C營銷,使中青社達到年收益四百萬。目前,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在數字化進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還是數字作品的版權保護問題和數字作品資源不足的問題。這也是當下許多傳統出版社在數字出版道路上都會遇到的問題。出版社改制后,新體制環境下傳統出版社對作品版權的絕對壟斷地位消失,加之出版平臺的增加使出版環節競爭加劇。另外,從作者層面,由于數字出版不能實現作者版權的經濟價值,作者不愿意授權其數字版權。數字版權分屬出版社、機構、作者、內容服務商等多個環節,數字版權的歸屬問題很難確定。這些問題都構成了數字出版贏利中的絆腳石。傳統出版社在此問題上應該采取充分利用現有的內容資源和作者資源,并借力國家和市場等外力資源,牢牢把握人力資源等方法,使數字版權和數字作品內容問題得以更好的解決。
四、結語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作為一個綜合性大中型出版社,其數字化進程采取了全媒體的戰略,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后,很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其他起步較早的大型出版社相比還不成熟,但數字出版的前景是可觀的。有這樣一種說法:數字出版短期看終端,中期看平臺,長期看內容,對于資金雄厚的大出版集團,可以把內容資源、交互平臺,移動終端三位一體形成產業鏈條,來實現自有的獨特的盈利模式。而對于資金相對匱乏的中小專業出版社而言,扮演要“內容提供商”的角色是其數字出版中的生存之道。總之,傳統出版社在數字化轉型中還是要本著“內容為王”的宗旨,發揮自身的內容優勢,把握核心內容,重視數字出版的版權保護,這樣才有可能在數字出版中占據利潤分配的主導權,實現真正的盈利。
作者:卜祥維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