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后金融危機時融資行為的特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盡管國內外眾多學者以不同側重點對財務柔性進行了定義,但可以看出,學者們對財務柔性內涵的界定還是趨于一致的,都強調了企業在遇到不確定性事件時做出反應以獲取所需資源的能力。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作為企業的一種財務政策,財務柔性是指企業在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化時,及時有效的利用自身財務資源應對風險或機遇的能力。
1.財務柔性的來源
縱觀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企業財務柔性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現金持有。企業良好的流動性管理能夠增加企業的財務柔性,當受到環境變化的不利影響時,現金持有較高的企業可以利用內部資金滿足其投資活動,從而避免由于外部融資約束所造成的投資不足等問題。
(2)債務能力。保持較低財務杠桿水平的企業在遇到外部不利沖擊時,由于自身負債較少,財務風險也較小,因此比高負債的企業具有更強的融資能力。這類企業一旦遇到資金周轉問題仍可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以使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
(3)資產銷售。在理論上,面臨現金短缺的企業可以通過資產變現來增加其現金流,[3]這樣也可以及時解決企業資金上的不足。但是這種方式并不十分常見,因為多數情況下資產變現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虧損。
(1)融資受限
在企業資金籌集方面,根據融資優序理論可知,由于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等問題的存在,企業在籌集資金時存在明顯的偏好順序,即內源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因為我國對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限制條件較多,所以我國大多數企業在融資時更傾向于前兩種方式。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一方面,市場上產品過剩,企業的收益水平下降,這些都使企業內部現金流入量減少,從而導致企業的自有現金無法滿足其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危機過后市場上投資者的投資熱情降低,投資態度趨于保守,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額度緊縮、貸款條件更加嚴格。雖然企業已經逐漸走出了低谷時期,但危機給全球經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仍會持續很長時間。因此企業在此時期所受到的融資約束仍舊很大,這使得企業無法籌集足夠的外部資金進行生產經營、投資擴建等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持續發展。
(2)投資不足
在企業投資方面,企業的投資意愿也隨著經濟環境的波動而減弱。融資是企業資金運行的起點,也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由于后危機時期企業內部自有資金十分有限,而企業獲取外部資金的成本較高,因此企業會被迫放棄一些NPV為正的投資項目,進而導致了投資不足或投資扭曲。此外,金融危機的爆發造成了全球經濟運行中的復雜性及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投資等待的期權價值也隨之增加,從而致使企業削減當期的投資支出。
3.后金融危機時代提高企業財務柔性的方法
企業的財務柔性包括融資柔性、投資柔性、營運資本柔性以及收益分配柔性,這4個方面的柔性管理貫穿了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眾所周知,財務柔性較高的企業可以在危機中有效減少財務風險,同時也能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因此,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采取相應措施增強其財務柔性,以便應對環境變化等不確定性因素對企業投融資及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影響。
(1)融資柔性
資金的籌集是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始點,企業的融資柔性包括對融資方式、資本成本以及資本結構的柔性化管理。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企業不應單一依靠某種融資渠道,而是應該對融資項目的前景、企業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稅收等政策進行綜合考慮。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后期,企業應降低債務比重,因為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會使企業更難獲取較低成本的外部資金,同時到期償還本金和財務利息的負擔可能給企業造成財務危機。保持一定的負債柔性可以維持靈活的資本結構,并降低虧損、破產等財務風險。
(2)投資柔性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投資行為,而危機后期企業投資項目的成敗對于企業發展而言至關重要。企業投資柔性包括投資規模、投資項目的柔性化管理。企業的投資決策建立在對外部環境的若干假設上,而在后危機時期,經濟環境和公司自身經營業績的波動都很大,因此企業應更加重視對投資項目的風險評估并及時根據環境的變化對投資決策進行相應調整。在考慮不同風險因素的前提下,企業應保守的估計現金流量并采用較高的投資回報率,[4]這可以避免企業管理者的過度自信,也可以為企業的投資決策增加一道保護屏障。此外,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考慮未來可能影響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制定多種備選方案及應對措施,不可盲目追加投資。
(3)營運資本柔性
營運資本柔性包括現金持有額度柔性、短期投資柔性、應收賬款柔性、存貨柔性及流動負債柔性等。在后危機時期外部融資成本較高的情況下,企業應提高自身的現金儲備以建立寬松的財務環境,這樣可以使企業及時把握投資機會。在存貨方面,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企業銷量降低,存貨及庫存成本增加。為此,企業應加強對產品銷量和庫存的預測,并做好各項控制工作,以降低產品成本,維持企業的成本優勢。
(4)收益分配柔性
企業收益分配柔性包括稅后利潤柔性、分配政策柔性及利潤分配實施柔性三方面。企業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必須在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前提下,同時兼顧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在金融危機后期,企業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動對收益分配進行調整。企業可以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這種收益分配政策具備較大的柔性,可以使企業在盈利較少的情況下通過發放較低的固定股利吸引股東投資并增強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而在盈利較多的情況下使企業保留較多的盈利。[5]
作者:張亞銘單位: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