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生態區建設管治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與建設原則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三年行動綱要”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將打造為經濟繁榮健康、環境優雅宜人、社會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綠色港城。
2、建設原則
(一)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原則。在生態區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各單位、各部門要加強主動對接、優化布局調整,科學合理地將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及保障改善民生等農村建設發展問題與生態區建設緊密銜接起來,按照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的要求,全面啟動生態區的各項建設工作。
(二)生態建設與整合創新相促進的原則。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根據各鎮、街道辦事處的自然資源條件和現有產業特色,通過對資源和人文歷史文化的整合挖掘,使各鎮、街道辦事處的新市鎮建設、新農村建設與農業生態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全力提升的城市檔次和品位。
(三)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推動的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發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組織引導、服務支持,充分利用市場利益驅動機制,積極吸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生態區的開發建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設施建設專業化、產業運營市場化。
(四)特色發展與全面發展相統一原則。充分利用轄區現有基礎和資源條件,打造“綠色港城”再創生態環境新優勢,統籌好新港區、物流區、商務區、產業區和生態區的布局和資源配置,形成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二、整體規劃
全面啟動“一帶、五園”的現代生態農業建設。“一帶”即生態帶,四址范圍從大道至市域界,,總面積25.05平方公里。“五園”分別以葡萄種植為特色的萬畝水果園,建設的1000畝澳洲龍蝦特色水產園,新華發實業的1000畝現代設施園藝園,以漁村為中心、會館、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相結合的1200畝農村生態觀光園以及村的1000畝濕地公園。
三、實施步驟
(一)
1、3月份完成生態帶規劃設計并認證。
2、建成生態園150畝。
3、村種植生態經濟林30畝。
4、完成四旁綠化150畝。
5、1000畝濕地公園建成開園。
6、完善示范園區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
四、扶持政策
(一)土地使用
1、生態區土地采用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形式進行流轉,土地流轉補貼為600-800元/畝年(由各鎮、街根據實際自定),建筑用地為1000元/畝年。今后參照國家相關政策及綜合因素每三年調整一次。
2、入駐生態園區的種養適度規模經營項目,可按2-3%的比例,在總用地面積內配套建筑用地,用于倉庫、場地等生產、生活設施建設。
3、生態園區以外的主要通道、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由各鎮、街負責。
4、生態區中的村莊原則上以整治為主,村莊整治、小型建筑物(魚棚、豬舍)的拆遷由各鎮、街負責。
(二)稅費優惠
按上級相關規定,免收地方性規費,享受稅收優惠和相關政策性補貼。
(三)獎勵扶持
1、對投資建設生態園區規模在500畝以上,并且畝均投資密度在5萬元以上的生態園經驗收合格,一次性給予投資人每畝300元的達標獎勵;對投資規模達1000畝以上,并且一次性投資總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采取一企一議的辦法,另行給予一定數額的嘉獎。
2、對各生態園區中獲得市級、市級、省級、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的農業旅游經營單位,分別給予一次性宣傳補貼5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對所在鎮、街道分別給予一次性2萬元、4萬元、6萬元、8萬元的宣傳獎勵。
3、對在生態園區建設中,能按時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鎮、街道,經年終考核達標,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工作獎勵。
五、保障措施
1、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生態區建設是一種全新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模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載體和具體實踐。各鎮、街道黨政領導要充分認識到生態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轉變思想觀念、積極組織行動起來,把生態區建設納入到重要工作日程,全力貫徹執行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城鄉和區域的融合發展。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成立生態區建設領導小組,由管委會主任薛良任組長,管委會副主任修華林任副組長,黨政辦公室、財政局、監察審計局、規劃建設局、經濟發展局、社會事業局、國土分局部門負責人和各鎮(街道)黨委主要領導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在社會事業局。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生態區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重大問題,督促考核目標任務的落實與推進情況。
3、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廣泛宣傳普及生態文化理念,努力提升全民環境保護意識。要讓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會生態區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在全社會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充分調動各方積極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和推動各項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4、落實資金,加大投入
加大對生態區建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扶持、引導和帶動作用。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運作機制,通過政策優惠、資金獎勵等激勵措施,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資本投向生態區建設,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為加快發展生態區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5、強化督查,嚴格獎懲
生態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和獎懲機制,把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具體部門,并通過嚴格考核、加強督查等措施,進一步增強部門之間爭先創優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氛圍。各部門對照自身的目標任務,制訂具體工作舉措,將任務進行再分解、再落實,同時注重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確保形成整體工作合力,加快推進生態區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