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農村發展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秋播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更是奠定來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基礎的重要環節,為做好今年秋播及2014年農業農村發展工作,現就今年秋播及2014年農業農村發展工作思路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抓住國家沿海開發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農業,用產業化的思路發展農業,用標準化的技術規范農業,用市場化的辦法推進農業,用外向化的要求帶動農業,用科技化的手段支撐農業,創新組織形式,加大農業投入,強勢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全面提升我鎮農業農村發展水平。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全鎮力爭實現農業總產值6.5億元,農業增加值2.65億元,同比增長10%和15%,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800元,同比增長10%,力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同比增長13%。
三、工作思路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秋播及2014年農業農村發展工作思路是:以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萬、千、百”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為抓手,堅持“少種麥多種菜,少純作多套種,少露地多設施”,突出效益,做強特色,放大規模,建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規模、競爭力強的高效農業規模生產基地,做大培強一批特色村,作物布局調整的基本思路是“兩減五擴”,即:減少夏糧面積,減少棉花面積,擴大設施栽培面積,擴大立體間套面積,擴大油菜面積,擴大甜菊面積,擴大蔬菜特經面積。夏糧面積30000畝,比上年減10000畝,棉花25000畝,比上年減10000畝,設施栽培面積12000畝,比上年增3000畝,立體間套面積35000畝,比上年增加5000畝,油菜面積50000畝,比上年增加15000畝,甜菊面積15000畝,比上年增加3000畝,特經蔬菜15000畝,比上年增加2000畝。
1、實施“萬千百”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程,提高高效農業的示范帶動能力。全力打造“雙草線”和“麋鹿線”現代高效農業萬畝示范園區,鞏固千畝園區,落實村村百畝方。在萬畝園區上以四灶、丁東、草居、沿河、圩東、新東為核心區,建設韭菜、青椒、草莓、中藥材、西瓜為主體的設施栽培,在千畝片上鞏固新東、沿河、川洋、四灶的千畝設施栽培,村村建設一個連片100畝以上的高效農業示范方,通過園區輻射帶動,促進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品種、新模式“四新”技術的普及。
2、實施“一村一品”建設工程,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能力。在種植業、養殖業上發展專業村是推進“產業富民強村”,加快新農村建設重要手段,也是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的重要抓手。今年秋播開始重點抓好四灶的韭菜、五總的油菜、新東的青食玉米、川竹的蓖麻、沿河川居的甜菊、丁東、東灶、川竹養豬、新場的辣根、新海的蠶桑、圩東的林果等一村一品特色,培植有影響、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專業村,提高優勢農產品生產能力。
3、實施高效立體種植推廣工程,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高效立體農業,做到玉米套種赤豆、玉米套種辣根、棉花套種籽麻、棉花套種西瓜、棉花套種馬鈴薯、棉花套種花生。推廣大麥—春白菜—棉花、大麥—萵苣—棉花、胡蘿卜—苔菜—鮮食玉米、大蒜—鮮食玉米、大麥—冬瓜等高效立體間套種模式,新增面積50000畝,并引導群眾示范種植甜菊,調減棉花面積。
4、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提高科技支撐能力。以實施省科技入戶項目為契機,通過專家進村入戶、示范戶帶大戶等有效形式,把服務體系建在產業鏈上,采取專題培訓、現場示范、田頭指導、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及時性。充分利用好各種現代信息平臺和渠道,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5、實施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工程,提高市場供應能力。重點圍繞五大基地,抓好“12345”工程,即建設1萬畝設施蔬菜生產基地、2萬畝優質甜菊生產基地、3萬畝高品質棉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5萬畝“雙低”油菜生產基地。
6、實施農林牧副漁五輪齊驅,新增森林覆蓋率2個百分點,到2014年超過20%,新增養殖大戶100戶,人均增養1頭豬、2只羊、10只雞,保桑穩桑,繼續發揮沿河蠶桑產業合作社的優勢,有序發展養蠶業,大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實施人均三產收入超5000元。
四、推進措施
1、加大農業投入力度,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扶持農業發展項目,同時做好市財政的以獎代補資金落實工作,著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進程,大力發展加工龍頭企業,加大高效農業生產基地建設。
2、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按照“高新技術引進,示范園區帶動,科技服務進村,農業技術入戶”的總體要求,認真做好病蟲草綜合防治、設施栽培和平衡施肥技術,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引進和試驗示范,結合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作。
3、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一是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創新流轉機制,依法、自愿、有償基礎上,通過“轉包、轉讓、互換、租賃、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二是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努力實現“一品一社”,明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個以上,三是加大主導產業生產基地建設,特別是油菜、甜菊、養豬、養禽基地的建設。
4、加大農產品質量建設力度。鼓勵、支持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及合作組織,積極申報注冊商標、名牌產品和“三品”認證,力爭明年新增名牌產品1個,“三品”認證新增2個,總數達3個,促進品牌農業建設,為我鎮優勢農產品走向國內外大市場創造條件。
5、要加大組織領導力度,充分發揮各村(居)委會、各部門的力量,整合各方面有利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的資源,強化為農服務意識,指導農民發展新項目、使用新技術,積極策引沿海開發戰略,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加快致富農民步伐,以富民強鎮為目標,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